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終是不再去上學,村里很多人都聽說了這事,一時間二哥從孩子們得教育榜樣變成了反面教材。
二哥對這倒是不在乎,可是媽媽卻很不是滋味,在街上聽到別人談論此事就覺得臉上無光,回家總是因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和老王大吵一架,也時不時把脾氣發在孩子們身下。
老三成了家中唯一還在讀書的孩子。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想讓家里出個大學生,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大人們把曾經對二哥的期望轉移到了他的身上,這時他才能體會到那無形的壓力。更諷刺的你,以前他們讓老三以二哥為榜樣,現在天天教導他不要跟著二哥學。這翻臉像翻書一樣的態度打心底里讓老三感到惡心。
無形的壓力壓的老三喘不過氣,他還是沒有辦法像爸媽和老師希望的那樣去學習。成績一直不見上升,
爸爸媽媽一直責怪他,老師也常常說到“這孩子很聰明,可以說是班上最聰明的了,可是他心思總不在學習上”。老師布置的作業總是很多,他們想著只要試題做的多,成績多多少少會上去。老三不喜歡這種教學方式,他不喜歡做作業,每次都是到了要去學校的時間才把作業匆匆補完。
一個簡單的周末,老三又是迎來了爸媽的說教,身為家里唯一還在上學的孩子,爸爸媽媽總是給他施加一些不必要的壓力,老三終于受不了了。
在周末下午快要去學校的時候,媽媽打電話告訴老三有事讓他自己去學校,老三也是答應下來。掛斷了電話,看著桌上一字未動的作業,老三不禁變得迷茫起來。“我是為了什么學習?”老三在心里這樣問到自已。“是為了爸爸?為了媽媽?還是為了家里能出一個大學生?”
他始終認為自己從未為了自己而學習。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家出走”。他無視了爸爸媽媽的一切信息,過起了東躲西藏的日子。爸爸媽媽一直試圖跟他聯系,爸爸媽媽這么擔心他,讓他心里感到好受一些。但他依然不想回去,他不想再那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按著別人的想法而活著,永遠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
老三終究還是小瞧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在過了一周以后,爸爸的一個朋友發現了老三,隨即便叫到了老王來把孩子帶回家。老三掙脫著,他的力氣依然不能和成年人相比,可他死死的拉住旁邊的柱子,死活不松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老王也是感到沒有面子,反手一巴掌就呼在了老三臉上。老三好像被這一巴掌打懵了,不再反抗,任由老王將他帶回家中。
回到家中,媽媽拉住老三,直接問到:“你知不知道這一個星期爸爸媽媽多擔心你啊?這一個星期落下了多少課你知道嗎?成績要是再下降怎么辦?”。老三耳里似乎只聽到爸爸媽媽在乎學習,卻不在乎自己這一個星期是怎么在外邊生活的。
老三心如死灰,爸爸媽媽只在乎學習,卻一點不在乎他自己的感受。
他“死”了,以前那個活潑可愛的老三再也不在了,只剩下把學習當做一切的他。
爸爸媽媽的這種教育,毀掉了老三,也毀掉了二哥。
也許,他們能多聽聽孩子們的話,不只想著學習成績,多在乎一些孩子們的感受。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