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巨變,千百年來的傳統耕作方式在時代發展的步伐之中必然會逐漸的變得淡化,逐漸的被現代的高效集約化的生產方式所取代。今天的小山村,已經不再是十年二十年前那個一窮二白的小山村了,今天的小山村已經走上了一條更適合于自身發展的道路了。
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這樣的巨變都來自于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幫助。
小山村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樣子說出來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很有可能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二十年以前中國西南部的大多數農村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水平了。我們今天謂之笑談的多人穿一條褲子,一家人啃食一個饅頭的故事,在此上溯二三十年的時間是真實的,殘酷的。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美好生活都是在這短短的二三十年見得到巨大改變的,今天的小山村以及徹底的擺脫了這樣一種魔咒,今天的小山村已經完全地走上了一條適合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在此,我們進行一個回望,小山村二十年前的樣子,從哪里說起呢,就從田間地頭說起吧,因為作為農民的中國人千百年來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吃飯問題,這也是困擾了中國的統治者近千年的根本問題,因為吃飽喝足是人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在這個基本的條件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之下,其他的一切一切都是蒼白無力的,都是難以服眾的。,因此,我們的故事就從這件簡單的田間地頭說起,就從這一壟壟的田埂上說起。
二十年以前,小山村是基本上與世隔絕的,是基本上與外界大城市沒有多少聯系的,因此也就沒有更多的村民選擇外出打工謀生。所有的人都守著家里的為數不多的一畝三分地過活,因為千百年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那就是瘋狂的生育,不受任何節制的繁衍。在這樣的大問題之下,中國農村就出現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嚴重的情況,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人們仿佛陷入了一個無休止的貧窮漩渦中,沒有辦法從中即使的是抽身出來,使得原本可供使用的一畝三分地反而變成了生活難以支撐的負擔,傳統的小農經濟下的精耕細作再也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人口激增了,因此就誕生了眾多的人口發展悲劇,不一而足。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大家都在為了吃飽飯而進行著最后的最艱苦的掙扎。因為生活的重擔就壓在了這窄窄的田間地頭,所有的生活基礎都寄希望于這貧瘠的土地。但是,這小小的山村就那么幾塊適合于進行生產生活所需農作物生長的地方,水源地也就那么極少數的地方。因此,大家都在為了這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的一丁點兒的事情爆發最激烈的爭吵,甚至于因為一滴水的事情大打出手,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治安穩定問題。
我出生在小山村,我成長在小山村,我今天所取得的所有成績以及能力,都與這篇生我養我的小山村息息相關。因此,我對這片小山村懷有深深的眷念之情與感激之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對小山村這幾十年來所發生的大小事情都非常的印象深刻。
小山村原本就實在一片大山之間,周圍的眾多貧瘠的大山包圍著這一片并不平坦的山間臺地。將這一片土地緊緊的收縮在靠近小河流的地方。說是一條小河流,用小溪流來稱謂應該更加恰當。小山村就分布在這條小溪流兩岸的山坡上。千百年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從不曾發生改變。也正是因為這樣,所有的人們都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靠近小溪邊的這一片比較方便的水源地,都希望自家的水田能夠最靠近水源,這樣就可以在旱季最早的得到水資源供給,不至于歉收餓肚子,就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矛盾就開始爆發了。大家都想要那一塊優質的水源地,熟稱流水田,但是流水田就那么一點兒。給誰都不公平,就這樣爭論不休。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采用了中國最傳統的也是最有用的一種方式進行解決,那就是抓鬮,這樣矛盾就可以得到暫時的平息。
只是暫時的平息,因為人們的心中還有著氣沒消呢,很多人都因為沒有抓到流水田而心有不甘。便在心里面藏著自己的小九九,實在是可笑,但不得不承認這也很可愛。今天我們看起來更多的是覺得歷史的殘酷與悲哀。在這小小的田埂上,上演著一出出讓人哭笑不得的爭斗,自家人之間的爭奪,自家人與別家人之間的爭吵,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任何一天真正的停止過。今天你家的牛不我家的谷子糟蹋了可以慢慢的醞釀出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吵甚至是扭打;明天因為他家的稻田放水超過了時間依舊偷偷摸摸的在取水而爆發一場群體性的叫罵與互傷;就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展開一場不休的爭論,真是讓人覺得很無奈有很氣。
但是,歸根結底,這一切的原因又讓我們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為什么人們為了這一點兒小小的雞毛蒜皮會吵得不可開交,為什么鄉里鄉親會因為這微不足道的事情變得形同陌路。原來呀,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大家都想吃飽飯,都想有好的生活條件,這原本對于生活的美好愿景是沒有任何錯誤的。但是,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大家想要真正的吃飽飯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眾多的家庭內部就會因為吃飯穿衣問題出現一些矛盾糾紛,但是嘛,畢竟自家人不能因為吃飯問題而非常明顯的爭吵,所以漸漸的這樣的心理矛盾就因為家人之間的互相“挑撥”而變成了一種隱形的憤憤不平之氣郁積在心中,最終能夠達到爆發點,這就造成了前面所說的因為一個小事兒引發的無休止的無厘頭的爭吵甚至是扭打。歸根結底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生活,就是為了吃飽飯,就是為了不餓死人,老一輩的人們已經被當年的災荒年代的情況嚴重的摧殘過,所以他們今天特別的在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是否保證豐收,由此引發的一些列的矛盾問題。
這些問題在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和緩解,今天的中國農村已經不在隨處聽到那些歇斯底里的爭吵以及隨處可見的扭打滑稽場面了。今天的中國農村都已經發展到真正的鄉風文明,都在努力地進行美麗和諧友好睦鄰鄉村建設。因為,今天的生活條件好了,今天的小山村人們已經不再是全部為了基本的吃飽飯問題發愁了。在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的今天,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產生活需要的基礎之后,已經在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了。
今天的小山村已經擺脫了以往的所有人都生活在這狹小的山間臺地謀生存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了,今天的眾多山村人后代們都已經走出了小山村,走到更廣闊的外面去追求自己的一片生活天地了。今天的小山村又再一次回到了當初的寧靜祥和狀態了,今天的小山村已經在掌舵的山村人的努力之下建設的更加美好和諧了。
今天的我們,在外漂泊多年,再回到西奧山村的時候,依舊覺得她是那么的親切,在小山村里面行走以及生活依舊覺得是那么的自然愜意。只因為,這是我們的家,這是我們永遠也不需要戴上厚重而虛偽的面具去面對眼前人的美好故鄉。
這就是我自己出生成長的小山村,這就是我所無比眷念的小山村。絕無僅有,無可替代。

枯木草堂主人
關于小山村的記憶已經寫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經寫到了一定的方面,也許眾多的朋友看起來依舊覺得是混亂的,但這正是我自己的心理想要表達的對于小山村的現狀以及歷史發展的一種簡單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