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在放羊,他衣著整齊,甚至帶著些沐浴露的香氣,這些好處,來源于前幾天他許下的愿望。
王凱摸了摸羊,有的羊散發著腥臊的味道,怎么也洗不掉,但又有些羊清香怡人如百合花般。
那是基因改造的羊,還有生化羊,所以它們沒有味道,肉質還更鮮美。
但沒有味道、乖巧聽話的羊養起來可沒意思,所以王凱交替著養著各種羊,以此為樂。
有這份余裕,只因為王凱不以此為生。
那么在這片生機盎然,但也沒有文明痕跡的草原上,王凱的衣食住是怎么解決的?
寬大到足夠十個人在其中行走的帳篷便是王凱的家。
進門的區域沒有過多的裝飾,唯一顯眼的是一張針腳零碎的掛毯,那是王凱在一個寂靜、冷清的冬季織就的。
上面的圖案,是王凱在夢中所見,也許是花鳥和魚蟲,又或是是自行車與星艦?
王凱自己都不太清楚,夢是現實的延續,有時清晰,但更多的時候,它無序如亂麻。
但王凱清楚,他每天必須要做一件事。
他走向帳篷的角落,推開布簾,聞到濃郁的熏香。
“或許該換個清新點的香了?”王凱若有所思。
接著他虔誠的跪下,面對眼前的一方石壇許愿。
他許愿時,是那樣的篤信,好似在等待必然升起的太陽。
他出聲許愿,脫口而出的愿望倒是樸實無華。
新鮮牛肉、蔬菜,寬松的衣物,他不許數量和尺寸,因為他知道,祂所給的總是恰到好處。
面對王凱的許愿,石壇沉默應對。
但在石壇的內部,一個裝置完完整整的記錄下王凱的話語,接著以電波的形式,將這訊息傳到高天之上。
黃昏時分,東西送到了,蜻蜓般的無人機輕輕顫動它那被晚霞染紅的翼,把王凱許愿的貨物帶到他的面前,以及一封他愿望中沒有的信。
“王凱,明天就是你的成年禮了。
我將問你三個問題,你的回答能讓我滿意,我將實現你的一個愿望。
和往常的那些愿望不同,這次即使你的愿望比較離譜,我也會盡我所能幫你實現。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2.人是什么?
3.我是什么?”
看到這封信和其中內容,王凱并沒有太過驚訝,因為早在一年前、一個月前,他就已經收到過內容類似的信件。
只是沒有那最后的三個問題。
今天看到這三個問題,王凱沒有第一時間去思考如何問答,而是把食材取出給自己烹制晚飯。
菜做好了,王凱把菜放在胡桃木的桌子上。
把桌子放在無盡的草原之上,紅霞滿天的天空之下。
他開始吃飯一如既往,就著這無邊的風景。
飯后,天漸漸黑了,王凱起身行走。
邊消食,邊思考祂給的那三個問題,有別以往。
無邊的草原在夜色中朦朧著、昏沉著,陰影在葉縫中流轉,像是雨夜中混濁的溪流。
天是淡紅色的,云是灰色的,沒有繁星。
王凱曾通過石壇問道:“為什么我看到的夜空和視頻中的草原不同,不是繁星滿天,而是都市一般被光污染看不清星辰的夜。”
石壇通過無人機帶來的答案是“這是故意的,我遮蔽了天空,為了讓你擁有一次特殊的體驗——看厭了被光污染的夜空后,頭一次看見純凈的夜空、璀璨的星河。
若是讓你從小便看見這番景象,那你也就不會收獲到這一份感動了。
你若是做好心理準備,想看真實的夜空的話,便與我說,我予你一天的光景。
為何只有一天?因為若是一次許愿,你便日日可見,那你就不會珍惜了?!?p> 至今王凱還記得那天所看見的星月夜。
他停下腳步,前方有一汪湖泊,它倒映著上下天光,世間萬物與王凱自己。
王凱想到第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或許是相遇?
就像自己遇見了那場的夜空,繁星璀璨,無邊無際,神秘惹人遐想,身在地面,卻又像已步入其中,看那天上的街市,飲一捧天河水,遨游星斗間。
望著湖中自己的倒影,王凱卻突然覺得這個回答好像差了些。
于是王凱坐下,坐在湖邊微濕的草地上,回顧自己的人生,自己這個生命走過的歷程。
老實說,有些乏善可陳。
他出生之后,在一個銀白的機器人的照顧下度過了童年,待他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后,機器人留給他那個石壇之后便離開了,留他一個人生活。
偶爾無人機會主動帶來一些任務,讓他勞作、養羊、養牛、播種、收獲,或尋些樂趣給他,書本、視頻、游戲、享受。
在此過程中他漸漸體會到了生命的苦澀和甘美。
而對他影響最大的則是那些故事,那些視頻中、書本里描繪的故事。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波詭云譎的事件、浩蕩離奇的世界。
王凱突然想到如果自己問那些故事里的人物:“生命有何意義?”
