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預想的還低,149分,數學20,英語49,政治54。
看我前面所寫,也知我沒努力,臨考前的時候,專業課是沒復習的,也理所當然的23分,數學我卻是沒想到的,我感覺應該60分以上是有的啊,政治估分的70左右,英語估分的60。其實我沒對答案,也抱著差勁的準備,但事實還是實實在在的超出了我的預料。
到底什么阻止著我。
我高中前是沒碰過手機和電腦的,大一大二看小說,玩手游,大三大四了解電腦,電腦游戲,逛b站。高中之前我是好孩子,努力學習,成績不錯,天賦也好,不過是在象牙塔里的保護;去了大學,實實在在的瘋狂的,沒有顧忌的玩了。當然,我高中前好,也沒考個211985的好,大學的玩,也沒怎么玩的混天暗地。
我是怎么脆弱的內心呢,在宿舍里,一些小病就惶恐了,想家了,完全的休息了;醒了就看小說,或打游戲,游戲也是打的菜的,連吃飯,曬被子,洗衣服都要做艱苦的思想斗爭,萬幸宿舍里有個愛干凈的舍友,衛生也就沒太落下。
也是因為我是獨生子女嗎,可能吧,但是誰都會在異鄉生病的時候想自己的媽媽吧。當然,不至于會惶恐到放棄。
我的內心會一直脆弱和敏感吧。
我在年前(差不多一個月前)去打工了的,是個辛苦的工作,也是堅持了下來,也不是太不堪吧。年前那次打工也是我第一次打工。
我以前是知道自己的懦弱的確也逃避自己的懦弱。這種知道學習很重要,一直想學,就是最后沒學成的事,就在這稱為懦弱吧。
我其實在高三的時候就這樣了。
我對我的失敗不以為意,其中思索細膩之處,最終還是失敗的不夠有沖擊,不將自己清醒。
我現在清醒了嗎。不知道。也許吧。人是會忘的,人所做的成功,總是在不得不的時候。就像我大學的同學,家境不好的往往是學習努力的,其他家境不好的就是早早出去賺錢的。像我這樣在宿舍里的大學阿宅,大抵是沒有壓力的,被保護好的幸福的人。所以,人在小的時候在美好和睦的生活里,還是有一次刻苦銘心的失敗的好。
也許我應該大學畢業算了,我年前打的工還算能適應,在那轉長工算了。
但我不能,也許你不理解,但我就是不能。也不是偏執了,二戰考研是我自己給自己的一次機會。當然,即使我知恥而后勇的成功了,但依然是懶惰的模樣,也還是沒有抓住。
你可能對我的說法有點奇怪,有點驚奇于我對自己懶惰的態度~~竟然這么縱容。其實我一點也不縱容。
以前我對我的懶惰是決然的,我會立即做一個時間安排表格,讓我振作起來,按照表格做,然后忘掉了表格,完全無法做到表格上的東西。
這一年的準備考研就是這樣的,我對我的懶惰就是這么決然,就像二戰的日本決定三月掃平中原一樣自大(如果你知道這段歷史的話)。
我一直這樣一直了一年,直到考研前我才醒悟到,我還沒復習完。我這樣了一年而毫無所覺,懶惰就是這么的頑固,而我們就是這么擅長麻痹自己。而且即使我們在失敗后知恥而后勇,也往往又被自己麻痹,屠龍者終成惡龍,而明君晚年也往往暴君心態。
我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才明白了自己的心中,或者每個人的心中,究竟居住著一只怎樣的頑固的惡魔。
你是不是怕了,你已經生活在這個世界好幾十年了,你怕個什么。
像道家的赤子之心,像儒家的修身,像提倡禮度法度,像佛的七情六欲,眾生皆苦。當你看到這個魔,這些就都是有對象了,也都是鮮活了起來。
也看到中國幾千年前人們思考決定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偉大成就。對比國外,我們中國的思想道德建設是空前的,而這些也只是被現代思想沖擊下的封建殘骸,也可以說是歷史底蘊。
我再用馬克思告訴你,人為什么是善的。
人是社會的,而社會里的必須是有善的部分的,善的部分越多,就越穩定,越少內耗。
如果社會的是惡的多,就沒有社會結構了,也就沒有狼群,猴群,而是孤狼。
就像高位的帝君,是沒有社會的東西的,或者說,社會的東西是殘缺的,所以就有性格的問題。
所以說,人要慎獨。大學在宿舍的時候,在社會上是部分獨的,就容易懶了。你想要自治,變的不懶,是比較難的,除非,你其實不是獨的,比如,你家境不好,你壓力很大,你在社會上就不獨了。
以上還是有些合理性的。
我現在知道自己的懶惰,卻是嚴陣以待了。在戰略上重視它,在戰術上也要重視它。
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戰勝自己,卻是難說的了。
這本書算是完結了,我的二戰考研,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