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些Java的公司內部網站、政府網站,都是些國內項目。
也做了些對日Java的ERP系統,但都是從As400平臺(即我之前做的Rpg)系統移行過來的。
那時候就2002年左右的樣子吧。
也許是先見之明,畢竟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讓日本損失慘重。
股市崩盤,導致諸多民生產業被美資買斷。
從那時起很多日本企業就開始了去IOE完全曲折的進程。
因為相對于我們國家信息發展比日本遲緩數十年的來說,我們對IOE的依賴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
而日本則不同,他們除了對IOE的依賴也有對微軟的依賴。
所以他們基于把自己的系統搬遷到一個開放平臺的開源的技術框架內。
以使其在未來減少這種位面打擊。
說句題外話,相信即使現在大家也很迷惑。
不管是產業重構還是怎么樣,我們現在吃的福臨門或者是金龍魚吧,我不記得是哪家了,我記得也是美資公司了。
有一年大豆期貨翻車,導致幾個糧油企業被抄底。
大部分做技術的人不會關心這個也正常。
技術說我行業內部的事吧,受這個因素的影響。
日本企業持續有外包訂單派給中國,甚至在21世紀初期,日本企業為大連的外包企業提供培訓講師。
大連的軟件外包產業也因此蓬勃發展,而我也是有幸接受過一名叫做五十嵐的女性的關于Rpg的技術培訓。
雖然她全程日語,但是我們無所不能的公司配了同聲傳譯。
現在不得不說,我身處一個美好時代。
包括現在,我們仍然是時代的寵兒。
感謝為此作出無限努力的人們。感恩。
我們接的金融項目是一個小型銀行,起初時因為客戶很少,所以也只是個Access做的系統。
可能現在的很多人會嘲笑此時,Access也能做個系統?
但是,這不是你的淺薄與無知。
而是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并運用開來,我們國門還未開放。
所以,你們無法想像,人家在win95時代就用access來管理記賬,是什么樣的和科技世界接軌的模樣。
因為現在很多人甚至不曉得win95是個什么東西呢?
很遺憾的說,那些早年的老牌企業,不會因為技術陳舊來作為更換系統的要因。
而是系統是否能支撐即將擴張的業務。
你可以理解為,真正的生意人,錙銖必較。
客戶提供給我們的一版Access系統。
我們的工作,則是解構、解碼、解業務。
因為前期對這些都不是很了解。
就像民工,大家從拆房子開始了解怎么建。
而那些業務術語,則困擾了我們對具體邏輯的理解。
于是我們前期從基本的數據詞典的整理開始,講陌生的日語金融詞匯進行翻譯。
而那些程序構造,也是逐模塊,逐機能的解體。
最終要保證現有的業務完整的移行到Java+Oracle平臺。
甚至連原來的用戶習慣都要保留。
這也是對日外包極為特殊的地方。
當時的解析方法,即使現在正規的公司或者團隊也是在用的。
這是我接觸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教會我融匯我國內出差項目了解到的架構知識,進行工程解析的一個切入點。
學以致用。
這些年我可能記不住我的同事,但是那些工作上的東西卻都牢牢的記住,并且不斷的進化更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