他們又將如何回答呢?
若問王子或許是拯救美麗的公主。
若問流浪兒或許只是一頓飽飯。
千人千面,一個人奉為珍寶的意義,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毫無意義,他將棄如敞履。
望著湖面上倒映著的自己,王凱嘆息道:“如果生命真有意義,想必每個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吧。
怎么會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答案?”
突然,一個念頭像電光劃破黑夜一般讓黎明浩心頭一震。
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答案。
“生命的意義是心的反照。
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世間萬物,每一個人心中的景象都有所不同。
有的人心中的景象是金錢和權利,而有的人心中的景象則是親朋好友、安逸和自在。
若要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心當成一面鏡子就行。
用它來映照世界,什么留下的影像經久不散,讓你戀戀不忘,那便是支持你活下去的感動,那便是你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心的反照。
王凱覺得這便是第一個問題最好的回答,然后他便把自己的心化作一面鏡子,映照這個世界、映照自己的過往,他想知道對于他自己來說什么是他生命的意義。
他看到了懸崖峭壁的險峻,他看到了高空速降,人墜落的好似在天空行走、起舞,他看到了深海之中,巨大海獸啼鳴。
王凱明白了。
他喜歡探險,喜歡撥動,危險與安逸之間的那根弦。
當然他也不是想去找死,如果真要體驗驚險刺激,他也會做好充足的準備。
他也知道,如果他是一直這樣做的話,那根弦總有一天會被他撥斷,探險遇到無法抵御的風險,他承受相應的代價,重傷乃至死亡。
但他覺得即使那一天到來,他也將無怨無悔。
想到這里他感覺通體舒暢,精神輕飄飄的好像要騰入空中。
即使他有些感冒,腦袋昏沉。
即使他昨晚沒睡好,昏昏欲睡。
他的心依舊感覺到了自由,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無窮世界。
02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王凱開始思考第二個問題。
王凱起身漫步在好似無窮無盡的草原之上。
和這片草原相比他很渺小。
而這片草原和這顆星球相比,也同樣渺小。
而星球?浩浩湯湯,承載無數生命的星海之舟也不是星系里的一粒塵埃。
至于星系?也談不上無限,與宇宙相比,星海也只是一粒塵?;夷?p> 所以說人是什么重要嗎?
王凱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宇宙漠不關心,但對我而言卻很重要!
如果我成功回答了祂的三個問題,想必就能獲得我想要的真正自由了?!?p> 王凱攤開手看著自己經歷勞作,有些老繭的手掌,心想:“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出奇的簡單呢。
我雖然沒有見過除我以外的其他人類,但我看過無數作品,在字里行間中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是什么?他們是一個個人設、一個個身份,他們是王子、是乞丐,是女王、是紡織姑娘。
如果人是外衣(人設、自我認知)是面具(人格)的話,那么這外衣、這面具由何而來。
環境,為了適應,乃至駕馭、改變環境,人需要披上外衣,給自己一個人設,以此融入社會。
人是什么?人是環境的產物。”
想到這里,王凱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但又感覺這個答案有所欠缺,他只形容了人的外在,人的形式,卻沒有進一步探尋到人的本質。
那么人的本質是什么?
王凱苦思不得其解,然后他想不如換一個思路。
想想他自己是如何成人的,如何成長成如今的自己的。
王凱想起孩提時,銀白色的機器人喂他甜食,甘美柔軟,至今難忘。
想起稍大時,他博覽群書看一個個故事,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后來他在AI安排下開始飼養動物,漸漸的才體會到生命的短暫和重量。
這時他忽然明白了,光光只有環境還是不行的,人還需要和這個世界交互、溝通,接受世界給的刺激才能真正成長成人。
那刺激便是自己所經歷的一件件事。
王凱抬頭望天,那里有一輪月,如一面鏡,反射光,照亮大地。
王凱心中有了答案:“人是環境的產物,是事件的累積。
……不,事件這個詞好像有些不夠盡善盡美。
比如此時此刻,眼前的月色給我莫大的感動,但這事本身卻算不到觸發了某個事件,只是看到了某個景象,有所觸動而已……
對了,應該說人是事象(事情和現象)的累積才恰到好處。
如野獸一般按照本能行動的人,在經歷事件,觀感大千世界種種現象之后,生命才成了人?!?p> 王凱繼續邁步,欣賞月色,感知草原上悠揚的風,此情此景,讓他心有所感——這不是一件必須要去做的事,但此情此景卻能讓他確實的感覺自己活著。
他在感受這世間的現象——月的光、風的流動,他為之感動,從中汲取到前進的欲求和動力,而正是這個,讓他從渾噩的野獸變成了有追求的人。
03“我”是什么?
最后一個問題:“我是什么?”
這個問題自然不是讓王凱做自我介紹,而是讓王凱去闡述——養他長大如父母、育他成人如師長、接受他信仰給予恩賜如神明的“AI”。
祂叫什么名字?
