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客氏的兒子候國興,崇禎下旨:“以后若再有作奸犯科之事。地方官需核實上奏朝廷,自然難逃國法。”
大理寺卿劉宗周,由于正直敢言,揭發有功。崇禎讓其擔任工部侍郎。
“他娘的,在再這樣下去,老子的褲衩都得拿去當咯。”
“是啊,都兩年沒發軍餉了。這日子怎么過,別說打建奴了。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成問題”。
此時在寧遠城里面,巡撫畢自肅為了士兵的軍餉問題,忙的是焦頭爛額。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從天啟五年到現在,軍營里已經接近三十個月沒有發軍餉了。士兵們只能將身上值錢的物品拿去當鋪抵押。先是刀劍,接著是盔甲。有的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拿去典當。
按大明律法,凡是私賣軍器者,杖一百,發配邊遠充軍。而軍裝則是每五年領一次。
所以將自己身上軍服賣掉的士兵,只能穿平民的衣服。這種情況,朝廷若是追究下來。首先倒霉的就是畢自肅。
所以在天啟六年開始,他一直給朝廷上疏,要求朝廷發軍餉。不然恐怕會引起兵變。
崇禎拿著畢自肅的折子問在朝的大臣:“寧遠已經缺餉兩年有余,為什么不發響?”,他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現在戶部能拿的出多少銀子?”
郭允厚說道:“先帝那時候修三大殿花了將近兩百萬兩,還有先帝的陵寢還有后續的花費………”
“啪!”,沒等郭允厚說下去,崇禎就把折子拍在案桌上。
“朕問的是戶部還能拿出多少錢?”
郭允厚支支吾吾地說道:“目前能夠使用的大概有八萬兩。”,崇禎問道:“太倉庫,還有各地方的存庫還有多少。回去統計好,呈報上來。”
“臣,領旨!”,郭允厚像死里逃生般顫顫巍巍地回到自己的位置。在朝的官員都被只有十七歲的崇禎給震懾住了。
退朝之前,崇禎要求明天一早。自己要巡查軍士操練。還要求兵仗局、軍器局所有的官員都要到場。
坤寧宮
“皇……”,
“噓……”,沒等小內侍把皇上兩字說完。崇禎就示意他退下。
這里正是崇禎的皇后周氏居住的地方——坤寧宮
崇禎悄悄地走到周氏的背后,走到一只鸚鵡旁邊時。用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了個別出聲的手勢。那只鸚鵡不知道是識趣還是沒眼看。將腦袋別了過去。
“啊!”,接著就是“啪”的一下。崇禎本來想從背后抱一下周皇后,誰知道卻被她打了一耳光。
這一切都被門口一個送糕點的小內侍看見了,只見小太監驚得連嘴巴都沒來得及合上。看到崇禎跟皇后都看著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是該退出去,還是把糕點送進去。
最后還是周皇后走了過來,拿過糕點后。就讓他退了下去。
周皇后略帶生氣地說道:“也不知怎的,今天有人進來,這傻鸚鵡也沒叫喚”。
崇禎過去從背后抱住她,“不是自家人嗎,認熟不認生。”
晚上在皇后的寢宮外,就掛起了紅燈籠。這就說明皇帝今晚在這里過夜。
每當發生這種情況,皇后的小內侍就會去稟報文書房的官員。崇禎與周皇后在寢宮里面纏綿,寢宮門外始終站著一名文書房的官員。
這名官員就是專門負責紀錄皇帝的日常生活,最主要的還是紀錄關于皇帝子嗣的檔案。
崇禎皇帝的奶奶紀氏,也就是泰昌帝的母親。還是一個宮女的時候,有一天被喝了酒的萬歷皇帝給那個了。紀氏懷孕之后,萬歷皇帝由于她身份低賤,不想承認她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逼得皇太后將文書房的紀錄扔在萬歷面前,萬歷才承認自己是干得“好事”。這才有后來的泰昌帝。
“你臉上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
王世德將手放在崇禎的臉上,隱約還可以看到幾道淺紅的指印。
崇禎這才想起昨天晚上的事,說道:“哦,沒事,讓小貓給撓了。過了這么久還能看出來?”,王世德知道他在撒謊。有些事只能看破不說破。
王世德繼續跟崇禎說道:“聽說你今天要去巡查軍士操練?”
崇禎說道:“嗯,你要陪我一起去”,接著問王世德:“老王,看看朕臉上有能不能看出有異常?”。邊問邊用手去揉自己的臉。
王世德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沒了”。
將士們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操練,隊形變換、搏擊、兵器對練。當操練進行到射箭一項時,崇禎示意京營總督李國禎停下。
“停!”,隨著李國禎的命令,全體操練的將士都停下了動作。重新集合起來。
崇禎問李國禎:“兵仗局的負責人來了沒?”,李國禎答道:“來了,就是劉廷元。劉大人”,崇禎點了點頭,接著走下演武場。王世德也跟了下去。
崇禎走到一名士兵的身邊,把他手上的弓箭拿了過來。順便拿了一支羽翎箭,崇禎拉了拉手上的弓。叫道:“劉廷元”
劉廷元聽到皇帝叫自己,便走了過去:“臣,兵仗局主簿劉廷元。參加陛下”。
崇禎看了他一眼,說道:“退后”,劉廷元不明所以,但是既然皇帝開了口。就只能照辦。崇禎這一舉動,別說場上的士兵看不懂。就連身邊的王世德也看不懂。
“再退后”,崇禎接著命令劉廷元,王世德不知道他想干嘛。為防止意外,手已經緊緊握住刀柄。只要有人靠近崇禎,他敢保證,對方一定先死在他刀下。
“再退后一點”,劉廷元再往后有了大概五六步的時候。崇禎說道:“好了”。就在劉廷元剛轉身面對崇禎的時候,崇禎忽然把羽翎箭搭在弓上。
“嗖!”,一支羽翎箭劃破空氣,帶著嘶鳴聲。直接射在劉廷元的身上。這一幕將在場的所有人都嚇得不輕。
將士們開始躁動起來,京營總督李國禎急忙走下臺,往崇禎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