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禍亂就在旦夕中
正是這一系列的軍功再加上衛子夫為武帝生下了三位公主和一位皇子后,終于成為武帝第二任皇后。當然之后雖然失寵,可衛青的軍功依然有效并且幫其鞏固了后位。
但隨著衛青的建功無數,再加上太子劉據有野心想提前接班,之后衛氏家族還有個更強大的外援,霍去病。
這個被封為狼居胥的戰功比衛青還要顯赫的男子,終于讓武帝怕了覺得衛氏家族尾大不掉了。
當了38年皇后的衛子夫,為何會在自己寢宮中自縊,除了兒子想提前接班還有什么原因。
首先,霍去病從小就被舅舅衛青帶大,對衛青的感情非常深厚,衛青初出茅廬就帶兵打仗,而李廣這位老將是因為武帝的意思,為了保住這個一個老將,才讓衛青不要讓他在戰場上太拼命,結果導致李廣憤憤然而還引發了路癡問題,導致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李廣才被人接回來,然后愧疚自殺。
衛青覺得這件事有他的一份責任在,所以也就沒怎么提,可李敢并不知情,只認為這是衛青害怕被搶功,于是就上街擋在衛青的馬前用鞭子打上官。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而是從軍功上升到兩大家族的榮譽之戰,李氏家族和衛氏家族的榮譽之爭。
李氏家族軍人世家,在關中是很有地位和權勢的,再加上劉據的愛妃就是出身于李家,對于衛青而言只要保住皇后就能保住家族的榮譽,所以他才忍了下來。
并且,這本身就是武帝的局,只是因為衛青的忍才讓這件事脫離即將白熱化的趨勢,但,霍去病從小就被接到衛青身邊教育,不管是衛子夫還是衛青對于他來說都是感情深厚,他容不得被人侮辱,更認為李敢以下屬的身份當街鞭打上司屬于犯了大漢刑律,所以他找了個由頭隨后一箭射殺了李敢。
武帝的布局不僅僅只是算計到了兩大家族的榮譽之爭還算計到了,未來的天下格局。
霍去病的沖動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霍去病年少勇猛,再加上每戰必先是以戰功累累身上傷痕累累,他若沒有沖動行事而是像衛青那般隱忍,他還可以在長安繼續休養,可是就因為他的沖動被漢武帝當做什么事都沒發生,然后借機把他派往邊關,沒過幾年就因為舊傷復發死在當地。
失去了霍去病這一驍將對于大漢來說是一個損失,但對于武帝來說卻是無關緊要,因為有衛青坐鎮,就無懼匈奴襲擾。
而且衛青穩重,這一點對于武帝來說是屬于武將的第一品行。
再加上本來衛氏家族就屬于尾大不掉的那種,若是霍去病還在那還得了。
再加上,隨著霍去病封狼居胥一來,漢朝的邊疆就已經趨于穩定,為了平衡文武雙方在朝堂上的分布,這個時候不需要霍去病是很正常也很符合武帝利益的。
不管是任何朝代只要有皇帝就有皇族誕生,皇族中有很多紈绔子弟,他們身為皇族中人天生就擁有和他人不同的起點,因為獲得容易變不容易珍惜,再加上身份使然使得他們對于律法二字有天然的豁免權。
武帝作為皇帝自然也是一族之長,他這個族長有責任和義務對于家族中的不法子弟進行管教,可他既是皇帝就有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掌控族中小輩的行蹤和動向,只能挑選一些人充當繡衣使者去作為監督然后進行彈劾。
而這其中就有一個佼佼者,他叫江充,原名為江齊,本來是太子劉丹的連襟,從而成為趙王劉彭祖的座上客。
對于這個人,劉丹一直都是有懷疑的,認為他經常向趙王告密,正因此,才覺得他知道的太多,就想殺了他,但江充這個人還算比較敏銳,覺得時機不對就逃了,結果劉丹殺了江齊的父兄,江齊逃走后覺得不能用原本的名字。
這個時期的人還是對自己的姓有無法割舍的情懷,所以改名為江充。
因為他醫術了得很快就有了名聲,這讓武帝也對他有了些許的聽聞,以至于得到了武帝的召見。
武帝在犬臺宮召見江充,江充請求不穿工作服叩見,武帝同意了。
武帝的召見讓江充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讓自己事業更上一層樓,但是要讓皇帝在見到自己后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就需要花些功夫,特立獨行是一個絕好的方向,于是江充把自己打扮地很特別,江充身穿織絲禪衣,絲帽上鳥羽作纓,走路時頭上幾根鳥毛像是在飛一樣,兼之身材魁梧,容貌氣派,武帝覺得此扮相甚為酸爽,對左右說:“燕趙多奇士啊!
江充請命出使匈奴,武帝問他有何計劃,他說一切隨機應變。武帝贊許江充,任命他以謁者的官職出使匈奴。
出使匈奴近一年之后,江充歸來就擔任了城管大隊長(繡衣執法),督捕三輔境內的盜賊,監察權貴們的越禮行為,負責京師的治安工作。
當時貴戚近臣中有很多人驕奢越僭,江充一一舉報彈劾,還奏請沒收這些人的車馬,讓他們到北軍營待命抗擊匈奴。對那些該去北軍營待命的人,一律禁止隨意出入宮廷。
貴戚子弟們惶恐不安,都到武帝那里叩頭哀求,表示情愿出錢贖罪。正愁國庫空虛的武帝欣然答應,令他們到城管大隊交錢。
這次朝廷進帳數千萬錢,武帝覺得江充忠直,奉法不阿,辦事得力,便寵信于他。
有一回江充外出,碰上館陶公主劉嫖等人在馳道(皇帝專用車道)上駕車,就上前執法。
館陶公主說:“我有太后的懿旨。”
江充說:“你有太后詔書,那你就走吧,車騎充公。”便把館陶公主的隨從處罪,車馬沒收。
還有一次江充正巧遇上太子劉據的家臣在馳道上駕車,江充也抓了交官處置。
劉據知道后派人向江充求情:“車馬我無所謂,只是不想讓我老爸知道此事。怪只怪我平日管教不嚴,希望您寬恕這一回。”
江充并沒有給太子面子,徑直上奏。武帝贊嘆道:“作為人臣應當如此!”便對江充更加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