向上最近還在讀華杉解讀論語,里面的志向和自省已經(jīng)印刻在頭腦中,自省中有一個是戒比較心,別老想著和別人競爭,我們似乎從小被教育活在一個競爭的社會中,落后就會挨打,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既能閃光,也能作惡,但競爭其實是一種狀態(tài)或結果,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其實不是競爭,壓倒別人是挺不錯的,但修煉自己,讓自己一點點提高,其實才是我們真正可以把握的,能不能超過別人,沒必要花心思在上面,把精力和志向集中在提高自己上面,是最節(jié)省精力的做法。
向上在這點上跌了無數(shù)的跟頭,從小時候開始就不停的和別人比較,超過了很開心,落后了很焦慮,學習上還好些,向上學起來不怎么吃力,體育跑步上就不行了,向上先天體質不是很強,很容易落后,這就讓他對競爭害怕起來,其實跑步就是跑自己的,別人跑的快和慢,和自己沒有關系,自己用力跑,才能一點點快起來,但向上當然不明白這點。
小時候還會被父母和別的小朋友比較,向上小時候比較害羞,碰到那些落落大方的小朋友,能說善道的小朋友,向上便會自慚形穢,感覺自己被比下去了,這也是比較心、勝心在作怪,向上的內心里,人性里,想著在方方面面都超過同齡人,這種妄念讓他不時陷入羞愧和焦慮中。
長大之后也如此,現(xiàn)在年齡大了,30多歲了,仍然在不停的比較。自己的同學們、原來的同事們、同村的鄰居們、表弟表妹們,只要是比向上優(yōu)秀的,都會像一根根針刺在向上心上,讓向上心顫痛。
這個坑向上不停的掉,卻沒意識到,也就沒想著如何處理這個坑,填這個坑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功,別去管別人,自己努力就是了,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盡力而為就好。
這個比較心、勝心之后,還隱藏著一條人性,就是對他人認同的渴望,向上想讓自己顯得優(yōu)秀,那自然可以得到父母、親戚及其他人的表揚和認可,這種快樂和舒服也是無與倫比的。
這就需要注意,不要輕易期望別人的認同甚至配合,也就是華杉在解讀論語時說出的比較驚人的一句話,對他人零期望,其實想想很自然,很多大師也說過類似的話,我愛你與你無關,溫柔但堅定,等等,我們每個人對他人的想法,完全不代表他人的想法,我們能做的能把控的,是自己可以如何做,如何盡可能體諒他人,但我們其實不怎么能控制他人的想法(長時間的)。所以何不放下對他人的期望呢,別人能認可我,只要自己感覺自己值得別人的認可,就可以高興起來,別人批評我,忽視我,甚至侮辱我,我有則改之,沒有就當看到了別人看世界的方法,也是很好啊,當然人性必然覺得別扭,這就是志向和自省可以用功的地方了,好好用功。
放下這兩個沉重的包袱,向上可以繼續(xù)輕松的前進,繼續(xù)向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