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趕回家第一時間登陸了論壇。
5天前的一條消息在閃爍。
“您好!可以幫您看照片,但是估價一類的事情恕我無能為力。另外,我也希望您能多方面了解一些文物的傳承、學術意義,條件允許時將其捐贈到博物館。”
“您好!能留一個郵箱之類的聯系方式嗎?方便圖片發送。”我回信之后正在想,這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到消息。即便是看到,留郵箱這樣的要求太唐突、也似乎不太可能。另外,這如果是騙子,利用網站信息……想到這我又快速看了一遍他先前的回復。嗯。說出這樣話的人,騙子的可能性不大。
就在我糾結發的信息合不合適時,聽到一聲“嘟”。
消息回復!
深深的喜悅在那一刻已然化作了信任感。
“請發送以下郵箱:xxxxxxx@.126.com”
原來他此刻在線!
我記下郵箱,登錄自己郵箱后用最快的速度上傳、發送。
之后便在屏幕前苦等。
“收到新郵件”的提示終于閃動。我迫不及待的用顫抖的手點擊。
“您好!您的這件藏品確實是一件商代末期的文物。而且據我既往的研究經驗,這有可能是‘鹿耳四足獸面紋銅甗’——‘甗王’的制造模型!請問您住在哪個城市?方便的話我想前去拜訪,親眼看一看這件藏品。”
“甗王”的制造模型?!
那一刻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看到他問我所在城市,想來親眼看看,我又再次警覺起來。
方才全面的信任瞬間少了一半。
我在猶豫要不要給他回信。
回信的話,我該說些什么。
我想冷靜下來想想清楚。
接連幾日我的情緒波動太大了,這些跟理性思考的狀態是全然相悖的。
我靜靜想了大約十分鐘。
“如果這人能夠解釋清楚物品的價值,說不定能重新立案!如果是國寶級文物,案子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我在某某市某某街道,你來之前可以跟我聯系。我的手機號碼是XXXXXXXXXX。”
我回復了。為保安全我留了工作時用的手機號碼。而且我只將地址寫到街道,學校校區和我的住所都沒有告訴他。
發送之后我又變得焦慮。
倘若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試圖在網絡另一端通過這種方式詐騙。那么他們一定會偽裝得天衣無縫。那樣的話,萬一他們到時以我私藏國寶威脅要舉報我……
我從沒想過得失之間我要面對的是這種程度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