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明來到燈塔下面,仰著頭看著面前的燈塔。
這里果真是鮮有人至,陳舊的塔壁上已經長滿了青苔與寄生的海螺。那石壁之上的雕紋,也被海水侵蝕的模糊。燈塔下面有著一個銹跡斑斑的豎梯,浸在水里的部分已經爛掉了一半。
船夫自然不愿意與他一起進入燈塔,葉小明只能自己把他的東西帶入燈塔。可能是他帶的東西有點多,葉小明的腳剛一用力,豎梯的橫欄便被踩斷了一根。無可奈何的他只能越過這一根,去登更高的橫欄。這一次沒有斷,但葉小明攀爬的豎梯卻在海風中搖晃。燈塔的入口,在燈塔的中間高度,葉小明攀爬了四次豎梯,才將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帶了上去。
船夫沒有跟葉小明道別,見他拿光了自己的東西便匆匆的離開了。而此時也已經是深夜了,葉小明孤單的在燈塔之中望著遙遠的岸邊,那人間的燈火在薄霧之間若隱若現。
葉小明清點了自己的東西,便覺得應先支起帳篷。海風還是冷冷的刺骨,這里有門洞卻無門,有窗口卻無窗,風可以輕而易舉的貫穿整個燈塔。葉小明靠著一面無窗的墻壁,便支起了自己的帳篷??纯词謾C,時間已經10點過多,今天晚上便不吃東西了。葉小明便在帳篷里摟著緊要的東西,在燈塔里度過了第一個夜晚。
……
第二天早上,葉小明起的很早,他開始巡視這個燈塔。這個燈塔一共有三層,昨天葉小明睡覺的地方是其中的第一層。通過一個細細的豎梯和一個狹小的孔洞,可以進入燈塔的第二層。一來到第二層,葉小明便決定今天要將帳篷搭在這里。因為這里沒有門洞,只有四個方向極小的通風口,應是用來瞭望。這里的風要比第一層小很多,而且更加封閉的空間也讓葉小明更有安全感。結果不止是帳篷,葉小明將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帶到了燈塔的第二層。
葉小明在第二層整理完自己的東西,便又順著豎梯上到了第三層。第三層便是燈塔巨大的燈罩,而人也只能上去半個身子。這個燈塔太過古老,照明的方式還依然是燃燒油料。每天早上9點,都會有人送來這一天燈塔燃燒所需的燃料,而葉小明需要做的便是將燃料注入燈塔的燈芯,之后再用火機引燃。當然在這些天里,葉小明也可以要求讓送燃料的工人,順便幫他帶一些生活必需品。畢竟這是個無人愿做的苦差事,葉小明只要是不過分的要求,都應該是有求必應的。
葉小明看了看時間,9點了,送燃料的工人應該已經到了。果真葉小明下到第一層便看見了等在燈塔下面的工人。
葉小明沒想到的是,工人們竟然一次性帶夠了三天所用的燃料。
工人問葉小明下次來需要給他帶點什么嗎?葉小明卻搖了搖頭,他也想不到什么需要的東西。
葉小明將所有燃料都放在一層,那工人和船夫便又無聲的離開了。
可能這些燃料放在二層會比較方便,但葉小明還是將所有的燃料都放在了第一層。
到了10點,葉小明開始生火煮面,而這才是葉小明進入燈塔的第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