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便見南風在院落中練習九龍槍決,手中長槍如若游龍,一刺一挑之間帶起隱隱破空聲響,一連串動作順暢無比,毫無生硬滯澀之感,待南風收起虎頭金槍,王譽上前通稟:“主公,楊副鎮長來了。”
“嗯。”
南風輕嗯一聲,褪去衣衫,取了毛巾擦了擦身上臉上的汗水,便走出門去面見楊山。
楊山看到南風出來,急忙道:“主公,書院建成了。”
南風不由一驚,道:“這才兩天光景,怎如此之快?”
楊山笑呵呵道:“哈哈,主公有所不知,屬下告知那些工匠以后他們的子女都可以入學堂學習文字算學,一個個興奮的都是使出了渾身的氣力,就是爭取早日將學堂建好,所以,效率才會如此之高。”
南風也是跟著笑了起來:“不錯,不錯,既然建好了,自然要前往一觀,走吧。”
來到山腳下,映入眼簾的便是九十九層青石條鋪筑而成的階梯,順著階梯抬頭遠遠望去便見一片氣勢恢宏的建筑,占地極廣,背后高山依托,兩側山林相襯,腳下河水洶涌激蕩,又令書院顯得淡俗清雅。
登上階梯,繞是南風如今體力極好,也是感覺微微氣喘,若是普通書生,定然累的氣喘吁吁,看身旁楊山便知道了,可是若求學者長期如此攀爬,也是可強身健體,倒是有益無害。
立足書院門前,只見書院牌匾上書南風書院四字,筆法蒼勁有力,落款為韓叔儒,正是韓說之字。
抬步進入書院,只見書院分東西兩院,有齋房三十三間。西面建有魁星閣,塑孔子像,東面建儒學堂,后面建授課廳,前面建啟蒙堂,中間設一閣樓,為藏書閣,廳閣樓堂之間浚池壘山,栽花植木,環境非常優美,集私塾,學堂,書院為一體,可給孩童啟蒙,供學子聽課,促士子交流。
南風轉身對書院眾人道:“此處書院初建,韓先生任南風書院山長,負責孩童啟蒙書籍梳理,令外兩名初級文士負責教育孩童啟蒙事項。”
韓說笑了笑,拱拱手道:“敢不從命。”
“華夏區公告,恭喜玩家南風成功創建南風書院,獎勵南風書院與潁川書院,水鏡山莊并稱三大書院。”
“華夏區公告,恭喜玩家南風.....”
“華夏區公告,恭喜玩家南風.....”
額,這也能弄條全國公告出來,我真不想出名,南風心里無辜的想道。
一天沒動靜,這南風就是渾身難受,外界人如是想到,跟南風那種變態比個啥,這家伙開掛的。
其實南風心里也是很震驚的,跟潁川書院水鏡山莊并稱,什么概念?那兩個地方是什么地方,文士圣地啊。
荀家和陳家聯手創辦的潁川書院,走出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戲志才,陳群等等頂級謀主,可以說魏國智謀多出潁川,可見一斑。
再說水鏡山莊,荊襄隱士司馬徽一手創辦,教出了諸葛亮,龐統,徐庶三大謀主,還有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名士。
反觀南風書院,若論底蘊也不過是有名士韓說,論實力更是與前兩者相去甚遠,系統這一次竟是讓南風書院與兩者齊名,也不知系統給的是獎勵還是捧殺,算了隨他去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順其自然吧。
書院書院自然是要有書才能稱之為書院,南風回到領地進入交易市場,用上次出售兵器皮甲的錢購買了大量書籍,除了四書五經,南風又買了戰國策,左傳,春秋,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道德經,離騷,九歌,呂氏春秋等書籍,正待關閉交易,卻看到最底部有一本名為《樂經》的書籍竟然標價萬金,南風咬咬牙,買了,大手一點,將《樂經》買下。
“叮咚,恭喜玩家南風獲得孤本書籍《樂經》。”
“孤本?”南風疑惑的拿起書籍查看。
《樂經》:《六經》之一,六經即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樂經,春秋。先秦有《樂經》存世,此說不僅見于傳世文獻《莊子·天下》篇,從郭店楚簡中也得到了證實,郭店簡《六德》說:“觀諸詩,書則亦載矣,觀諸禮,樂則亦載矣,觀諸易,春秋則亦載矣。”簡中另一篇《語叢(一)》也有“六經”并稱之語。
關于《樂經》的流傳,公眾皆認為,《樂經》已亡于秦火的焚書坑儒中,卻是不知為何又出現在此。
南風也不管這許多了,帶上書籍就往南風書院趕去,到了書院將所購書籍盡皆放置于藏書閣中。
“華夏區公告:恭喜南風書院尋回遺失之書《樂經》,集齊四書六經,聲名大噪。”
“華夏區公告:恭喜南風書院尋回遺失之書《樂經》,集齊四書六經,聲名大噪。”
“華夏區公告:.....”
又是一連三遍系統公告,游戲中眾玩家皆是一陣無語,這才隔了多會,啊,才隔了多會?能不能消停了?
南風也是一陣無語,這真不怪自己啊,自己也沒想到啊。
南風隨即將四書六經之事告知韓說,韓說卻是笑了笑道:“哪有什么四書六經啊,是四書五經。”
隨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臉色大變,也不顧及形象,抓著南風的衣袖便大聲道:“什么?四書六經?主公尋回了遺失于秦的《樂經》?”
南風訕訕道:“額,這個,先生,形象,形象,影響不好。”
得了南風的提醒,韓說也是覺得此刻有辱文士形象,尷尬的笑了笑:“聽聞《樂經》現世,一時激動,還請主公莫怪。”
南風擺擺手道:“無妨,無妨,此刻《樂經》正放在藏書閣中,韓先生前去一觀便知。”
韓說聽聞《樂經》放在藏書閣中,也不招呼南風,就一陣風似的奔向藏書閣,好像去晚了書籍就會長翅膀飛了一般。
待南風跟過去,就看到韓說手里捧著《樂經》,視若珍寶,甚至連眼淚都擠下來幾滴,嘴里喃喃自語道:“先賢古書,得以流傳,實乃我輩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啊。”
看到韓說這般模樣,也是讓南風對這些讀書人老學究的執著暗暗欽佩,士子待書,視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