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敷出的日子可以支撐一天、兩天,但日子長了,就很難維持下去了。沒過多久,有人開始了抱怨。“宏志,你不會再騙我們吧,這可都是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啊。”“要不咱們放棄吧,咱們的初心確實是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點點貢獻,現在已經做到了。”“宏志,不能做賠本的生意,到時候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有的人想退出。
面對抱怨和質疑,宏志心里很苦,他也不太清楚未來的路該怎么走,但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又走到了絕境。
一位著名的登山家曾這么說,“當你有了理想時,周身便有一股神奇的動力推動你前行。”如今,宏志感受到了這種動力。
“不,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永不言棄!”他當時快一貧如洗了,處于不如意的地步,可他說出了這樣的話。光說是沒有太大用的,他還身體力行,他一天吃的飯比其他四人少,干的活兒卻是五個人里最多的。
為了穩定“民心”,讓所有人有股積極向上、堅忍不拔的力量,宏志還特地買了些與企業家有關的傳記。《馬云傳》、《劉強東傳》、《俞敏洪傳》、《王永慶傳》、《李嘉誠傳》……
上大學期間,他就聽說了韜盛和夫的大名,他非常欣賞韜盛和夫先生將哲學運用于經營企業這一理念,為此他還購買了韜盛和夫先生所著的《活法》。
“馬云,一個在計算機、金融企業管理領域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在互聯網領域有這么大的作為?”“李嘉誠,一個起初身無分文,在當地可能算是最窮的人,后來怎么連續幾年蟬聯華人首富?”他經常問其余四個人他自己也給出了答案,“因為他們都有遠大的目標,并且相信這個目標會實現!他們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他們經歷的苦要比我們多得多”,宏志繼續說,“但他們都堅持下來了,如果我們永遠不放棄初心,付出行動,我們也一定會有光明的明天。”說著,他攥緊了拳頭,其余幾人見到宏志堅定、執著的表情,心里仿佛都在說,“這個人,我跟定了!”
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心境。從絕望中走出來真的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只要有決心,就能走出來!
后來五個人各盡所能、盡心盡力,堅持把藥店開了下去。每當他們失望的時候,宏志就會拿出一本企業家的傳記,把這個企業家從絕望中走出來并最終走向成功的事跡朗讀給大家,鼓舞大家。
幾個月后,藥店的利潤從當初的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秉承著“用最平民的價格賣藥”這一理念,藥店的收入真的是勢如破竹,來濟民藥店買藥的人越來越多。
之后發生的事情既自然又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藥店越做越大,就像當初宏志所想的那樣,賺到了很多錢,又開幾家連鎖店。漸漸地,他們從陰暗潮濕的地下室搬到了平房,又從平房搬進了樓房。
一個人的經歷是一筆財富。經歷了這件事,他們深深地相信:只要有目標,并永不放棄地追逐它,目標遲早會實現。希望,就存在于絕望的盡頭。
走一步,再走一步,宏志又朝理想又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事業蒸蒸日上,越做越好,不久,他做了一個夢。夢來源于現實。不,不是夢,是現實。
“咦?這個帶著翅膀的美麗女子怎么這么眼熟。”在夢中,宏志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有著翅膀的女子。和之前一樣,這個女子朝他走了過來。
“我好像在哪見過你”,宏志輕輕拍了拍頭,沒有等她說話,宏志先說,“可是記不太起來了,”他把手放了下來。“是啊,已經十多年了,腦海里還有我這個印象已經很不錯了,我是引夢人,引導你的夢的,哦不,錯了,這不是夢,是現實。”引夢人笑著撲棱了幾下翅膀,之后停了下來。
“這不是夢,是現實。”宏志努力回想著這句話,好像很久前不知道在哪里聽過而且不止一遍,但還是想不起來。
“初中的時候我就入到過你的夢里,”引夢人提示他,“冀城市的一所中學里,哥弟兩人長期受一個同學欺凌,最終捅傷同學后全部自殺了,校長都被開除了。”
聽她這么說,宏志慢慢回憶起來了,“是、是有這么回事兒,這件事兒后來好像還登上報紙了。”“那你明白我說的這不是夢,是現實,這句話的意思了吧?”引夢人問。“你是說”,宏志想了想,“在我夢里發生的這些都是真的?”“對,是真的,只不過在你夢里預演了一遍。”
“不過”,宏志把手放在引夢人的肩膀上。“怎么,不過什么?”引夢人問。“這個夢是什么樣子的,像上次一樣,是噩夢?還是美夢啊?”宏志問。“別擔心,是美夢,不,說錯了,”引夢人捂了捂嘴,“這不是夢,是現實”。
“跟我來吧”,引夢人撲棱起了翅膀,在前面不快不慢的飛著,飛到一個博物館的建筑物前。“這是?”宏志問。“這是博物館,不過和你見到過的博物館不一樣,它是時間的博物館,里面的東西不是實物展示。”見宏志微皺眉頭,有些聽不明白,他又解釋了一下,“里面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能看見其中的人,他們看不見你。”
“這是一個以你為主題,以時間為順序建造的博物館,每五年為一個展廳,進去你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來吧。”引夢人飛到門前,朝宏志招招手。
宏志和引夢人一起走進了博物館。“這個展廳展示的是你32歲的樣子,也就是5年后的你。”引夢人走進了第一個展廳,給宏志介紹說。展廳正中間有一巨型圓弧狀的燈,周圍用欄桿圍著。燈向上發出光,像是全息投影似的,呈現出立體的影像。
通過影像,宏志看見五個人宏志、以及一起和他創業的人正在夜以繼日的工作著,影像中的宏志和五年前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很勤奮。影像不一會兒又在幾個不同的城市間切換,從BJ切換到上海,從上海切換到廣州,又從廣州切換到深圳。每個城市都有若干張濟民藥店的照片。
“你是說5年后我們在這些勞動力輸出較大的城市里都開設了連鎖店?”看了會兒影像后宏志問引夢人,“是,不過你的理想還沒有完全實現,這只是通往理想的一步,對吧?”引夢人眨巴了眨巴眼睛,問。“嗯,不過會實現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宏志有信心地說。
“你覺得10年后,也就是你37歲時會是什么樣子的?”等宏志看完了第一展廳,正準備往第二展廳走時,引夢人問他。“我覺得我們不僅僅開設了藥店,也開設了門診,不過具體情況也不清楚,畢竟命運這個東西,一半天定,一半要靠個人的努力,沒有人能完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宏志回答。
引夢人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沒說。帶著宏志到了第二展廳,展廳和第一展廳幾乎一樣,正中間呈現出了全息投影。首先呈現在宏志眼前的是一幢摩天大樓,樓體上寫著濟民公司四個大字。
畫面忽然一轉,進入到了公司里面,首席執行官正在給全體員工開會。“哈,那不就是我嗎?”宏志指著投影里首席執行官說,“沒錯,你正在開會,為了增加公司營業額,你和大家在討論是否裁員這一問題。”引夢人說。

小說作者宏志
寫這本書是希望引起你對留守孩子(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的關注。 感謝你的閱讀,覺得不錯的話就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