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的推薦信是個很特殊的機制,能夠活著拿到推薦信的人千不存一,由于千百年來與鄰國大遼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止,大規模的戰役雖然沒有多少,但小摩擦不斷,甚至于比起大規模戰役而言,小摩擦的士兵犧牲率更高。
而推薦信的制度建立于晉國的第三任皇帝晉威王時期,晉威王時期,為了應對與遼國之間的戰爭設立了軍機營,軍機營中人員皆由年輕新兵組成,從全國各地征集人員,經過嚴格的篩查與一年時間的殘酷訓練然后直接投身爭斗最激烈的前線。
在這一制度設立之初甚至帶動了一股參軍的風潮,因為晉威王給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賞賜,除去一年的訓練時間,參軍滿四年仍然活著的精銳成員可以擁有直通各大宗門甚至書院的推薦信,從而飛上枝頭變鳳凰,就算泥腿子也可以在其中學到神仙術法抑或是絕頂武學,自此成為人上人便不在話下。
但時間持續推進,當初的報名熱潮也漸漸平息,因為前線面對的不止有普通的敵軍士兵,還有修行者,雖然修行的層次不算高深,但活下來的概率還是小的可憐,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用人命來堆出真正的戰士。
僅僅憑借身體本能與戰斗技巧去與修行者戰斗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詭異,能活下來的人,也都是不可思議之人。
修行者是世上對于入武道與仙途者的統一稱謂,這些人叫在某種意義上早已不是人類了,身體結構,壽命長短都不一樣。
時間推移到今日,在嚴苛的訓練與死亡的威脅下,偌大的晉國每年只剩下數萬人通過軍機營的選拔,最終拿到推薦信的也不過是數十人,畢竟能活下來的也只有數十人。
曹遠之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沒有發現自己有任何的特殊能力,甚至因為在酒樓中當小二時候攪了某位大人的雅興攤上了殺身之禍,正巧趕上軍機營招人,機緣巧合進了軍營。
曹遠之并不惜命,對世界他沒有任何的留戀,不論是之前的還是現在的,因為生活并不如意,這一世的姐姐曹清河也遠嫁他鄉,姐夫是誰他沒有印象,姐姐只和他說了句自己找到了歸宿,第二天便人影全無,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下,也只能硬著頭皮生活。
曹遠之幸運的從一年的訓練中堅持了下來,然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佩刀,軍機營專屬配刀,繼而進入邊關縣城,寧安,也正是在戰場上的廝殺,讓曹遠之明白了自己擅長的事情,刀。
軍人都是配備戰刀,而不是劍,因為戰刀上手與熟練比之劍而言要簡單也更適合于戰場廝殺,野蠻原始,但這并不代表成為用刀好手比成為用劍好手要輕易,畢竟,熟練使用刀劍與會用刀,擅用刀,并不是一個意思。
曹遠之喜歡刀,也許是因為他在戰場上只要握著刀便只有他殺人,沒有人殺他,又或是他喜歡刀的直來直往,單刃卻有著不輸雙刃的鋒芒。
能成為萬人之中的數人,也多虧了手中戰刀。
曹遠之坐在軍營之中,身旁是已然收拾好的行李,從今天開始便要與戰爭生活與崔志一行人告別,心中有釋然,活下來比什么都重要,也有傷感,這些人是生死之交,離別之際總會感傷。
“劉武!你不用擔心去了書院成為什么都不會的蠢蛋了。媽了個巴子的,書院改制,這下,咱們都陪著你一塊去書院,有老陳幫襯你了。”
崔志撩開營簾大踏步走進來并大聲嚷嚷,后來跟著的張成沒說什么,只是將推薦信和一個做工精良的木牌交到了曹遠之手中,木牌入手極沉,在繁雜卻又精致的花紋正中工整地刻著兩個字,書院。
曹遠之等人皺了皺眉頭,因為計劃被打亂了,但也沒有抱怨,作為活下來的精銳,服從命令對于他們而言便是準則,沒有將身上的盔甲卸下便仍然是士兵。
況且,書院,這個每年數十萬人報考,人數卻始終不超過千人的晉國最高學府,屬實不算委屈了各位兵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