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塵子一搖頭,含糊道:“沒有了,沒有了。”
“什么沒有了?”
“誅妖任務沒有了,一天只能領一次,這是規矩。”
“……那還有什么別的任務嘛?”
忘塵子撓頭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道:“我這兒任務倒是不少,只是以你如今的境界,都達不到要求。”
秦蘇眉頭一皺,自語道:“人家門派都是做不完的任務,不想做都不行,這里倒好,想做任務都沒有,好在這誅妖任務師門貢獻非常豐厚,每天一個,再過幾天就夠參悟天書了。”
另外,剛才忘塵子犯迷糊的時候,讓他莫名有些擔心其口中的天書、地書,他覺得還是眼見為實,免得等湊夠百萬師門貢獻,才發現上當。
“老師,弟子想要看看咱們門派的三卷天書和六卷地書,不知可不可以。”
忘塵子聽后,猶豫一會兒后為難道:“啊,這……這些現在并不在我手里。”
秦蘇臉色漸漸陰沉下去,低聲道:“老師,咱們天樞島也就你我師徒二人,天書不在你手里,莫非在別人手中不成?”
忘塵子連連擺手道:“那倒不是,為師有一個惡尸分身,這東西都被他占了去……”
眼看忘塵子越說聲音越弱,秦蘇心中暗覺不妙,沉聲道:“這么說,老師你之前是騙我的,就算我湊夠了師門貢獻,怕是也無法參悟天書吧?”
忘塵子忙道:“那倒不會,你若有足夠的師門貢獻,這天書為師就算去奪,也給你奪回來!”
秦蘇哪里肯信這種空頭支票,直接抬頭望向山巔,朗聲喊道:“師叔何不現身一敘?”
此時在山巔忘川道人捻動白沙的手一抖,白沙捻成粉末落在棋盤上,尊龍禪師笑道:“棋子有數,你毀棋一粒,現在該我了。”
忘川道人一翻手,碾碎的粉末倒飛回他手中,重新化作一粒白沙:“這棋子不是好好的嗎?禪師在此稍候,我去去就來。”
眼看忘川道人化作一蓬黑煙,待黑煙散盡,人已經消失不見,尊龍禪師嘀咕道:“這棋品如人品,老家伙人品不行呀。”
說罷,尊龍禪師垂目朝下面望去,且看忘川道人如何應對。
話說秦蘇喊完不久,一蓬黑煙在忘塵子身旁凝聚出一個人形,之后一位身穿墨染麻衣道袍,相貌與忘塵子有些相似,但神情狂傲陰戾的忘川道人出現在面前。
“何事擾我?”
秦蘇見一旁忘塵子此時一副拘謹的模樣,暗暗搖頭,先是朝忘川道人行了一禮,之后不卑不亢道:“弟子想要看一看天樞島三卷天書和六卷地書,以便抉擇是走是留。”
忘川道人眼睛一瞇,冷聲道:“你在威脅我?你以為我和你這個不爭氣的師父一樣?這天底下的天才多如過江之鯽,或許下一個會更好。”
秦蘇則望向忘塵子,質問道:“當時拜師之時,老師曾說過會將天書本體給弟子參悟,如今卻拿惡尸分身來刁難弟子,這是何意?三尸分身乃本我意識之一,看似三體,實為一心,老師自導自演,實在有趣。”
此時山巔的尊龍禪師聽后,不由失笑出聲,而秦蘇面前的忘塵子和忘川道人卻是一臉尷尬。
忘塵子擺擺手,示意忘川道人離開,忘川道人苦笑著拍了拍本體的肩膀,而后化作黑煙飛向山巔。
“沒想到,我這寶貝徒弟懂得倒是挺多,為師說話自然算數,之所以不讓你看,是怕你好高騖遠,折損根基。既然你執意要看,便讓你看就是了。”
說著,忘塵子一翻手,一座白玉雕刻的玲瓏寶塔出現在掌心之中,寶塔共有九層,每一層供奉著一本天書或地書,秦蘇可以查看寶塔中天書、地書的簡要信息。
三本天書分別是《太霄八素金闕上經》、《太乙滅度三尸神妙經》、《太墟洞淵三昧神箓經》。
六本地書分別是《三元威儀自然經》、《太微靈隱瑯書》、《玄靈度厄真經》、《九幽玉匱真經》、《三景道跡靈紋經》、《九天升玄經》。
除了名稱之外,秦蘇還能看到每一本經書的簡介。
《太霄經》乃天樞山的根本,內含先天道心法,本體乃是一朵沉浮靈文的云朵。
《太乙經》乃三尸神滅度之法,忘川道人便是忘塵子以此法斬惡尸而成,本體乃是一截朽木。
《太墟經》乃三昧五行之法,內含三昧神火、三昧神水、三昧神土、三昧神金、三昧神木之法,本體是一截干枯的荷花。
《三元經》乃輔助修行之法,與自身心法不沖突的情況下,彌補和增強三元修為,本體為一本三十六頁的金頁真經。
《太微經》乃兩儀靈隱遁術,不似其他遁法那般動輒火虹貫日,雷光映天,聲勢驚人,兩儀靈隱遁術來時無聲無息,去時無影無蹤,本體乃一枚兩儀神符。
《度厄經》乃護體神光,身蘊此光,諸法不侵,萬劫不滅,本體乃一盞青燈。
《九幽經》乃煉制法寶‘無間地獄’之法,法寶煉成有十八層空間,乃十八層地獄,最后一層名為無間地獄,本體乃是一卷竹簡。
《三景經》乃通識符文之法,符乃道之簡書,可用于修行、施法、布陣、煉器、煉丹等,修煉此經對修行各方面皆有益處,本體乃一枚玉簡。
《升玄經》乃專門修煉元神之術,元神飛升九天之上,受風吹日曬,雷劈火燒,歷經百劫,方成不滅真靈,本體為一枚云紋玉佩。
三卷天書,六卷地書被秦蘇仔細看了一遍,他抬頭看了眼忘塵子,只見忘塵子似笑非笑的看著他,似乎想看他驚異的表情。
秦蘇則輕咳一聲,點評道:“先天道又稱太素之道,九素以上方為太素,這《太霄經》乃八素金經,在天書之中也只是中下之品。”
忘塵子不由錯愕,被秦蘇這么一說,欲要辯解一番,卻又有些詞窮,畢竟他修煉《太霄經》這么久,也已經察覺到其中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