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想,我的夢想是什么,我生存的依托是什么,那樣漫長的人生,我又要靠什么度過呢?
我喜歡錢嗎?——我喜歡。但我不覺得它該成為我接下來數(shù)十年的念想。
我喜歡他人的認可嗎?——嗯,我曾為了一口氣去證明自己,去做了一些傻事,事后我反應過來這特別不該,怎么能由著他人的意見、態(tài)度去操控自己的人生呢?我不該這樣的。他們的看法與我個人的人生毫無關系。在乎他們的看法不會讓我覺得我成就了自己,我只會覺得自己傻b。
那我是要達成那種不知其然的“應該”嗎?就是從古至今人們評判這個人是否成功的依據(jù),比如獲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賺比較多的錢等等——我覺得因為大家這樣,所以我就要這樣,呃,這有點奇怪,我不是很有動力這么做。因為我覺得我不是很在乎他人的看法。
嗯,說起喜歡什么,好像真找不到啥。但我似乎很清楚我自己討厭什么,我討厭迎合討好,我不想人云亦云,我不想做我認為不對的事情,我不想在面對我不贊同的事情時沉默······那這樣從反面,能得出在我與他人的交往中要以什么為目標導向,以什么姿態(tài)去掙扎嗎?
好像得不到。
所以我還是沒能給自己一個答案。
今天的小賴:
分享一首很有意思的短詩,這首“機智又有趣”的作品出現(xiàn)在《我歌唱的理由》的編后記里:
“當我讀出‘未來’這一詞時,
第一個音節(jié)已屬于過去。
當我讀出‘寂靜’這一詞時,
寂靜已被我破壞。
當我讀出‘虛無’這一詞時,
我制造出某種事物,虛無難以把握。”——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三個最古怪的詞》
20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