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見聶姨娘(二)
外面似乎起風了,呼呼的風吹得廊下避風的簾子唰唰作響,一聲聲清晰的傳入屋內。聶云舒聽著這風聲,心頭涌上一陣無力感。原來自己從一開始就輸了,從始至終這就是一個圈套,一環扣著一環引著自己往里面鉆。
聶云舒長長的嘆了口氣,臉上的表情卻愈發放松了,“二姑娘,是我低估你了,我輸了……”
“你今天來,總不能就是來瞧瞧我這慘狀的吧?再者,大人看這樣子似乎還不知道你和夫人聯手做了這么大一個局。”得知了真相之后,聶云舒內心反而平靜了很多。既然輸了,那便接受這個結果吧,已經到最后了,不需要再假裝懦弱了,聶云舒希望自己這輩子也能體面一回。
魏蔓枝看著明顯放松下來的聶云舒,對她的觀感倒是有些改變,沒想到聶云舒到了這個境地竟真能泰然處之,若不是聶云舒與母親天然存在的利益矛盾沖突,魏蔓枝真的想放過她……
“是啊,父親一直都被蒙在鼓里,到了現在這種無法回轉的地步,我希望他一輩子都不要知道,因此,聶姨娘,我希望你能永遠的閉嘴……”魏蔓枝聲音很輕,溫溫柔柔的嗓音與平時似乎并沒有什么兩樣,若不計較她話中的意思,聶云舒恐怕會以為她是在與自己索要一塊糕點或是一盞茶。
早在魏蔓枝據實已告的時候,聶云舒就已經知曉了自己的結局,這樣的事情只能成為秘密,可這秘密卻透露給了自己……
“二姑娘,我可以永遠的閉嘴,但我想求您最后一件事……”聶云舒緊緊抿著嘴唇,似乎是有些說不出口,可轉念想到了魏茂松,她想最后再為他做一件事,“能不能替我照顧好三公子?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一個孩子,求求你……”
聶云舒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等她走后魏茂松就剩下孤身一人了,他日若是二姑娘留在家中,那便真的沒有魏茂松容身之地了。
魏蔓枝看著跪在地上的聶云舒久久沒有言語,就在聶云舒以為魏蔓枝不會應允自己的時候,耳邊卻傳來魏蔓枝的聲音,“三公子將會記入我母親名下,明日……”
說完這句話魏蔓枝便慢慢走出了屋子,只留下聶云舒略顯僵硬的身影還保持著跪著的姿勢,良久才對著早就空無一人的屋子磕了個頭。
剛走出聶姨娘的院子,就看到院外的小道上有一個身影正背對院門站著,似乎是在等誰,呼呼的風兒將雪白的衣角卷起,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
“二姑娘慢走。”門口的婆子恭恭敬敬的對著魏蔓枝行禮,這聲音似乎觸動了前方的人,那個身影慢慢轉過身來,只是微微笑著等著魏蔓枝。
原來顧慕言一直在外面等著,魏蔓枝心中一燙,其實她并沒有想到顧慕言會隨著自己一同前來,原以為他會在正廳等自己的。魏蔓枝眼中又重新泛起光彩,三步并作兩步朝著顧慕言走去了。
“顧三公子,你,在這里做什么?外面風這么大……”魏蔓枝與顧慕言靠得很近,直到這個時候她才感覺到兩人身高的差異,顧慕言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長大的,自己只能到他肩膀的位置,如今靠得近了些與他說話才發覺頭需要抬得高高的才可以看清他的表情。
顧慕言聽著魏蔓枝關切的話語,眼中也沾染了幾分笑意,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只是簡單的兩個字,“走吧!”
說完顧慕言便率先往前走去,魏蔓枝連忙跟上,可畢竟腿比顧慕言要短了一截,跟上他的腳步略顯幾分慌張,不過走了幾步也許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許是風太大了,顧慕言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漸漸和魏蔓枝保持了相同的頻率。
“你的事情看來已經辦完了,那便盡快準備好去竹苑吧!我待會便會離開……”微微頓了一下,顧慕言又補了一句話,“明日我和明笙都會隨父親入京。”
魏蔓枝輕輕嗯了聲,“過兩日我便會去竹苑,此外,祝你一路順風。”
顧慕言深深的看了魏蔓枝一眼,從她的眉眼到她的下巴,似乎是想要記住這個讓他覺得特殊的姑娘,“我走了!”隨后顧慕言便大步走向府門外,不過轉瞬便消失在了魏蔓枝的眼前。
風兒吹得魏蔓枝發絲都有些凌亂,她就這般定定的站在這兒看著府門,足足看了一盞茶,眼中的目光也從迷茫漸漸變得堅定。
天南地北,終會有相見之期。
魏蔓枝微笑著轉身離開了,該去做自己承諾的事情了。
承月閣還是一樣的安靜,似乎今日發生的一切并不能打擾到院中的人,魏蔓枝輕輕的扣門,“母親,我想見你。”
不過片刻錦嬤嬤便過來為她打開了房門,等魏蔓枝進去后又貼心的關上房門將空間留給了母女二人。
“母親,身體好些了嗎?”魏蔓枝輕輕坐在床榻的邊上,看著母親煞白的臉色心中有些擔心。
江楠月微笑著搖搖頭,“無礙,只是有些頭暈,許是這兩日一直在屋里悶的,等過兩日到院子里走走就好了。”
魏蔓枝慢慢的將頭靠在母親的手邊,“母親,對不起……”
江楠月伸手撫摸著魏蔓枝的頭發,聲音中滿是溫柔的笑意,“傻丫頭,沒什么,母親知道你都是為了我,休養兩日便好了。”
“母親,過兩日我便準備去竹苑了,想最后再求您一件事。”魏蔓枝用臉摩挲了一下母親溫柔的手掌,“我想讓魏茂松記入您的名下,總歸,他是要繼承家業的,有個嫡子的名聲也能讓他心中有些底氣。”
“嗯。”
…………………………………………
“你聽說了嗎?夫人要把三公子記到她的名下了……”
“嗬,真的啊?那咱們三公子日后可不就是嫡子了嗎?”
“什么時候啊?”
“就方才已經去了祠堂,興許過會便能聽見祠堂的動靜了。”
婆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還沒完全落下,就聽見祠堂傳來三聲鐘聲,寓意著有大事上稟先祖……
鐘聲渾厚肅穆,屋內的聶云舒也聽得一清二楚,她滿足的笑了笑,從柜中拿出了三尺白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