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昨晚對兒子發了一些脾氣,睡前有些內疚,想要今天好好跟孩子說話,結果早晨看到兒子吃完早餐后又拿著一個面包想要吃,開始火了,后來看到兒子吃完魚油之后不蓋蓋子,就開始吼兒子,隨后又看到兒子的鞋子在屋里東一只西一只,被子也沒有疊,就更生氣了,大吼一通,媽媽都來勸向上對孩子別這么嚴厲。
孩子上學走了之后,向上的還是很生氣,心里同時也為兒子的未來擔憂,他已經快12歲了,干事卻仍然隨心所欲,只對吃的和玩兒的感興趣,學習上不求上進,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中也不注意別人感受,生活秩序從來不知道維護,周圍的東西都是用完就丟在一旁,亂七八糟,以后他能在社會上好好的生存嗎?
生氣和恐懼完了之后,向上開始反思自己,首先發脾氣是不對的,或者說是效果最差的手段,情緒失控,要么讓孩子在內心里小看你,要么是把孩子嚇唬的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向上在得到和知乎上搜索了一下,關于給孩子樹立規矩,規定和執行明確的獎懲措施,讓向上有了靈感,他列了一張針對兒子壞習慣的表格,針對兒子的自由散漫、貪吃和貪玩,把稱重、跳繩、吃魚油、寫自省日記列為近期要培養的習慣,把疊被子、保持整潔、看電視時坐在沙發上、注意餐桌禮儀、進屋換鞋、物品使用完歸位等,列為待被培養的習慣。同時把禁足、禁玩兒游戲和看電視、扣零花錢等,列為懲罰措施,同時父母應該注意不發脾氣,不打罵等,也列入注意點。
寫完之后,向上覺得好受多了,有了抓手,從小做起,從0做起,相信兒子能變的不同。
沒想到沒過多久,兒子的班主任發微信過來,說兒子在班里表現非常糟糕,學習時不認真,不聽老師教和勸,把班主任激怒了,拿圓珠筆敲他,把他一個鏡片打碎了。班主任說要賠償孩子眼鏡,但請向上來學校一趟,溝通一下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向上到學校和老師溝通了,老師說孩子并不是腦子笨,課堂上的東西他能學會,但他總是不集中注意力,總是走神,做小動作,不專心聽講,老師和班長的警告也不聽,前搖后擺、交頭接耳,擾亂課堂秩序,讓人恨不打一處來。
兒子眼鏡也摘了,哭喪著臉,委屈和害怕都掛在臉上,向上感覺很痛心,和老師溝通完之后,和老婆打電話也說了這事兒,老婆一向是傾向于嚴格要求兒子的,向上卻一直想要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力,但現在孩子已經鬧到擾亂課堂秩序的份兒上了,向上覺得需要調整自己管教孩子的策略了,需要加強對孩子的管教,讓孩子意識到有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也是必須要做的,不能通過耍賴皮、死皮賴臉等方式逃混過去,成績可以不要求多好,勤奮都不需要他多勤奮,至少要做到態度端正,至少要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年齡應該做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向上結合自己上午制定的習慣表,開始對孩子加強管教,未來的日子里,要對兒子說明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如果做不到,對應的懲罰措施是什么,好在兒子雖然有點混不吝,有點吊兒郎當不聽說教,但膽子不大,能通過嚴格的態度來管教住。
向上現在很痛苦,不過他也能跳出來一點,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下,找到自己能做的部分,一點點的做,一點點的控制,他為自己點了個贊。
繼續加油,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