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荒繆對抗絕望?
紀景拿著墨綠色的文件夾望著眼前西裝革履的男人,對方是自己的采訪對象,地球online的策劃。
無數個疑問在他胸中涌現,不過最先需要提出的毫無疑問是哪一個。
“你為何要提升游戲中抑郁元素的出現率?不少玩家可能因此退游啊。”
望著忐忑不安、對自己有些畏懼的記者,策劃笑了:“這是合乎邏輯的。
你看我們為什么把游戲版本停留在這個時代?
往前人們被束縛的太狠了,無法反抗,往后人們又太自由爛漫,讓快樂顯得廉價了。
游戲條件太苛刻了,讓挑戰者絕望,玩的人便會減少,但游戲太簡單了,也會讓挑戰乏味無趣。
所以我才會在近期設置各種事件,給玩家們加些難度。”
聽到這里紀景皺起眉頭道:“但因此選擇退游的玩家怎么辦?”
策劃先生攤開手道:“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不過在他們做這重大選擇之前,我們會把玩家拉出游戲告訴他真相。
你之前所經歷的一切苦難,不過是一場游戲罷了,現在你有兩個選擇。
1,我們可以給你安排一些能讓你產生幸福的小事件,讓你的游戲角色能繼續活下去。
2,當然你也可以就此放棄,你的角色將在游戲之中自我毀滅。
你可以繼承這段從生到死的記憶,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刪除此生的一切。”
地球online的策劃突然話鋒一轉道:“記者先生,你覺得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為什么有人會放棄呢?”
沒等紀景開口,策劃自顧自的繼續道:“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難回答,早已答案。
生命本身并無意義,無論是在地球游戲的玩家們,還是在現實早已抵達終點,科技層面近乎全知全能的我們。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答案。
是盼頭,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是友愛、親情或者伴侶的陪伴?
都可以。
但當這個理由消失,對未來沒有盼頭,覺得眼前的黑暗烏云將會一直延續至永遠的話。
人便會選擇毀滅。
而這便是我們在地球online中投放的抑郁元素的體現了。
人們會在游戲中受到各種形態的傷害,社會的殘酷性?競爭的絕望性?獲得的必然失去性?諸如此類。
還有作為背景的自我毀滅的NPC們。
孩子、明星,充滿希望的人的毀滅對于玩家來說影響最深,哪怕他們只是遠方的人,哪怕他們只是遠方的故事,那人、那故事也將化作陰云在人心中徘徊、不散。
但是!如果能克服地球online中這些抑郁元素,想必能獲得如同得見烏云裂開,陽光傾瀉般的快感吧。”
“若克服不了呢?”望著手中資料,轉著筆,壓抑著心中沉重,紀景如此問道。
“嗯,持續的壓抑會讓精神上的痛苦變成物理層面上的損傷,讓神經病變吧,到了那時候,人就再難治好了,抑郁的陰云如附骨之蛆,無法驅逐。”策劃笑著回答道。
好似在說一個可愛的游戲NPC,而不是一種能讓玩家絕望棄游的可怕設定。
感受到心頭的沉重,紀景有些問不下去了。
于是他翻動手中的資料,開始了下一個問題:“策劃先生有沒有打算在地球online中加入一些奇跡的元素?
既然你加入了絕望的設定——抑郁,那你有沒有考慮也提升下奇跡的發生率?”
“并沒有,或者說從地球online開始,奇跡的發生率一直維持在很低的范疇內。
就像神話中的潘多拉那樣,我們放出了絕望,然后關上了盒子,讓希望塵封。
原因很簡單,如果奇跡經常發生,那希望和愛也會變的廉價,玩家們不會為了心中渴望去爭取獨屬于自己的幸福,只會去等待。
到那時,地球online才是真正的玩不下去,玩家將會變成懶惰的蟲在泥地中蠕動,等待希望的光落在自己頭上。
比起樂園馴服的羔羊,我更想看到在荒原與險峻高山上與絕望、苦痛頑強搏斗的山羊。”
策劃侃侃而談,表示自己很懂玩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玩家更好的享受名為地球online的這個游戲。
紀景聞言皺起眉頭,他覺得眼前的策劃很是傲慢,但他也知道自己沒有權限,為策劃先生塑造一個新的性格。
只能忍耐嗎?
紀景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資料,想了想。
然后狠狠砸在策劃臉上。
“你為何要讓世人抑郁痛苦?”
策劃笑了,似乎臉上也一點也不疼。
或者“他”本來就感覺不到疼痛。
“你不明白嗎?”
“我明白,有丑惡的存在才能更好凸現光明的美。”紀景一臉認真的繼續道:“但我依舊不爽,策劃先生你這個版本提升抑郁的發生率,讓不少人痛苦,甚至!選擇退游。
他們退游,他們的角色也就死了。
是輕飄飄的數字,是他人的苦痛,策劃,你作為高級AI難道沒有共情功能嗎?”
策劃臉上的笑容沒有一絲變化,他笑著繼續道:“有啊,但有句話說的好,他人的痛苦是蜜糖味道的。
看到其他玩家痛苦,自己不那么痛苦,豈不就能感覺到幸福嗎?”
紀景轉著手中的筆,筆越轉越快,好似要化作鋒利的輪把眼前人頭給割下來。
“策劃先生,AI,你知道破窗效應嗎?”
“自然是知道的,我的數據庫,收錄一切。
一間房子的一扇窗被人打破了,其他窗子被人打破的可能性就會變高。
為什么?只因為人類看到毀壞的東西,也想從眾,一同破壞、一同毀滅啊。
我當然知道破窗效應,只是我不知道你為什么要提這個?”
紀景手中的筆停了下來,他輕蔑的看著眼前擁有近乎無盡資源與計算力,比神話中神明們還要強大的AI,語氣辛辣的問道:“如果有玩家選擇毀滅,其他玩家看到了,也從眾選擇毀滅,你該怎么辦?
你的這個版本在誘導人們選擇自我毀滅啊!”
AI策劃頷首:“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我毀滅。
研究人類為什么不選擇毀滅,也就是明白人為什么活著呢。
記者先生,我想問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不去死呢?”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紀景露出鄭重的表情,認真的思考了許久后答道:“因為我覺得我的人生還有盼頭。
我還要采訪很多人、很多AI,了解很多故事,揭露很多隱秘。
所以我沒有選擇毀滅,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舍不得就此離開。”
地球的策劃笑了:“是了,這就是我讓你們人類痛苦、抑郁的原因,唯有在死境的邊緣,你們才能看到生的可貴。”
后記
如果這個世界有創造者、設計師,你遇到了祂會問什么?
因為這個靈感有了這篇文章。
標題陰云,是我感覺自己有些抑郁了,想寫些什么,轉移下注意力。
感覺人生就綿延無盡的陰云,看不見希望,想的越多越覺得宇宙浩大,個人渺小,無意義,無價值。
因為這份痛苦有了這篇的標題“陰云”。
如果真有神,造物主,我想把書砸在祂臉上,問祂為什么要世人痛苦。
想來祂也許會說,我是為你們好,讓你們先苦后甜,有了苦,你們才會發現生命的可貴呀。
說是這個道理,但某些東西一但淤積于心底,就再難清除了。
這篇故事沒有展開來寫,在策劃一句話中戛然而止,因為感覺實在寫不下去了。
或許死亡、絕望就是這樣的東西,戛然而止的東西。
真正的苦難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沉默無聲。
某年某月某日,有一個人死了,沒有尾聲、沒有后續,就像死神吹熄了燭火,啪的一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