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太尉之死
夜,萬籟俱寂。整個汴京被黑幕籠罩,除了望火樓的幾點星光外,到處是一片死寂。某處戒備森嚴的府邸門外,紅燭高掛,“太尉府”三個字在風中浮動。
忽而,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湮沒在高高的圍墻里。
廂房中,一名中年男人印著微弱的燭光伏案書寫,此人正奮筆疾書,表情凝重,全神貫注的盯著面前的折子,絲毫沒有察覺到正在逼近他的閃著寒光的刀子。
在男人完成最后一筆,長舒一口氣時,燭光搖曳間,鮮血便從脖頸噴涌而出。他瞪大了眼珠,甚至來不及呼喊一聲便倒下了。
黑衣人丟掉匕首,拿起案幾上被血液染紅的折子,看了一眼便塞入懷里,消失在黑暗中。整個府邸依舊是黑暗籠罩,鴉雀無聲。
...
次日朝堂。
“啟稟皇上,昨夜李太尉慘遭賊人殺害”大殿內,一名大臣表情凝重,眸中帶著幾分怒氣,說話間用余光掃了一眼位列之首的宰相大人,繼續道:“李太尉乃我朝國之棟梁,竟慘死于自己的家中,王法何在?望皇上下令徹查此事!”
步云青注意到了那道帶有怒意的目光,隨即站了出來,“啟稟皇上,李太尉遇害的事情微臣也聽聞一二,微臣以為恐是家賊所為。”
“哦?丞相大人不妨說說看,何以是家賊所為呢?”朝堂之上傳來略帶戲謔的聲音,金陵皇帝端坐在龍椅上,似笑非笑的看著步云青。
“回皇上,太尉府是何等地方?豈是一般的庭院,必定是戒備森嚴。外人怎能輕易潛入?更何況府中侍衛遍布,更有流動侍衛巡邏值守。想要不被侍衛發現,還要準確無誤的進入李太尉的房間,談何容易?況且,根據大理寺仵作的查驗,李太尉是因割喉致死,現場連打斗掙扎的痕跡都沒有,可見此人是太尉所認識且熟悉的,才能毫無防范的被人一招斃命。”
語罷,位于左側班列的一位大臣隨即說道:“步大人難道不知道可以用迷魂香嗎?若是事先在房內的熏爐里加入迷魂香,便能讓人毫無還手之力。”
“香?”步云青眉角輕挑,看向反駁自己的魏署光。
“魏大人所說不無道理,但是想必魏大人忘記了,大理寺的查驗結果中并未說明現場有任何使用香料的痕跡”
“這……”魏大人一時語塞,退回了位列。
“丞相言之有理,這件事朕會派人徹查。李太尉是我朝的棟梁之才,更是開國功臣,朕不會放過加害他的人,更不會允許有人挑戰國之禮法!”傅凌琮目光中透出兇狠之意,心中萬分悲痛。李太尉從官已有三十余年,自己年幼便登基,群臣虎視眈眈,僅他一人盡心輔佐。為人更是耿直忠正,是把持朝政的得力助手。前些日還秘密宣召他,近日便遇害了...
傅凌琮擺了擺手,“諸位愛卿若無他事,便退朝吧。”
“恭送皇上——”
“恭送皇上——”
...
養心殿內。
傅凌琮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折子,揉了揉發痛的太陽穴,聲音布滿倦意:“這件事,你怎么看?”
堂下的側椅上,還坐著一人。那人一襲紫袍束著紫金蛛紋錦帶,領口和袖口都有金絲云邊點綴,連靴子的靴筒后都各有一顆翡綠的寶石,通透無比,和他的眼睛一樣,如一汪沉寂的湖水。此人眉宇間還與皇上有幾分相似。
“回皇上,臣認為今日朝堂上丞相言之有理。”傅凌恒面容平靜,所言如雪,不帶絲毫情感色彩。
“嗯,步云青說的確有道理。但是今日卻有一處奇怪的事。”
“魏大人。”傅凌恒眉梢微挑,語氣也變得輕蔑了,“平日里魏大人對丞相可是支持的很吶。可今日,卻一反常態在朝堂上公然質疑丞相,這倒是有意思了。”
“看來七弟這次又與朕想到一處去了。他們二人一問一答,倒像是事先商量好的,目的自然是讓步云青的推理沒有一絲破綻,好誘拐查案的方向。”
“皇上英明。”傅凌恒眼帶笑意,當今陛下自兒時便聰慧過人,先皇薨時,陛下年僅十二,便坐上了朝堂,憑一己之力穩固朝政,極力彈壓幾個位高權重的老臣,步云青便在其中。而當時的自己不過才五歲,還是個小娃娃,對這位皇兄崇拜的緊,時常叨擾,而皇兄對自己也很是照顧,自懂事起,便毫不避諱的將朝政說與自己聽,還允許自己出宮,建立七王府。
“既然如此,那朕就命你全權徹查此案,大理寺聽你調遣,配合你進行調查。”皇上走到傅凌恒跟前,拍了拍傅凌恒的肩膀,語氣一轉,“七弟,皇兄又來勞煩你了。”
“承蒙皇兄信任,臣弟自當傾力協助。”
語罷,二人會心一笑。
“還有一件事,朕要下旨賜步云青之女步云瑤為七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