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廠里的決斷
第二天,方遠正在辦公室悠閑的看著報紙。
于國慶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
“小方,趕緊準備一下,等下十點半全廠員工要在大會堂開會,你等下把門關一下,我們一起過去。”
“發生什么事了?怎么那么急著開會?”方遠看著他的表情,有點緊張的問道。
他知道,要沒有什么緊急的大事,廠里一般不會開這種全廠員工大會的。
按照慣例,也就年終總結的時候,才會把大家召集在一起。
于國慶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對方遠唉聲道。
“哎,去年,國家不是實行了利改稅嗎?”
“這我知道啊,不是要增加企業的自主性嗎?”
對于利改稅,方遠還真的知道一些,其實政策推出之前,學校里學生就已經討論很久了。
他也算是有所了解吧。
利改稅是經濟改-革中的一項重大措施。核心內容是將所得稅引入國營企業利潤分配領域,把國營企業向國家上交利潤改為繳納稅金,稅后利潤全部留歸企業。
這樣,企業就可以把稅后的利潤留下來,用于更新生產設備,擴大再生產。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這是一項振奮人心的舉措,畢竟自主權大大增加了。
自己賺錢自己花,總比花錢老是打報告舒服多了吧。
而且,這也克服了大鍋飯的弊端。
要不然,很多人覺得,我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
反正工資照領,福利照樣拿,我為什么還要那么賣力。
很多廠子因此就懈怠了,也不搞科研創新,只是敷衍了事的產生。
最終造成了許多產品的質量嚴重不合格。
方遠心想。
“就算是利改稅,那也是去年的事了,你現在緊張,這反射弧也太長了吧!”
于國慶搖了搖頭。
“壞就壞在這自主權上了,一開始,廠里也是歡欣鼓舞,準備大干特干的。
畢竟,在過去,我們廠也是年產值上百萬的大廠,利潤哪年不是一二十萬以上?
當時大家都想著,要是能把這些利潤分了,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多分幾百塊,那可是比一年的工資還多了!
就算不能全分了,分一半,那也不錯了吧!”
“是啊,那不是挺好的嗎?”方遠也是說道。
在他想來,利潤不用全部上繳了,還能自己留下一部分大家分錢,那不是美滋滋,挺好的!
“好什么好?”于國慶皺著眉頭,不爽道。
“利潤倒也是有一些利潤,問題是,那些都是賬面的錢,現在賬要不回來了,工資都要發不出了!要是過去,還能找上面要錢發工資,現在找誰要去?”
“工資都發不出?有這么嚴重了嗎?”方遠道。
“那趕緊找人去追賬不就好了,干嘛要召集全廠的員工開會,難道讓大家一起去別的企業把我們廠的欠賬搶回來?”
想想也不對啊,廠里怎么可能會干這種事?
就算是要賬,也最多是廠里幾個領導找對方鬧,或者找輕工廳去鬧,完全沒有必要召集那么多人吧?
“你想到哪里去了?”
于國慶無語的看著自己這位手下。
“怎么可能讓大家去搶,真鬧起來,我們廠長的位子還坐不坐了?
主要是銷售科的老郝去跟人家要賬,結果你猜怎么的?人家把我們廠的貨都退回來了!”
“退回來?為什么退回來?哪家企業把我們的貨退回來了?”
方遠一時間有點沒想明白,不是說這個時代物質缺乏嗎?能買到就不錯了,居然還有人敢退貨?
“好幾家百貨商場和合作單位都退了回來,有的是自身困難,給不了錢,先把庫存的貨物退回來抵賬了。
還有的是嫌棄我們廠的服裝太落伍,不夠時尚,根本賣不動,他們不愿意壓我們的貨了!”
“而且,我們發現,現在有幾家百貨商場都直接到羊城那么去采購了,說是那邊的服裝賣的好。”
“那我們也照著別人的款式做不就行了嗎?”方遠疑惑的問道。
這個時代又沒有知識產權。
而且他們要去外省進貨,運輸成本就比省內高不少。
南棉廠有自己的運輸隊,下面的市縣進貨,廠里都是會送貨上門的。
天然競爭力就強不少。
“先別說那么多了,你說的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等會你就知道是什么情況了。我們現在先趕去大禮堂,你要先去幫忙布置一下會場。”
于國慶沒有理他,而是著急的拉著他去了會場,看樣子他壓力不小。
一個小時候。
經過廠長、書記、副廠長幾位領導輪番的動員,方遠總算是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原來廠里之前動員大家大生產,一口氣生產了十幾萬套的各式服裝,現在因為下面收不回貨款,自身又產品嚴重積壓。
導致廠里的現金嚴重不足。
再加上上游原材料企業的一再催款,現在廠里已經遇到困難了。
急需快速回籠資金。
也不知道是誰給廠長出了個主意,廠里壓任務,要求每個職工銷售50套服裝,分擔廠里的銷售壓力。
“嘩!!!”
結果,方案一出來就引起了底下幾百職工的強烈反對。
幾百人嘰嘰喳喳的吵了起來。
“開什么玩笑,服裝賣不出去那是銷售科的責任,怎么能把銷售任務壓給我們。”
“是啊,是啊!又不是質量問題,這個任務跟我們沒關系,我們不接。”
大家議論紛紛。
“安靜,大家先安靜,大家先聽我說完!”
廠長牛鐵軍沒有辦法,只得舉著大喇叭,用盡最大的力氣讓大家安靜下來。
等到下面的議論聲稍微小一點了,牛鐵軍才繼續說道。
“廠里的服裝大家盡量拿去賣,賣掉了,廠里只收回成本價,實在是賣不掉,可以還回來,不用大家自己掏腰包。”
“而且,能賣完50套服裝的人,今年年終獎多發20塊錢。”
牛鐵軍知道,廠里的這些工人,其實真正在意的不是什么任務,而是自己的腰包。
果然,他剛一說完,底下就變成了一片贊揚聲。
“這主意不錯,賣不完還可以還回來。”一名年老的工人點了點頭。
“我家里的親戚不多,不過幫助廠里消化十套應該是可以的!”
“我要賣50套!”一個青工也是喊道。
“廠長,廠長,我要是能賣100套,是不是年底獎金就多給我40塊?”
有機靈的人在下面大聲的對牛鐵軍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