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螞蟻總是結伴而行,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可以說戀巢性很強。
初秋的一個上午,在大樹底下石板椅子上,看見一只孤蟻在信步游走。
當它們爬到我的手機上也不避讓,還主動湊過去,似乎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心。
真可謂萬事都非絕對。當你認準一件事,并試圖以一己之念去歸納所有景象,那可能就是偏見和狹隘的開始。
由于過往的幾段創業經歷,我對“團隊、協作、求同存異、聚合、聚焦”等類似詞匯關注得較多。現在看來,學生時代的第一次兼職創業,主要收獲就是磨礪團隊合作的意識和韌性。
任何地方,涉及到二人及以上的團隊,面對稍微復雜一點的商業模式,個人理解最終決定成敗的最主要掣肘點往往是內部的協調和聚能。聚即強,散則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相互指責較勁,這是初建團隊極易出現的問題。處理不好,一定后患無窮,輕則一事無成,重則人去義盡。
但是,孤蟻獨行之中,其自身的代價有多大呢?有天生喜歡孤獨和獨來獨往的螞蟻么?帶著這些疑慮,我稍微靜下來觀察螞蟻。發現它們不全是漫無目的的爬行,也是有針對性地辨別著方向,偵探著周邊環境。
以前看到生物書介紹,螞蟻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尤其是看到書中描述:“一個螞蟻如果發現了食物,它就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其他的螞蟻就會沿著這條路線去找食物,并不斷地加強氣味。如果一只螞蟻被碾碎,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立即引起其他螞蟻警惕,都處于攻擊狀態。”由此,我推斷這只孤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在替家人或伙伴找尋食物,或者預警風險。
螞蟻尚且如此,人類時而糊涂。
團隊里無法信任,集體中缺乏溝通,分工協作不科學不合理,目標的不清晰等,這些都極易讓一個團隊中存在諸多“獨行的螞蟻”。
無論是充當孤蟻,還是被當做孤蟻,都是一件難受的事情。
孤蟻獨行,蟻王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