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縣城邊上一家獨棟二層小別墅。
為了侄子思浩,張敏敏鼓足勇氣走近傳說中的喬宅。剛到別墅外面,張敏敏卻聽到二層小樓上傳來敲木魚聲音。叩門,許久,門里才現出一位四方臉慈祥老太太。看樣子怎么著也有七八十歲了。雖上了年紀,卻掩蓋不了當年氣度和風華——從她手持念珠和敏捷眼神上,就讓人感覺出,這女人可不簡單。
張敏敏剛開口要找“王永華”。
“對不起,姑娘找錯人了吧,我不認識什么王永華。”老太太搖頭,要關門。
她竟不認識“王永華”?!這怎么可能?大概真想隱瞞兒子身份。
“他可是您和汪俊川先生兒子,”張敏敏半是提醒也是想起一件事道,“可能他之前不叫這名字……”
老太太原本已關了一半的門,忽然停住了,不知是不是聽到汪俊川三個字緣故。老太太上下狠狠打量了張敏敏,又朝外面看了看,什么也沒問,什么也沒多說,只道:
“進來吧。”
看來找對人了。張敏敏進了院子一直留意,是不是還有保鏢之類的。可院子里擺設都是平常人家那種,甚至院子中間還有一席菜園子。張敏敏隨老太太進了屋門,屋門卻突然被老太太嘭地下關上了。隨后響起跟面孔有些不太相符的嚴厲之聲:
“你到底是誰?又是從哪里知道汪俊川的,有什么事?!”
屋里煙霧繚繞,似乎配合了剛才聲音。張敏敏驚悚的心稍稍放下來。既然想從老太太嘴里知道王永華事情,既然想通過她讓王永華放過侄子思浩,說謊恐怕說不過去,張敏敏只好長話短說挑明了所有身份。
“你說的‘王永華’并不是我兒子。”老太太知道張敏敏身份后似乎也放松下來,口念阿彌陀佛,表情平靜,卻難掩語氣中的一絲絲動容,“是他跟那女人的兒子。”
他跟那女人兒子?!哪個女人?就是死在現場的何秀瑾。原來當年死在現場的秘書不止秘書,老板跟秘書終究落入了俗套。這也難怪現在水產公司叫“錦川”水產。川指的是汪俊川。錦自然是何秀瑾。只是礙于母親身份,“王永華”才用這個“錦”字。張敏敏從喬老太太言談中,知道了太多震驚事情,終于知道“王永華”為何冒用別人身份了,原來最開始他并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活下去。
“報應,都是報應。過去是。現在也是。只是冤冤相報何時了。”老太太嘆息。
喬老太太說,錯了,傳言錯了,她們這喬家跟現在喬氏集團并沒有什么關系,如果真有關系,喬氏集團隨便剩下點事情都夠她們生活的了,她們也不用做當年那些事情了。不過有一點傳聞沒錯,那就是,她們這喬家跟喬氏集團一樣,但她們家一直是小角色,跟人家喬氏集團根本沒法比。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是喬氏集團的那家族,還是她們這喬家都過得安安分分,尤其她們這喬家,一直在外邊上以出海打魚為業,直到改革開放,她父親才慢慢重操舊業,那時也不過是領著幾個苦哈哈,壓價別人海產品,欺占近海最佳捕魚點等等事情,還只是為生存的小打小鬧。一切都是從她認識了汪俊川開始變了。
汪俊川當年長得很英俊,人很機靈,膽子又大,她們倆結婚后,跟著父親,越做越大,后來干脆壟斷了這里海產品。可出海捕撈畢竟要看天吃飯,他們收購漁民產品也要看天吃飯,她丈夫并不滿足,后來建了俊川水產養殖基地。可他們到底不是專業搞養殖的,開始賠了很多錢,慢慢積累了些經驗,擴大了規模,從原來小基地越干越大,直到后來包下那個島。這時就需要人手了。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出來打工的人少,不好招工,她沒想到自己丈夫膽子更是大,又發現人工是水產養殖成本很大一部分后,干脆生了個法子——他在那島上建了高高院墻,買來大量槍支,還雇傭了打手,俊川水產成了黑心工廠,那里面工人好吃好喝地干活就是沒有工資,更沒有人身自由。開始丈夫還只招男人進來,后來更是招進女人,大量漂亮女人……
當時她知道丈夫跟“公司”那些女孩有染,但她也不敢管丈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好任由他去,只要不能妨礙他們家庭。但她沒想到,丈夫竟跟別的女人有了孩子,而那孩子還是在丈夫出事后,她才知道的。原來何秘書懷孕后,就把孩子生在了外面,因為未婚先孕沒法報戶口,一直是“黑戶”,直到那孩子七八歲才弄回水產公司里。那孩子從此就在島上長大。當時她也見過那孩子,以為是丈夫弄來的“童工”,為此還勸過丈夫放了那孩子。
喬老太太說,她對張敏敏父親有印象,因為她父親在來水產公司兩年后,由于聰明能干成了那些干活領頭的。后來她父親劫持了她丈夫。說起來并不怨她父親,因為丈夫有錯在先。丈夫出事后,水產并沒有樹倒猢猻散,那些打手擁護原本王會計為頭,繼續做生意。那時她沒了丈夫,誰也不再聽她的,除了王會計每月會象征性的給她部分“分紅”外,基本被踢出了局。王會計對丈夫那私生子就沒那么客氣了,那孩子跑出去后,他還派人去追殺那孩子,正是所謂斬草除根。喬老太太說,大概就是那時那孩子冒用“王永華”身份的吧。
王會計成為水產公司頭目后,并沒有維持長久,后來下面因為分賬不均,那些人又把王會計打死了。反正那時在水產里有槍的就是老大,亂得很。再上臺的人對喬老太太就不客氣了,不僅沒了那微薄“分紅”,甚至還想把她除了,像當初王會計追殺那孩子一樣。她最后沒法子了,向公安機關舉報了那黑心工廠。因為檢舉有功,又不是主犯,判了幾年又緩期執行了,后來她就一直生活在這里了。后來她聽說,他們這里出了個叫汪三爺的,應該是丈夫的那孩子,但她已決定金盤洗手徹底跟過去斷開,所以從沒去找過他。而那叫“王永華”的人也從沒找過她。
張敏敏還是不明白,父親他們仨在水產待了那么長時間,應該留下太多身份信息,事發后警察怎么可能追查不到父親呢?還有父親是怎么進入那黑心廠的,當初水產戒備森嚴,又是怎樣綁架老板的?喬老太太講出了更多細節。
一切事情都是源自那場綁架案,那就從張光楓這頭重新講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