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劉嘯,你確定這是你的選擇?”
吳江瑜又問了一次。
“吳爺爺,這就是我的選擇,不會再改了。”
“好,這個專業可不一般,對了,我們教委就有一臺計算機,你想看看嗎?”
“哦,吳爺爺你這里有計算機?好呀好呀,讓我看看。”
吳江瑜帶著眾人來到六層,這里有一個機房,說是機房,里面只有一臺計算機,劉嘯看了一眼,竟然是“蘋果”電腦。
計算機通體白色,是一體機模式,屏幕和主機連在一起,還有鍵盤和鼠標,在屏幕下方印著“Macintosh Classic”的字樣,同時還有被咬掉一半的蘋果圖形。
同二三十年后的電腦相比,這款計算機當然非常“古典”,鍵盤和鼠標給劉嘯一種厚重的感覺,但起碼已經具有了現代電腦的雛形,在八十年代初期,計算機可是沒有鼠標的。
這款計算機是蘋果公司八四年的產品,算起來應該是國內最先進的型號了。
電腦沒有開,劉嘯裝模作樣的看了看,然后隨意按了一下開機鍵。
“嗡嗡!”
電腦打開。
“咦,劉嘯,你見過計算機?”
吳江瑜很好奇他一下子就找到了開機鍵。
“瞎鼓搗的!”
劉嘯總不能說自己玩過電腦吧,在八十年代,整個國家也就在一些國家級的政府部門擁有電腦。
普通人家別說買,就是聽都沒聽過,電腦太貴了,這么一臺“蘋果”電腦起碼的五六萬塊錢,誰買的起?再說了,買來干什么?電腦只有數據庫、文本寥寥幾種功能,什么游戲、音樂播放等娛樂功能統統沒有,政府部門還可以使用數據庫,個人家買來做什么?
蘋果電腦打開,界面只有是黑白兩種顏色,跟黑白電視機差不多,開機的同時也出現一個文本框,在這個文本框里可以書寫文字,不過只有英語,沒有漢字。
劉嘯流暢的用鼠標點開進入,里面空空如也,沒有任何數據。
“吳爺爺,這臺計算機你們沒用過吧!”
“沒有沒有,現在我們也沒有幾個人會用呀?對了,小高會用,可也不需要用,覺得太麻煩了!”
八十年代的計算機使用最多的應該是西方的跨國公司,特別是銀行,這些企業里已經開始使用計算機來儲存信息,記錄檔案。
至于說華國嘛,一共就那么幾臺計算機,還很少人會用,關鍵是數據文字都是英語,沒有漢化,用起來還沒有手工方便,買完的電腦基本上只是擺設。
劉嘯進入數據庫,輸入幾個數字,然后形成一個文件,這就是所有的功能了。
對了,電腦里面也有一個小游戲,叫做“大魔王”,類似超級瑪麗,圖像像素極低,大概只有十六×十六的像素,其實就是馬賽克,游戲也非常簡單,五六分鐘就全部過關。
劉嘯操控鍵盤玩著游戲,吳江瑜等人在后面看到目瞪口呆。
“發生什么事了?”
這臺電腦已經買了半年多,沒幾個人會用,有兩個工作人員倒是能簡單的用一用,可他們小心翼翼,不敢多按,反正基本上不會開機,就害怕把電腦弄壞。
劉嘯倒好,上來一頓操作,還弄出了一個游戲!這游戲根本就沒看過呀!
“神了,神了,這些東西我們都沒見過,劉嘯,你這真是無師自通呀!”
吳江瑜已經徹底折服,這孩子不僅僅是神童,更是神人。
中午吳江瑜請大家吃飯,吃的是正宗烤鴨。
首都的烤鴨全國聞名,到首都來不吃一頓烤鴨根本就不算到過首都,不過在前世劉嘯可不喜歡吃烤鴨,一點特色都沒有,跟一些小攤烤鴨相比都不如,可是今天吃起來卻又不一樣的感覺。
“這烤鴨怎么跟以前的不一樣?”
不過想想就明白了,二十多年后,首都烤鴨賣的是名氣,跟味道無關,現在不同,一只烤鴨代表的是傳承百年,無數人心血凝聚的飲食文化,文化是美味的,名氣嘛,那就是屁了。
劉嘯吃了好幾塊肉,味道不錯,父親吃的最香,一口一塊肉,轉眼間就干掉了半只鴨子。
國家教委這邊的事情就辦完了,接下來就是吳江瑜來運作,他會馬上聯系華夏大學,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劉嘯特招錄取工作,可能還得對他進行一次審核,所以還得在首都待上幾天。
當然了,住宿方面不用自己操心,都是免費,甚至吳江瑜還特批給劉向學二百塊錢,讓一家人去玩一玩,既然到了首都,當然得去溜達溜達。
劉嘯一家人已經打算好了,準備去故宮和長城轉一轉,不過除了游玩,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見一見吳敬荷教授。
“什么?向學,你要去見吳敬荷?你和他認識?”
吳江瑜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
吳敬荷可是華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是國家經濟政策研究小組的組長,國家諸多經濟政策都出自他手。
劉向學竟然和這樣一位大人物相識,對方還主動邀請劉向學,為什么?
