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坐修煉,其過程倒是十分枯燥乏味的。
師父下山之前拿出一本泛黃的古籍讓我背下來,這本書沒有名字。或許是年代久遠的緣故,封面褶皺、模糊不堪,即使有名字也看不清了罷。
我好奇地問師父這書的名字,他并沒有說。或者他也根本不知道吧!只是非常嚴肅地告誡我死命記下這書里的內容,而且只有一天的時間。
我問他為什么不能讓我多看幾天?
他說這書里藏了太多天機,多窺無益。每個道家弟子一生也只能看一次,最終能領悟多少就看自己的機緣造化了。
這是祖師爺定下的規矩。
雙目微閉,平心靜氣。丹田氣足,督任并行。防危慮險,依脈運行。周天循環,暢通身融。氣歸丹田。
這是道家最基本的筑基功法。
今天的打坐修煉注定不能成功,因為腦海里不斷地浮現出那本古籍上的內容,煞是神奇。
對于小道士這種好奇心極重且喜歡刨根問底的好奇寶寶來說,像是打開了一座新的大門:
乾元筑基養氣篇:真氣的分類:分為先天真氣與后天真氣。
先天真氣是指體內細胞中所蘊養的自身能量,后天真氣是指從外界吸納而來的天地能量。
然后就看到了那段熟悉的、爛熟于心的道家入門功法:養氣訣。
原來你是從這里來的?有趣。
每個細胞里都有一個容納氣的空間,只有不斷地運用此功法修煉,才能不斷地擴大這個空間。
以及熟練地調動體內蘊含的真氣,并且運用到身體各個部位。
筑基篇也提到了不僅僅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修煉養氣訣,同時也要用不同的藥材來洗煉身體,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
因為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容器,一個容器越大越堅固,越能容納更多的真氣。包括壓縮真氣后,凝練的高強度真氣也十分考驗身體的承受力。
一個修真者的爆發力、持久作戰能力全都憑借自身超強的身體素質,筑基就是打牢基礎,也是一個人在修真道路上能走多遠的有利條件。
萬丈高樓平地起。
但這就奇怪了,老道士從來沒有給他徒兒用藥材洗煉身體。我當時也質問過,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給出了一個解釋:
說我小時候洗過一次。洗完后,頭上發色變成了翠綠色,可能是天生對藥物過敏。從那以后就再也沒給我洗過藥浴。
我當時聽到這話如遭雷擊,腦子里轟的一下,半天沒回過神來。
這不是坑我嗎?沒看到這書上說筑基對一個人的修煉是有多么重要!?我沖他咆哮道。
這可是誤人子弟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道士被我質問煩了,就解釋說那是針對普通人的說辭,像我這樣的天賦異稟不在此列。
“你自己平時練功時沒發覺么?我當年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早就開始練體啦!越早練體不一定是好事,說明你體內的真氣已經納滿,再想精進就難了。”
這是他的原話,我當時還半信半疑。但現在想想,還真是有幾分道理。
練體越早的不一定是天才!想北齊第一天才十歲煉體,十二歲時百脈俱通。
現在想想,不過如此,不過如此呀!嘖嘖。
練氣篇被歸納到筑基一起的,因為在筑基的同時不影響蘊養以及吸收真氣。但真氣的調動以及運用,后面花了一整篇來闡述。
第二篇:練體篇:筑基大成期,體內真氣呈飽和之狀。
練氣不僅能強身健體,亦可治病療傷,還可以運用于武技之中。運氣于胸腹可抗拳腳棍棒擊打,運氣于手掌則可開碑裂石。
以上道家內丹功。
以氣練體,鍛骨煉髓為第一層;凝煉內臟為第二層;百脈俱通為第三層;真氣護體為第四層;真氣外放為第五層;真氣成形為第六層;罡氣護體為第七層。
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真不知道師父他老人家到什么境界了?他不說,咋也不敢問。
真氣的細化與實戰運用:天地萬物相生相克,后天真氣為天地能量。天地能量受五行之力的影響,衍生出了五行真氣。
五行主要的有五方、五時、五氣、五色、五味等。
在修煉后天真氣的時候,受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氣候環境、不同的時辰等的影響,當時所產生的天地靈氣皆不一樣。
例如一個人堅持在極陰之地修煉的話,他體內所吸納的后天真氣極有可能是寒冰真氣。
寒冰真氣根據其凝練的程度來看,淺白色時為練氣初期;顏色較深,漸漸灰白時為練氣中期;顏色徹底深邃呈黑色時,為練氣后期。
寒冰真氣五行屬水,無色為黑。這是它的標志性顏色,克制炎陽真氣,被混沌真氣克制。
等等,再回想下去,我的腦子快炸了。
后面還有半冊,需要的時候再想吧!得緩緩,腦子里一團亂。強行回憶下去,怕是得走火入魔,徹底瘋掉。
平心靜氣,掃除雜念。人心既除,人欲既凈...
小道士嘴里念念有詞,急促的呼吸漸漸平緩,蒼白的臉上也恢復了正常的紅潤。呼吸由淺入深,漸入佳境。
再后來,他似乎與整個天地融為一體,連呼吸都已然聽不到了。
幾個時辰過去了,天色漸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