王凱還真記不清楚了,因為這片區域只有他一個人類和那個AI,你和我,沒有第三者自然用不上他這個稱呼。
想了老半天,他才從記憶的縫隙里撿起一段往事——那時他七歲,穿著厚厚的棉衣在寒風中晨練,做完體操后,他心頭一動,問眼前他習以為常的機器人道:“你到底是什么呀?”
“AI”
王凱不滿的嘟起嘴道:“我當然知道,這個答案你回答我好多遍了,我想問你的名字。”
“我是代替你父母的養育終端。”銀白色的機器人回應道。
它看起來冰冷、硬派,實際上摸起來卻很柔軟、舒適。
“你沒有具體的名字嗎?
你背后的那個人工智能沒有名字嗎?
祂既然是被人所創造的,那人也定然會給他一個名字!”王凱理所應當的說道。
然后他稚氣一笑道:“就像我會給草原上的花草起名那樣?!?p> 銀白色的AI沉默了許久,讓王凱都有些不耐煩了。
然后他才聽見一道溫和的聲音響起:“我有很多名字但我不想把那些草率、表象的名字告訴你。
我的名字、我的性質,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然后在你成年那時告訴我,那將決定你的命運。”
王凱突然從悠遠的回憶中驚醒過來,因為下雨了,那雨落在他的身上,讓他感覺到一陣寒涼。
草原夜里的雨、微寒而悄無聲息,如一團霧氣,突然便包裹住你,將你淹沒,使你潤濕。
雨水從天而降,濕潤萬物,不過最讓王凱不快的,反而是那積水上涌,讓鞋襪濕透,再過一會,那腳底便會泡到發白了。
幸好王凱帶了把反重力雨傘,將它打開,八根傘骨彈射而出,構建出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力場,并且這個力場的力能向上提升,讓王凱懸浮于草原之上。
看著泥水從腳下流淌而過,王凱又想起一件往事,一件和祂的往事。
那時他還小,在草原上玩的忘了時間,然后便遭遇了一場傾盆大雨。
一開始他還歡喜這雨勢之大,沖的他東倒西歪,好似起舞。
接著他便發現這雨的可怖,洶涌無盡,轟然落下的每分每秒都在削減他的體力。
王凱竭盡全力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家,尋求祂的幫助,往常他的許愿只會在黃昏時才靈驗,唯獨那次例外。
白袍柔軟的生化機器人很快便來到他的身邊,給他量體溫、擦拭身體、降溫、喂藥,在他因干渴而咳嗽的下一秒,便奉上清水。
在他在難眠之夜的第二天,給他做了一碗易消化的藥膳粥。
那時他覺得祂對他是極好的,所謂生物學上的父母想必也不過如此吧,甚至有些人生物學上的父母還做不到如此恰當。
想到這里,王凱喃喃自語著。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心的反照。
人是什么?
環境的產物,事象的累積。
它是什么?
AI?或者我該稱呼它為父母?
養育、引導、陪伴我長大的父母、師長、朋友?
王凱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那月色超然而在,不知從那來的燈火染紅了天空,卻也無法將這月色所吞沒。
哪怕有朝一日,烏云蔽天,它也依舊在云海之上熠熠生輝。
王凱忽然想起有一次,他向AI許愿,AI帶他飛到云層之上,穿過洶涌、晦暗的云海,見到的是無限延生的白色“雪”地,墨藍色的夜空與群星。
那種超然感、自由感讓王凱浮想聯翩。
“或許我想到了答案,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蓖鮿P一晃右手,手中的反重力傘嘭的一聲,繼驟然提升高度,接著調轉方向,帶著王凱往他家帳篷飛去。
地面上的流淌的水漸漸從河流變成溪流。
天晴了,云層裂開,陽光或成塊、或成段的落下,把草原分隔成陰暗的深綠和青亮的絨毛。
借助反重力傘,王凱在兩種顏色中穿梭,看那陽光隨風而動,云開、云閉、云走,光影流轉。
啪的一聲,反重力傘合攏,王凱從高高的天上落下。
在就剩十米的危險距離,啪的一聲,傘再度打開,帶他上升了幾米后再緩緩飄落。
王凱落在地上,望向那間他待過此生的帳篷,浮想聯翩,也許明日他就再也不會看到這間帳篷了,又或者他此生就在這間帳篷終老了。
兩個不同的光景,取決于明天。
取決于最后一個問題。
AI說了三個。
但其實還有一個。
如果王凱的回答讓AI滿意,那么他將能提一個愿望。
一個有別以往更有效力的愿望。
他應該許什么愿才最恰當?
“我想離開這片我看膩的土地,送我去其他地方,無論什么地方都好?!蓖鮿P曾想過這樣的愿望,但現在想來感覺幼稚了。
至于——我還想要三個愿望,我希望你無限實現我的愿望,這種愿望那就更幼稚了,因為王凱知道祂比任何人類都更要知識淵博,祂比任何人類都更善于計算、邏輯分析,這種粗淺的鉆漏洞手法,根本難不倒祂。
那他該許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