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晴晴清點過今趕集錢數,收益相當可觀,共賺2100。
刨去給梅姐分成收益420。
剩1680元。
加上次賺的2500。
前前后后共得收益4180。
還王叔3000元是夠了。
陳晴晴還想博一博,博對了,單車秒變摩托。
如果博錯,大不了回到解放前唄。
陳晴晴猶豫一下,還是合盤托出她心中的想法,顧慮。
“我打算明天上市里淘個門臉,開始正式營業。
總覺得在鎮集做小本買賣,很難熬出頭啊!
梅姐,你愿意加入不?”
張梅猶豫一絲的問道。
“經營啥業務?”
“嗯,經營你的老本行,倒騰山貨,加些農產品。
先這點業務,等有收益在展開其它業務范圍。
如果愿意加入,分你一干股,咋樣?”
“好雖好,可選店在那里?租金多少?營業執照等問題。你考慮好了嘛?”
陳晴晴笑而不語,搞得神秘秘。
她得拿出真本事,趁最近有空,一口氣解決掉這點小問題。
告別張梅姐,陳晴晴領著鄭西子,還有陳二妹回村。
陳晴晴先去了王長明家。
“老頭子,別在家愁了。
趕緊去外面再想想辦法呀。
人家醫藥費催得緊,再想想辦法。”
“哎,我有啥辦法。能想的辦法,能借的錢咱都借過了。還能管誰借呀。”
“進。”
陳晴晴敲敲門,得到主人家的同意后,面帶微笑而進。
王叔,王嬸家的門,多年沒登門之客了。王長明疑惑盯著打開之門。
“哦,是晴晴。來,這里做。”
“不了,王叔,王嬸,別愁了。
拿著,這是還你家的3000元,借了兩三年。
哎,要不是.....
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王長明拿著一沓,有舊有新的。心里暖洋洋起來,感覺手中的不是錢,而是救命心。
王嬸一把鼻涕,一把淚,正要跪謝陳晴晴。
她可受不得這理,連身扶起。
“別,王嬸你起來呀。
使不得,咋有長輩跟晚輩行禮的,快起來,王嬸。”
陳晴晴使出吃奶勁,才扭起王嬸那股子力道。
王叔勸了一句。
“行啦,在這樣折孩子壽了。”
“呵呵,還是王叔在理。王叔,光在家做農活掙幾個錢。
等你處理好醫藥費問題,你來找我,跟著我干,我開你工錢。”
“啊,還有這好事兒。做啥工作?復雜有文化的我可不會呀。”
“王叔,你瞧好。這工作你絕對能勝任。”
“哦,那我正好奇上了,是啥工作?”
“呵呵,你別問了,快去處理你家是事兒吧。”
“就是,老頭子。快去給人家拿錢去,我聽說,如果交晚了。人家告法院會做牢的。”
陳晴晴挽著王嬸的手,安慰道。
“不至于那么嚴重,但還是盡快交上,大家都安心,不是更好。”
“就是,聽晴晴的。王叔這就動身去。”
陳晴晴出了王叔家,又去大伯家打望一眼。
“嗯,還不錯。”
大伯憑著半生積累的威望,走訪涼西溝村,找到并說服十位老手藝人,人數多出陳晴晴的計算之外,但這樣更能快速完成訂單,這也算一份意外之喜吧。
陳晴晴打望這一眼,真是奇。
幾位老手藝人坐在大伯家院子,有說有笑擺起他們年輕時的經歷,莞爾一笑的繼續扎實手上活。
十人一天50個竹籠,七天350個。
嗯,十天后可正式下籠收獲。
市店應該能在此前正常開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