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各方反應
王伯當打開了小魚發過來的一個地址,點了進去。
這是一個類似于直播的房間,人很多,都是圍觀的人,可以發言的人,除了王伯當這位神藏,也就只有被拉來臨時做為提問主持人的小魚了。
“大神,時間還有一分鐘,請做好準備。”
王伯當打了一個OK的手勢圖,表示自己已經做好準備。
這場開了先河的文字訪談,算是開了藍星的記錄,所以各個競爭的網站,都得到了風聲。對于這位網文圈唯一的至高神,也是最神秘的網文作家,各個網站其實都很有興趣。
不是沒有網站打著挖角這個主意,但因為王伯當隱藏了信息的原因,除了那位總編還有每次給神藏打錢的財務,別人都不清楚神藏的真實身份,也就無從挖起了。
那兩人,早就被王伯當要求,簽了協議。如果不是王伯當自己想公開,他們都不可以透露出去任何作為神藏本人的信息,否則將會造成違約,負法律責任。
藍星上,對于違約,處罰可是直接上了刑事犯罪的高度,另一項是盜版。
所以,對于原創者來說,藍星無疑是一個天堂般的所在。
說遠了,拉回正題。
這場直播,時間早就在網上公布了,各個網站也是點了進來,圍觀這場別具一格的文字訪談。甚至因為神藏這個破記錄的人物的關系,很多文學方面的記者還有傳統的文人們,都在關注著這場直播。
屏幕上,有一個倒計時樣的東西,在遞減著,代表著正式開始的時間。
圍觀欄里,顯示著圍觀人員的數據,已經達到一千萬人之巨。
因為藍星杜絕盜版的關系,還有人口基數遠比地球上大的原因,造成了圍觀的人也很多。
至于里面,有多少是別家網站的人,有多少是傳統的文人,那就不知道了。
網上面的東西,大家都是披著馬甲,從名字上,也看不出來誰是誰。具體的名字,可能也只有網警們知道了。
但網警們也只是盯著異常的數據流,或者是會出現的任何變故做預案,這一點也是網站的技術部門關注的點。
一開始,圍觀人數達到五百萬的時候,其實網警已經主動聯系到了公司的技術部門,畢竟這么大的人數,這在平常的時候,可沒見過。
就算有,那也不會同時上網,這對于服務器及相關輔助器材之類的,可是有著很高的要求,幸運的是,藍星上的科技,比之地球,強大太多,這才沒有引得網站崩潰。
就算是這樣,也讓技術部的人員,心中繃緊了弦。
不要啊,這么多了都,不要在增加了,否則網站的界面非崩潰不可。
但上面顯示的人數,隨著時間的倒計時,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其中有些是真正的書迷,還有些是除了以上那些關注著事情動態的人以外的,愛看熱鬧的人。
任何新鮮的事情出現,必定會招來眾多路人的圍觀。不管是在藍星,還是在前世的地球,華國人,都是最愛看熱鬧的人民。
倒計時在十秒鐘的時候,圍觀人數已經突破了一千三百萬。
王伯當也沒有想到,只是一場在前世司空見慣,并且鮮少提起人們興趣的文字訪談,會在這一世,引起這么多人的圍觀。
一千三百萬,這可能是一些小國家,全國人口數,相當于,王伯當打出的每個字,回答的每句話,都有一個國家那么多的人在看。
這樣的情景,王伯當看得也有點蒙。
其實,不只王伯當,關注著這些事的人,除了上面的那些人外,還有兩個人,比王伯當更蒙,那就是云婷和簡妍兩女。
云婷雖然知道王伯當就是神藏的事,雖然知道些,但從沒有現在這樣的直觀。一千三百萬,仍在增加中的數字,讓云婷震驚得有些無語。
簡妍當然也是知道王伯當是神藏的事,也震驚,但卻沒有云婷感受得那么深,因為她現在正在犯著花癡,還是帶著財迷的那種。
這么多人,如果一人很我一元錢,我就成了千萬富婆了,那是好多錢的。還有,王伯當不愧是自己也心動的人,好強,好帥。
云婷白了一眼,身旁那位自言自語,且雙手托腮,望著電腦屏幕,不斷臆想著的花癡,只是皺著眉頭,望著屏幕。
兩人只開了一臺電腦,兩個人一起看。雖然因為這場直播,有了充足的準備,但仍舊網絡反應有點慢,所以,兩人商量了下,干脆就只開了一臺電腦。
這個王伯當,怎么回事,為什么不公開自己就是神藏的事實,如果公開了去,那將收獲怎樣的關注啊,搞不懂。
靜了靜心,搓搓手,王伯當壓下了心中的波動,等著訪談的開始。
倒計時停止的時間到了,小魚壓了壓緊張的心情,在屏幕上打上了一行字幕。
“大家好,我是大神的責編,也是今天晚上的主持人加問話人。另外,大神,晚上好。”
“晚上好。”
“經過兩天的網上征集和投票,今晚我將有一百個問題,向大神您提出來。您可以選擇回答和不回答,但我希望,您能盡可能的回答。因為這些問題,是我們編輯部全體人加班24小時,從五千條以上的問題中,經過兩輪篩選得出來的。”
圍觀的人們,對于主持人的話,不約于同的倒吸了口氣。
一場對于神藏的文字訪談而已,兩天時間就征集到了五千條提問,其中,還有一天是投票的時間,細思極恐。
這些,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書友們對于至高神神藏的好奇,這也是關注。
“責編,你這樣的說法,讓我很緊張啊,等下因為緊張的原因,打錯字了,怎么辦?”
后面還附了一個搞怪的表情圖。
終歸是見多了場面的人,王伯當經過初期的心情波動后,很快就穩定了下來,就一場文字訪談而已,雖然關注的人多了些。
面對近萬人的演講的事,我都干過,哪還會怕一場文字訪談。那也只是文字訪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