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侯府嫡女(12)
城門的守衛發現六皇子之后,當即將他送回了府中,府里的下人們可忙壞了,燒水的燒水,換衣裳的換衣裳,傳太醫的傳太醫……
太子得知此事,并且趕到六皇子府中的時候,丫鬟小廝們跪了一地,六皇子的母妃正怒氣騰騰地質問著府里的管家。
太子皺起眉頭,跨步走了進去,看了一眼依舊昏迷不醒的六皇子,問道,“六弟還沒醒?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何人敢對皇家子弟動手?”
六皇子的母妃頓時收了聲,蹙起眉頭,有些不滿太子這樣的態度,卻還是將事情解釋了一遍,“皇兒聽聞京城外的百姓多有不易,此次隱瞞身份體察民情,卻不想半道上遇見了歹人,這群下人保護不力,才害得皇兒受了傷。”
下人們聞言皆是一顫,這六皇子身邊自有專門保護的人,他們只需在府中做好自己的事兒,出了事情也怨不到他們身上啊!
太子將這一切看在眼里,眉頭皺得更緊了,這女人說的話,他只信了一句。
六皇子受傷了,他又沒有眼疾,難道他自己看不到嗎?
妃子也不再質問下人了,轉頭就悲悲戚戚地向太醫問起六皇子的情況。
太子只覺得腦門一陣嗡嗡作響,安撫了幾句就離開了。
……
溫玖末一早就吩咐溫誠注意著六皇子的情況,所以很快便得知了城門口發生的一切。
“你可瞧仔細了,確定只有六皇子一人?”
溫誠嚴肅地點了點頭,說到后面還有些驚疑不定,“是,只有六皇子一人……且六皇子形容有些狼狽。”
“打草驚蛇了呀!”溫玖末低聲喃喃。
又叮囑了一句,溫玖末便繼續研究藥典了,“跟管家吩咐一聲,讓府里的人近日少些出門。”
很快便已經月上中天,福春樓的東家等人再沒有回城。
六皇子是翌日一早醒的,似乎還有些驚魂未定,重新挑選了比原先還要多一倍的人來保護自己,并且不忘命人將福春樓給封了。
不知內情的人想要知道福春樓發生了什么事情,可事實上知情人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可以猜到的是,福春樓得罪了六皇子,并且跟六皇子此次遇害還有不小的關系。
六皇子對外還是之前那套說辭,他是為民受傷,既因此挽回了自己的形象,又借此得了不少民心。
太子再次來到六皇子府中詢問事情的始末,然而六皇子怎么可能拆自己的臺,自然是三言兩語給含糊了過去。
況且,六皇子還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些追殺自己的人絕對藏著不小的陰謀,若他能先一步查清此事,定能得到父皇的嘉獎,繼而威望更進一步。
剛得了福春樓是四皇子私產的證據,六皇子便派人封了福春樓,太子這邊卻又從對方口中得不到半點關鍵的消息,暫時就被困住了手腳。
如今不僅是四皇子,就連六皇子都被太子派人給盯著了。
……
六皇子又偷偷帶了足夠的人尋機去了那處懸崖,先前留下的記號已經不見了,就連懸崖邊上的打斗痕跡都已經被人抹去。
他還記得那些人是從懸崖底下爬上來的,可俯首望去,卻是一眼望不見底,使人毫不懷疑若是有人摔了下去,即刻便會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當初發生的一切始終在六皇子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死亡的威脅令他心有余悸,若非如此,他可能會懷疑自己之前只是做了一個噩夢。
六皇子深信懸崖底下有人,可因其險峻程度,眾人直接放棄了爬下去的這個想法,轉而開始尋找其他的路。
有人暗自嘀咕著,“莫非這懸崖底下有什么重寶?”否則六皇子怎會做出這等不著邊際的事情。
太子的人對此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便有一個喜歡兵行險招的謀士提議道,“不若派一些身手敏捷之人從懸崖上面爬下去,或許還能有意外之喜。”
太子往日里有些不喜這個幕僚,覺得他性子不夠穩重,但是此次竟是不知為何同意了他的想法。
一連七日過去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太子突然就有些后悔了。
他當初怎么會同意這個法子,真是荒唐又可笑!
就在他想要放棄之時,手下卻來報事情有了線索。
原來一行人在小心往崖底下爬的時候,有一人腳下一滑便要摔下去,卻在情急之時抓住了一根藤蔓,整個人在掙扎晃動之下,頓時就不見了身影。
眾人查看過后才發現,這懸崖的藤蔓后面竟然隱藏了一個山洞。
這可算是一個重大的線索了,懸崖一側是長了一些藤蔓的,只是因為藤蔓過于光滑,眾人更愿意在自己的腰上扎一根繩子。
若非如此,怕是能更早的發現這個山洞。
既然事情有了線索,太子便決定加派人手。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這山洞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按理來說不該沒有動物盤踞,可如今確實沒有發現任何動物的蹤跡。
一行人更為謹慎了,尤其是在遇到一個岔路口的時候,不得已分成了兩撥人探查。
山洞里伸手不見五指,忽然聽見幾聲悶哼,幾個帶風的拳頭便打在了身上,眾人這才發現山洞里是有人的。
雙方進行了打斗,因為不熟悉地形,眾人一開始的時候落了下乘,但是占著人多的優勢,局面又漸漸反轉。
察覺到對方想要從袖中取出什么東西,為首之人毫不猶豫地折斷了對方的雙手。
將所有敵人制服之后,眾人借著火把看清了他們的樣子,正要對他們進行審問,一人卻從他們身上搜出了鳴鏑。
眾人大駭,也顧不上審問了,直接就押著他們回去向太子復命。
太子在宮里等著消息,卻見派出去的人捆著幾個身形高大的陌生男子回來了。
目光探尋地看了幾個陌生男子一眼,太子這才開口問道,“可有什么發現?”
手下呈上鳴鏑,在太子銳利的目光中恭恭敬敬地稟告了事情的經過。
太子當即大怒,又因此事關系甚大,只能稟告給了還在病中的父皇。
老皇帝聽聞此事,垂死病中驚坐起,當即派羽林軍圍了四皇子的府邸,又加強了京城的巡邏,同時也派出暗衛輔助太子對山洞進一步搜查。
私造鳴鏑,罪誅九族。

楚沿
鳴鏑就是古代戰場上用的一種響箭,與現在的信號彈作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