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攻陷皖縣后,孫權非常震驚,也非常生氣,在軍中責怪徐盛、丁奉二人守城不利,欲斬首二人。但魯肅出來求情,講道:“主公,大敵當前,目前正是用人之際。請主公暫且饒恕徐盛、丁奉二位將軍,讓二人戴罪立功。”孫權心想:“確實,當前東吳能征戰者確實不多,不如暫且饒了這兩個人吧”,于是孫權同意了魯肅的建議。按照大都督呂蒙的建議,孫權兵分三路,一路由陸遜統領,丁奉、徐盛、蔣欽、太史享作為副將,領兵十萬駐守臨湖縣;一路由韓當統領,陳武作為副將,領兵五萬駐守在襄安縣;剩下一路則由孫權統領,呂蒙、魯肅、周泰、董襲等人跟隨,統兵五萬駐守濡須口。
張衛等人在皖縣整頓兵馬,張衛覺得此次征討濡須口,必然是持久戰,現在軍中糧草夠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要攻打濡須口,尚且不夠。于是張衛找到郭淮說:“我今欲征討濡須口,孫權重兵把守,我料短時間內難以破敵,不知將軍可否向你家主公再多要一些糧草作為補給?”郭淮一聽,大為不爽:“哼,你等是不是害怕孫權不敢進攻,故而想多要糧草在此停滯不前!”張衛早已料想郭淮定會拒絕,他反駁道:“我等豈是膽小如鼠之人,將軍隨我征江夏、奪蘄春,親眼所見,我軍是如何勇猛殺敵,怎能說我是害怕孫權呢?我等為你家主公賣命,不求江山,只求能有一口飯吃。而且今曹休、徐晃二將領兵駐扎在皖縣,我等豈敢停滯不前?”郭淮聽后,沒有反駁,也自覺無理反駁。“我勸將軍早日向你家主公匯報,如你家主公不同意為我增糧,我無話可說。但若你家主公同意,將軍剛才之話,豈不是不妥?”郭淮聽后便趕忙給曹操寫信,把張衛申請增加糧草供應一事匯報給了曹操。曹操看到信后,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并安排張遼之子張虎把三萬斛糧草加急運往皖縣。郭淮得知后,非常驚訝,趕忙找劉曄解惑,劉曄說:“如今魏王已老,想在有生之年征服江東,可如今程昱、荀攸、張遼、樂進、夏侯惇等人皆已相繼離世,徐晃、張郃年近半百,可謂無人也。所以,如能有人為了曹魏馳騁沙場征戰東吳,魏王自然會全力支持”。
225年6月,張衛率領部隊出發攻打臨湖縣,臨湖縣作為攻陷濡須口的必經之路,雙方都是高度重視。張衛在臨湖縣西側扎下營寨,親自帶隊前去偵察。他看了看陸遜的部署,深吸一口氣,感覺這次真是遇到了硬骨頭。按照陸遜的安排,丁奉、徐盛的部隊駐扎在臨湖縣北側,大概三萬多人;太史享的部隊大概兩萬多人直接在路上扎營,并設置了拒馬等障礙;陸遜、蔣欽二人自提四萬多人駐守縣城內。寨中營寨高低錯落,布局非常講究,彼此之間可相互呼應。張衛偵察之后趕忙在地圖上注明陸遜部隊的部署情況,并叫來馬良、鄧芝、凌統三人共同商議破敵之策。
過了幾日,張衛親自帶虎狼團前去叫戰,陸遜得知張衛親自來戰,打起精神趕忙叫上蔣欽一同出營迎敵,陸遜對著蔣欽說:“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如第一戰便可以生擒張衛,豈不快哉!”蔣欽反問:“張衛武藝高強,可有把握擒之?”“我自有妙計!”陸遜、蔣欽、太史享三人領本部兵馬隨即出戰。張衛見陸遜前來迎戰,便帶領部下沖了過去。陸遜見張衛沖殺過來,非常鎮定,令部隊擺出一字長蛇陣迎敵。此陣擺下之后部隊如毒蛇一般,蛇頭的部隊以精銳部隊為主,以一當十,如毒蛇的尖牙,異常兇猛;蛇尾則是輕裝部隊,以靈活機動為特點。張衛見陸遜擺出一字長蛇陣,他深知破解長蛇陣,就如打蛇一樣,蛇打七寸,長蛇陣中也是如此,戰斗力相對薄弱的士兵一般在蛇陣中心臟的位置,他帶著部下徑直沖向七寸之處。陸遜在軍中指揮著部隊,只見蛇尾迅速和蛇頭相連,形成一個圓圈,把張衛圍在了中間。張衛正欲打蛇七寸,但陸遜早已有所準備,蛇頭蛇尾相接之后,部隊迅速調整位置,戰斗力強的士兵和戰斗力不足的士兵交錯站位,使得每一個點上的戰斗力都基本均衡。張衛在陣中左突右殺了半天,也未能沖破陣法,陸遜見此情形非常開心,說道:“張衛難破我陣,今日必被我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