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這只王八,吃了秤砣也要為之正名的《錦水江稗抄》,是一部充滿豪俠情懷的野史。
不過書中并沒有唐俠傳奇那些奇詭荒誕的元素,而是用相當細致扎實的描寫,謳歌了那段氣貫長虹的抗爭歲月,把以金盔將為首的鐵血兒郎為國為民,毫不惜命的俠者風范,刻畫的飽滿動人,也淋漓盡致的寫透了戰爭的殘酷。
此書通述了整個抗西戰史,但重點聚焦于錦水江邊的殘城防衛戰,這點從書名就可見一斑。皮龜那日在浣花湖邊讀罷掩卷,閉目凝神,但覺江聲浩蕩,殘城大戰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盡入腦海。
往事回首數百年,頭頂金盔的飛將軍仗劍躍馬,疾馳在遍地烽火、敵情頻傳的錦水江畔,帶領所剩不多的戰士,用血肉之軀支撐住千瘡百孔、險象環生的殘城防線,硬是力拒數倍于己的敵方大軍一百二十多天,讓囂張的西域天驕望北興嘆、徒呼奈何。
古來用兵以奇勝,為緩解防線壓力,金盔飛將還時常出敵不意,率精銳冒險逆風出擊,突入已淪陷的城南游擊作戰,執行定點斬首、偷襲營壘、火燒糧草等大膽行動,形如魅影來去如風,使敵軍苦不堪言、膽戰心寒,食不敢脫盔、睡不能卸甲、行則若驚弓之鳥。
見對面聞風喪膽的愁容苦臉,萌軍將士體貼入微,積極進行心理撫慰,幫敵人編出兩句響亮口號:
遠望金盔魂魄飛,金盔來了命西歸!
并找人翻譯成西域文字寫在紙條上,有空就用弓箭隔江給遠來的客人送過去。
當然,萌軍自己這邊也有打氣用的口號,那就是:
滿城飛的金盔,無敵手的太歲!
把畫面拉回幾百年后,橫山好一會兒沒怎么發言了,這時過來拍拍五福:
“五福兄弟,《錦水江稗抄》讀起來確實蕩氣回腸。然而歷史不是非此即彼,并不是說一部史書是錯的,另一部就一定是對的?!?p> 五福聽后默然無言,它雖然容易意氣用事,卻并非死倔不講道理之徒。顯然橫山這番道理是通的。
黃金獵犬接著說道:
“尤其是那稗抄里,也還有不少疑處呢?!?p> “疑處?還不少?我怎么完全沒發覺呢?橫總,你快給我們說說?!?p> 五福不解的問道,好奇心也上來了。這話可是黃金獵犬說的,肯定不會無的放矢,大家也都被勾起了興致,都湊了過來。
橫山環視了小隊成員一眼,說道:
“比如稗抄里這段關于殘城大戰的著名記敘,我來說給大家聽一下:
及至年中,守軍壓力倍增,每日皆抵擋大小沖鋒數次,亡者浮尸盈江,血染赤水,生者傷兵壘營,勉力堅持。
為挽危殆之戰局,六月初一已時,見烈日出云,金盔將被甲執銳,親率九名勇士輕舟飛渡,忽奔右岸,旋即隱沒于殘街陋巷中。敵驚懼萬分,搜山檢海般前來地毯式搜索,非但一無所獲,反被來無影蹤之飛箭傷斃數十人。
正當敵軍亂作一團時,飛將軍猛然似從天降,傲立于城南至高點關帝廟之巔,當是時陽光萬丈,將軍金盔閃耀,殘袍飛揚,睥睨四顧,如若戰神下凡!霎時間敵軍軍心大駭,落魄失魂,陣中甚至傳出霜笛思鄉曲……
可恨敵陣之中,有漢地降臣郁無平,此賊熟知兵法,強作鎮靜獻計蒼鷹將軍伊斯查,敵遂迅速收攏部隊,行圍魏救趙之策。只見雪域令旗揮舞,西域軍突擊而出,不多時,先鋒已強渡錦水,并在城北防線馬街段撕開缺口。守軍奮不自惜,紛紛上前以命相搏,頓起一場喋血惡戰。
哨樓那報急煙火燃起時,飛將軍第一時間遠遠望見,迅疾穿城回奔。待到正午時分,日懸中天,金盔將軍身先士卒,親率勇士屹立在防線缺口處,與源源不斷之來敵反復拉鋸。
此番鏖戰殺得昏天黑地,雙方皆傾盡全力。至緊要關頭,金盔飛將派出最后預備隊,從城墻北防線調遣五十名棍僧,終于堵口退敵,化解兵鋒?!?p> 大家聽得入神,等橫山一口氣把這大把文字背完,都紛紛贊嘆其博聞強記的高超本領,真是身體里裝了復讀機。
橫山說道:
“諸位過獎了。實不相瞞,因為有名師傳授心法秘籍,在下從小就是早課的背誦冠軍。心法很簡單,就一個字:背。
還是說說疑問在哪,關帝廟戰后原址重建,大家只要看了地圖,就清楚大概位置吧。金盔飛將在上午已時出擊,一路沖到城南至高點,知道防線有險情后,正午午時就殺回城北堵口迎敵。你們想想這做的到不,他真的會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