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文明之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是近代人工的杰作,是法國為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顯示國力而為,可以說是為了尊嚴而作。它和東京鐵塔、帝國大廈并稱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它現在是巴黎的標志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時間回到1884年,當年法國議會作出決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筑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有兩個條件,一是高塔能吸引參觀者買票參觀;二是世博會后能輕易拆除。
計劃敲定,接著就是1886年5月2日,法國政府宣布舉行一個設計大賽,法國的工程師和建筑師們被邀請參加研究關于在戰神廣場豎起一個底座125平方米、高度300米鐵塔的可能性。他們的設計都必須滿足如下兩個條件。1887年5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超過100份設計稿參與競爭。大部分都比較傳統,另一些則非常的怪異。有提出建造一個巨大的斷頭臺的;有提議豎起一個1000英尺的灑水裝置的;有建議在高塔的頂上,安裝一個巨大的電燈的。結果,沒有一個提案獲得通過。
其實,在宣布舉行大賽的一剎那,一位53歲的建筑工程師埃菲爾,就已經思索用金屬為法國建造一座偉大的建筑多時。當時,他53歲,可19世紀下半葉的大部分著名建筑的設計師名錄中,都有他的身影。埃菲爾建的設想是建造一座高度兩倍于當時世界上最高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和烏爾姆大教堂的鐵塔,他1886年6月向1889年博覽會的總委員會提交了圖紙和計算結果,1887年1月8日中標。
中標后,于1887年1月,埃菲爾和法國政府、巴黎市政府簽訂了合約。埃菲爾的工程公司將會支付建造總預算160萬美元中的130萬美元,但有條件,埃菲爾將會獲得在博覽會期間和此后20年的由此鐵塔而獲得的各項收入,然后,才將所有的擁有權轉交給巴黎市政府。
和其他紀念碑不同之處,埃菲爾鐵塔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用來賺錢:乘坐電梯或者樓梯到達一層平臺,需要支付2法郎;想一路到達頂層,需要支付5法郎。一層平臺還計劃開辦餐廳、咖啡廳、商店;二層平臺計劃開設郵局、電話局、面包店和畫廊。這個鐵塔設計能夠同時容納10416名付費的游客。
一切都平穩有度,可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時,意外發生了。當年的2月1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建筑界的精英抗議修建巴黎鐵塔,大致訴求是:巴黎鐵塔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圣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筑物。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丑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同時其他科學家也參加其中,給出自己的數據來反對。法國一位數學教授說當蓋到229米后,這個建筑會轟然倒塌;還有人造謠說鐵塔的燈光將會殺死塞納河中所有的魚。還有一些奇怪的意見,如鐵塔正在改變氣候,鐵塔正在下沉。
這時,建筑師埃菲爾通過《時代報》,親自解釋設計的細節,成功的解除了群眾的疑惑,反對的聲音明顯減少,埃菲爾鐵塔繼續修建,沒有受到爭議和恐嚇的影響。
埃菲爾鐵塔的結構體系既直觀又簡潔:底部是分布在每邊128m長底座上的4個巨型傾斜柱墩,傾角54°,由57.63m高度處的第一層平臺聯系支承;第一層平臺和115.73m高度處的第二層平臺之間是4個微曲的立柱;再向上4個立柱轉化為幾乎垂直的、剛度很大的方尖塔,其間在276.13m高度處設有第三層平臺;在300.65m高度處是塔頂平臺,布置有電視天線。第一平臺底部4個連接傾斜柱墩的大拱起初是為裝飾用的,有人認為這4個拱破壞了塔結構的直線性、簡潔性和“誠實”性,也損害了塔身的美觀,但事實上這個“偽拱”已被公認為塔身外形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如果說是橫梁將四個塔柱簡單聯系在一起,那么,巨型拱的設置則把塔柱統一到鐵塔這一整體中來。而且裝飾拱的曲線線形與塔柱的曲線線形也很協調。從圖上也可以看出,部斜塔柱與水平橫梁的裝飾拱也具有一定的結構功能,雖然拱不承擔塔柱向下傳遞的豎向荷載,但卻使塔柱與橫梁的連接加強,并使水平荷載作用下橫梁與斜塔柱間的力流更加順暢。從鐵塔的初步設想圖中可以看出,下橫梁和塔柱的聯結也表現出接頭處曲線過渡的想法,只是在建筑師的建議下,通過不斷的優化,使結構表現的更加充分,整體形式更加統一。
在修建埃菲爾鐵塔過程中,建筑師埃菲爾設計了許多具有創造性的技術:預先在自己的車間里面制造好所有需要的零部件,再把它門運輸到工地,當這些部件送到工地后,只需要按照要求快速的安裝即可;每個部件的鉚釘孔預先以十分之一毫米的容差制作完畢,使得20個鉚接小組能夠每天裝配1650個鉚釘;建造鐵塔的每個部件都不超過3噸重,這使得小型起重機能普遍應用,提高效率。
兩年多的時間,工程完美竣工了。基座建造花了一年半時間,鐵塔安裝花了八個多月的時間,在1889年3月31日全部結束。在建設中,共有五十多名建筑師和設計師畫了五千多張藍圖,每一步驟都在埃菲爾的計算之內。所以位于勒瓦盧瓦-佩雷的工廠生產了上萬件規格不一、用途不同、材質不同的部件,在安裝過程中,沒有一件需要修改,兩年的施工時間內,幾乎沒有發生一起事故,這是非常大的成就!
埃菲爾鐵塔主要事件時間線:
1886年11月法國貿易部長批準建塔方案。
1887年01月26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
1887年02月2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和建筑界參與抗議修塔
1889年03月31日埃菲爾鐵塔主建筑修建完工
1989年0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
2004年01月16日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在此宣布籌備工作
埃菲爾鐵塔是在工業革命的后,人工建筑成就的象征性建筑。它雖然是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慶祝法國革命勝利100周年,是代表法國榮譽的紀念碑,但從簡易可拆到屹立百年不倒,證明了人類工業革命的發展步子之大。
商業化是其突出的標志,但在西方那種自由主義的制度下,也是必然的選擇。可里面的建筑思維,還是值得回來者學習的,特別是那種精準的計算,向世人宣告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