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樓道上稀稀拉拉的擺放著一些行李箱,干凈整潔的樓道被地上的垃圾和拉著行李的學生破壞得淋漓盡致,整個樓棟又恢復了開學時的喧鬧。
起床洗漱后李健就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和三個室友道別了一下就手提肩扛的拿著自己沉重的行李,向那個自己熟悉的門牌走去。
行李很重,有兩三包,又是扛著行李往上爬樓梯,累得氣喘吁吁的李健開始對自己單薄的身體有些不滿意。
也許是繼承了家族的不胖基因,李健175的身高只有60公斤的體重,這還是吃喝勻凈,伙食不錯的情況下。
前世工作趕進度的時候李他經常不按時吃飯,加上沒啥營養的外賣,那時他的體重更是一度暴跌,整個人看起來像個鬼一樣。
再加上久坐、熬夜、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等因素,前世他的身體健康已經來到了一個很危險的邊緣。
如果不重生的話,可能三四十歲的時候李健就知道為什么有些人會說‘我愿意用我所有的錢來換一個健康的身體。’這種年輕人不能理解的話了。
“真是‘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啊,看來以后要多鍛煉一下。”
“叮,發布任務,普羅米修斯之軀的獲取。
前置條件——童子之身,已滿足。
后置條件——身體素質強健,未滿足。
請加強鍛煉,滿足后置條件。”
李健:“???,為什么我感覺到了一股無形的嘲諷。”
看著用顏色鮮艷的前置條件——童子之身,李健腦海中響起了一句經典臺詞:無形嘲諷,最為致命。
‘算了,這畢竟是一件好事,我早就料到了會有今日,所以才會在萬花叢中片葉不沾身。’,李健暗嘆自己的“先見之明”。
看著系統界面上只有一個詞條的名稱,李健雖然不知道這個什么之軀有什么作用,但一看就很吊的樣子。
這讓李健很期待完成這個任務的效果,恨不得現在就來個全套健身大保健。
興奮的李健嘿咻嘿咻的來到了熟悉的502號門牌前,往里面看去,有一個人在拿著掃帚打掃滿地都是垃圾的宿舍,應該是前面搬走的人留下的,人總是不會注意后來者的感受。
“嘿,兄弟,好久不見啊。”
李健看著這個穿著樸素,滿滿上一個年代風格的老熟人,感到很親切。
“你說什么,我剛剛來這里,還聽不太懂方言。”
劉偉用一口標椎的普通話回答,他對這個地方的方言實在是聽不明白。
“我說,這么快就搬完了嗎?”
這次李健沒有故意說方言逗這個表面老實人了,嗯,這是李健前世和他相處多年得出的結論。
有些人就是表面看著老實,其實內心不知道有多么的悶騷。
“恩,我的宿舍就在這一層樓,早上看這個宿舍的人搬完之后就直接過來了。”
劉偉放下手里的掃帚,準備去拿抹布把宿舍里面的灰擦一下。
李健沒有說什么,以前宿舍里面臟了劉偉總是會自覺的打掃一下,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只是垃圾的制造者,包括他自己。
李健自己把床上的灰擦了,鋪好自己的床鋪便拿起了清潔工具開始和劉偉一起打掃整個宿舍的清潔,工作后習慣了自己整理家務的他干起來到是得心應手。
慢慢的其他兩個室友也都來了,一個叫劉建華,另一個叫張嘉,兩個都是本地人,張嘉還是李健的老鄉,老家都是同一個縣城的。
幾人打了一下招呼,基本的介紹了一下自己。
“張嘉你是xx縣人吧。”
“你怎么知道?”
“呵呵,我對看相略知一二。”
李健用信息差裝神弄鬼的糊弄三個毫不知情的室友。
如果有外人在這里的話就會發現四人中李健和張嘉是聊天的中心,兩個人都很活潑外向,李健是社會上鍛煉出來的,張嘉是性格就是這樣。
而文靜的劉建華則是很安靜的傾聽他們的談話,不時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如果誰話說得少了,他就會主動和他說幾句,不讓他感到尷尬。
劉偉則是主動的和幾人搭話,有點太過積極的感覺,似乎很想要融入這個集體。
四個人的小集體似乎就可以看見一個小小的社會。
一番談笑后,眾人的關系倒是親近了很多,學生時期的友誼就是這么簡單,只要一起玩幾次,在飯桌上胡侃幾次,沒什么太大的觀念差異大家就會成為好朋友。
但是當年紀越來越大,伴隨著種種利益的思考,心智的成熟,朋友也會越來越少,難有可以被真心對待的朋友。
經歷了社會上的種種人情冷暖,李健很享受現在和室友同學之間這種單純的相處。
“剛剛群里通知下午要在二教學樓集合。”
劉偉看了一下群里的消息就立刻轉告給李健他們,作為一個三好學生,他有立刻就過去的沖動。
“別急,等會吃了午飯再過去也不遲。”李健可不想去早了在那里嗮太陽。
吃過午飯,李健一幅慢悠悠的樣子不由讓室友著急,拉著他就往而教學樓沖,結果趕到時還有一些人沒來。
看著室友一幅乖乖的模樣,李健這個老油條有些感嘆的想到:‘如果所有的人在大學都能當一個高中時期的乖乖學生也就沒有那么多人在畢業后感到遺憾了。’
可惜人總是會隨著環境而改變。
在學院領導的安排下,一眾新生重新確認了自己的新班級和新輔導員,李健班級的輔導員是一個很溫柔的中年女性。
輔導員找了一個教室安排大家互相認識,順便確認了班上的臨時班委,安排人去教務處領取教材,明天這些新生的大學生活就正式開始了。
整個流程搞完再加上把自己的書帶回寢室,李健覺得有點疲憊,正準備看點書休息一下的時候張嘉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晚上出去吃個飯不?”
劉建華點頭同意,一幅精神很好的樣子,劉偉猶豫了一下也同意了。
見狀,李健也不想掃興:“好吧,那就出去隨便吃點吧,后面班上肯定還要聚一次的。”
這幾乎是所有學校的慣例了,新生開學要聚一次,畢業的時候要聚一次,期間還夾雜著無數次雜七雜八的聚餐,可以說聚餐也是一種大學文化了。
所以,大學里也可以分出三種學生:在忙著學習進步的、在忙著聚餐交際的,在忙著玩樂墮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