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顯圣,降臨人皇城,是否與新政相關。”姬瞻對著百來位先圣坦然道。
哈哈哈···
諸子相視而笑,其中一位赤腳,粗布麻衣的黝黑精壯中年男子起身,說道:
“人皇新政兼愛眾生,與墨家之道相和,凡墨家弟子任憑差遣。”
“墨兄行事坦蕩直接,韓非佩服。在此我法家亦愿意輔助人皇陛下治理這浩蕩天下。”一位瀟灑英俊青年,笑著道。
“吾等亦愿助人皇陛下治理天下,為蒼生謀幸福。”數位先賢一起行禮,發聲。
姬瞻起身恭敬一禮,待諸子回禮后,緩緩道:
“希望諸位不要以我為主,而是一道為天下蒼生開創美好未來。”
“人皇陛下仁德,吾等自當盡力促成此事。”至圣先師孔丘恭敬道。
“諸位來此都是分身或幻體,是否本體身處混沌世界為我人族求存殫精竭慮?”姬瞻問道。
“不瞞陛下,人族生存環境急劇惡劣,尤其近段時間位列第七的混沌城逆劫城主,不知因為什么原因對人族掌控的混沌疆域和大千世界敬行大規模的打擊。”
“要不是縱橫一脈多方周旋,各大勢力之間相互牽制,后果難料。”兵圣孫武簡單介紹。
······
混沌世界廣闊無垠,物種層出不窮,可以說每一刻都有新的物種出世。
從幼小到成熟,從弱小到強大。
也許還沒出世就已經被吞噬,或在幼小時被消滅。
無時無刻都有可能發生爭端,沒有原因,沒有為什么,沒有在乎,沒有管控。
時間線推動下,強大者慢慢懂得駕馭、掌控之道,混沌世界內慢慢有了各方勢力聚集。
大大小小無窮無盡,數不過來的成立又消亡。
無數的物種滅絕后不再出現,就算是那些混沌中降生的先天神魔,成長前如果被其他強者發現,隨時有被馴化奴役或煉化吞噬當作大補之物。
人族不過是一方世界內一小簇被圈養生物,慢慢懂得修行,慢慢變的強大,開始在小世界內取得主人地位,再到中世界,又到大千世界,最后進入混沌世界。
每一步都走的艱辛異常,無數先賢拋頭顱灑熱血,付出慘重的帶價為人族爭得一席之位。
取得一席之地絕不是說安枕無憂,而是要面對更多更強的無止境的挑戰。
今次不知為何,惹怒逆劫城主,雖然沒有親自出手,手下中的三位天尊卻是一同朝人族發難,使得人族生存掌控的幾個大千世界岌岌可危。
迫使混沌疆域人族先賢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力無力維持人族世界安穩,同時又從人族各大世界調集頂尖戰力入混沌疆域,保證前線的穩固。
······
“不知我該如何做?”姬瞻問。
“陽極陰生,陰極陽生,萬事萬物自有其規律。此次大危機亦是我人族一大機緣,只要運用得當,難說結果是好是壞。”陰陽家鄒衍撫須朗聲道。
“這次外部危機使得我人族有機會取得幾座無主大千世界的所有權而不被其他勢力覬覦。”
“因為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壓迫下,我們人族的反撲必然是難以預測,沒有哪個種族愿意直接面對人族絕對的全力反擊。”名家公孫龍補充道。
“我怕難以當此重任,為何不讓祖父做天造世界之主,而選擇我。”姬瞻婉拒,不愿自己以后的人生被各種責任束縛。
喜歡自由自在的游歷天地,到各處去冒險探秘才是姬瞻所向往的生活。
諸子沉默。
良久。
至圣先師緩緩道:“君子當仁不讓,陛下仁德,兼身具人族妖族血脈,統轄人妖二族,乃不二之選。”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無窮。”
“大衍五十,遁去的一。”道家老子淡然道。
“責任越大,能力越大。”縱橫家鬼谷子肅然道。
姬瞻抬手止住要出言的幾位先賢,起身正色道:
“諸位來意我已經清楚。”
“話到此已經明了,那我也不多廢話。時不我待,愿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請人皇下旨,吾等照辦就是。”韓非輕揮衣袖,笑道。
神目環視,清楚諸子想要再次考驗自己是否夠格。
灑然轉身,道:“請諸子顯圣天地,定民心,聚英才,創大勢,豎旗幟······主天造。”
“不敢請耳,固所愿也。”儒家先賢孟子隨至圣先師一道率先飛天而去,朗聲笑道。
“凡我儒家門生,需一心輔助人皇陛下,統一天地,凝聚民心。”
無盡浩然之氣流云般匯集天穹,化作一顆浩然神珠顯化人皇城上空,熠熠生輝。
“墨家弟子,不管身處何地,人皇陛下旨意,不管萬水千山亦當尊崇。”
兼愛·非攻之念如萬千四線從四面八方匯集,化作一顆水墨色神珠懸浮上空,瑩瑩和善。
“兵家子弟,當以人皇陛下之旨意為令,不得違抗。”
股股濃厚的殺伐征戰之力凝聚成一顆血紅色神珠,色彩艷麗,殺機隱藏。
“法家門徒,協助人皇陛下制定完善律法,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一條條規則有序編制,不斷完善壓縮,成一顆清白色神珠飛往天空,潔白無暇。
······
農家,縱橫家,雜家,陰陽家,道家等等盡皆顯圣,召集門人弟子,傳達指示。
百家諸子顯圣蒼穹,留下整整百顆神珠,映照諸天,顯圣寰宇。
天造世界無盡疆域內生靈仰望神珠,自覺跪地叩首。
姬瞻走出仙俯神宮,望向天空中百顆諸子神珠,心神激蕩,為先賢這種大公無私,為萬民幸福而奮斗的精神所折服,所吸引。感覺全身上下有描述不出的無窮無盡的敬意,自己能夠成為其中一份子,感到無上的光榮。
百家諸子已經散去分身幻體回歸混沌,其留下的精神思想將會千千萬萬世的一代又一代流傳,永恒照耀著人心,向著未來,向著光明,向著希望,向著美好······
諸子遠去,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