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面曾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就不喜歡說關于怪異、暴力
、變亂、鬼神的事情,尤其是孔子對鬼神的態度那是敬而遠之的,所以我們對敬神可
以理解為一種敬畏之心,理解為對待所有人事物的一種態度。
敬是尊敬、嚴肅、認真等等,畏是穩重、謹慎、小心等等,敬畏之心就是人該擁
有的一種底線、一種原則,人一旦沒有了敬畏之心,就不會懂得尊重和害怕,就容易
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是一顆定時
炸彈,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們什么時候會爆炸,也不知道它們爆炸的破壞力到底有多強
,跟這種人相處我想誰都會害怕、會遠離,沒有了別人的幫助他們自然就會離成功越
來越遠。
孔子就特別有敬畏之心,論語里面就提到了孔子祭祀的情景,他祭祀祖先的時候
就好像祖先真的站在他面前一樣,祭祀神靈的時候就好像神靈真的站在他面前一樣,
時刻都表現出自己的敬畏之心。
而現在我們最缺少的其實就是這種敬畏之心,先別提什么鬼神這種不存在的東西
,就連最約束人的法律都不被人熟知,尤其是教育,我個人認為現在這個時代的教育
很缺乏法律這門課,有些課程不說有多么不重要,但也絕對談不上多重要,而法律卻
能教一個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不好的決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什
么樣的沖動會有什么樣的懲罰,用在現在這個很多因為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而無法無天
的時代剛好適用。
人一旦擁有了敬畏之心,才會變得謹慎、變得理智、變得客觀,碰到事情就會更
加小心翼翼、不再懈怠,就更加容易約束好自己不走讓自己后悔的彎路,自然也就更
容易獲得受別人尊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