“為什么?”
劉向學就把雙方筆友的關系講了出來,這一下吳江瑜更是不淡定了,能和吳敬荷探討經濟問題,那劉向學的水平得多高?
“向學,你真是深藏不露呀!其實我和吳教授的關系也很好,這樣吧,我打個電話給他。”
吳江瑜直接一個電話打到吳敬荷的辦公室,恰好是吳教授接了電話。
兩人都是學者,所以關系非常好,交談也少了官員間的客套。
“吳教授,向學一家人就在我這里,我聽說他要去您那里,所以就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電話那邊的吳敬荷呵呵一笑道。
“吳部長,向學跟我說起這件事了,真是想不到,他的兒子也這么優秀,看來是有遺傳因素呀!”
吳江瑜也是十分贊同道:“吳教授,劉嘯可不僅僅只是優秀,他是太優秀,教委已經決定推薦他保送進入華夏大學學習。”
“那是那是,華夏大學的少年班也是國家頂尖,劉嘯應該沒有問題。”
吳敬荷也很高興。
吳江瑜卻再次解釋道:“吳教授,劉嘯可不是上少年班,他根本不需要進入少年班,是直接進入大學學習。”
“什么?直接進入大學學習?吳部長,劉嘯可是只有九歲,不需要經過少年班的過度嗎?”
“不需要,不需要,直接進入大學,他已經有了同等最優秀大學生的水平,他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寶貝呀!哈哈。”
吳江瑜開心的笑了起來,對面沉默片刻道:“向學就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同志,他對我們國家經濟的很多見解,連我都自嘆不如,有其父必有其子,看來,還是遺傳的因素呀!”
吳江瑜卻是說道:“我看是青出于藍勝于藍,劉嘯的成就,未來比他的父親要強的多,向學,你說是不是?”
劉向學趕忙回答:“是,是,我兒子比我強!”
電話那邊的吳敬荷聽到劉向學的話立刻說道:“向學,你的水平已經非常高,不要妄自菲薄,這樣吧,一會兒你到我這來坐一坐,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你。”
劉向學“戰戰兢兢”,自己哪里有本事讓吳敬荷請教,他寫的文章都是兒子代筆呀…………!
劉嘯心中好笑,這兩位五六十歲的人了,竟然為了自己和父親二人誰更厲害“爭吵”起來。
沒錯,就如劉嘯所想,吳江瑜認為劉嘯是國家百年不遇的天才,接觸的越多,越是覺得他超乎想象,這樣的孩子不用等到長大,現在就此很多人強。
吳敬荷沒見過劉嘯,只是聽說他很有天賦,但再厲害能比得過劉向學那對經濟問題洞若觀火的認知嗎?
其實也不怪兩人為了一對父子“爭吵”,他們實在是太重視兩人了。
吳江瑜做為國家教委負責人,甚至國家教育事業的弱小,特別是那“失落的十年”,對國家教育事業造成了致命打擊,每年六七十萬大學生,十年時間就是六七百萬,人才就這么失去。
國家強大需要的就是人才,沒有人才何來發展?
國家需要人才,更需要優秀的人才,特別是那種頂尖人才,如錢老和鄧老這樣的人才,一個人能頂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只要出現一位就能影響整個國家。
在吳江瑜眼里,劉嘯具備了頂尖人才的所有條件,甚至更加優秀,他能不興奮嗎?
吳敬荷呢,他對劉向學的學問也是非常欽佩,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經濟學家。
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可不僅僅是開放市場,壯大私營經濟那么簡單,面對一個擁有十幾億人的國家,一項錯誤的經濟政策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改革開放的目的是國家強大,但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穩定,內外都要穩定,為此國家在十年前教訓了一下南越那個想要蠢蠢欲動的國家,但是對華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內部穩定才是關鍵。
內部主要就是經濟平穩發展,不能有大起大落,比如去年發生的物價上漲就不是好現象。
如何讓經濟發展平穩增長?就得有一系列得力的政策舉措。
吳敬荷做為經濟學家,非常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精通西方發達國家的各種經濟理論,但這些現有的理論對國家有幫助嗎?
不好說,或許有好處,也或許
沒好處,例如那位弗雷德曼提出的休克療法,在西方很流行,結果用在華國身上就起了副作用。
華國的發展絕對不會一帆風順,注定是充滿坎坷,關鍵就在于找到方法,這才是難題。
吳敬荷發現,劉向學的很多想法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啟示作用的,比如他對土地政策的闡述,就與自己不謀而合,還有對國家工業的發展,也就是要占領高端產業鏈的思路,也讓人耳目一新。
更讓人吃驚的是,劉向學還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有很深研究,能夠站在世界的角度來看待國家發展,這就非常厲害了。
一位擁有戰略眼光的經濟學者,對國家的作用是無法形容的,所以在吳敬荷眼里,這個年輕人的價值不可想象,或許劉嘯未來成就很高,但他畢竟是個孩子,現在能為國家創造財富嗎?
總之,吳江瑜和吳敬荷對這對父子都是非常欣賞,所以才會在電話里互懟起來,但這也說明兩人的關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