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廣心中后悔,本來想把人情落在谷建邦頭上,誰知道,一說谷建邦,反而把事弄砸了。
青松:“穆廣,我明白你的意圖。你的電熱器,我們可以考慮。我可以給你一些標準品,你們照樣子生產,技術上并不復雜。我看了你們的產品和檢測報告,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你請說。”
“把你撒旋網的絕技傳授給我,毫不保留地傳授給我!”
穆廣的目光落到水面,由近而遠,眺望遠方。“獨門絕技!我師傅祖孫三代智慧的結晶!”
“那里面的智慧不止三代。”
“師傅講,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穆廣遙望遠方,深情懷念,“你當時就發誓,師傅在哪個水面捕魚,我這個徒弟餓死也不下半片網。”
“那我也發這個誓!”
穆廣哈哈一笑:“開什么國際玩笑!你一個堂堂的日本住友社長,掌管跨國公司,日進斗金。你放下架子跟我切磋打漁技術,純粹是中日體統文化交流……”
“穆廣你扯蛋!”青松真誠地說,“我們談有用的。”
“對對對!我聽你的。”
“我是負責旭日采購的,我們一年要生產二十萬口電飯煲,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用二十萬個電熱器!”
穆廣的心中艷羨得發癢。“如果我有那個技術,我真想全部包下來。”
“技藝就像窗戶紙,一捅就破。”青松說,“所有的技藝,到了最高境界,都是這樣。就那么幾句話隱藏在秘笈里。這些東西,只有中國最多。因為中國歷史悠久,而且沒有斷絕。老實說,說日本人完全瞧不起中國人,也不對,日本敬畏的中國人在民間。”
穆廣心下已經同意,但他不能讓松井得到得太容易。他說:“這個獨門絕技屬于我師傅的。師傅還健在,我必須問問他。”
“可以理解!師道尊嚴,也是中國人可敬的地方。”
穆廣起身:“既然已經把網帶來了,你又對這個手藝這么感興趣,我們先試幾網,熟悉一下家伙。”
于是,兩個人一遞一下,輪流撒網。
這一天,天朗氣清,陽光溫煦,澄澈的秋水中,魚兒成群地浮到水面上。穆廣和松井次郎從無錫河邊漁民老大媽家租了一條漁船。你來我去,一心在練習撒網上,全然沒有在意捕到的魚。等到他們上岸時才發現,中間那一截船艙里白花花的,全是魚。
穆廣把船交還給老大媽時,說:“大媽,這些魚全歸你了。”
大媽說:“這魚,能吃嗎?”
穆廣:“當然能吃,趁他們還活著,趕快上街賣吧!”
“孩子,你這不對呀!”
“租船的錢付過了。”說完,兩個人揮手瀟灑而去。
晚上,穆廣在燈下仔細研究旭日電飯煲里電熱器的構造。他又重新畫了一幅圖紙,把兩幅圖紙對照起來。感覺越來越精細了。
他又拿新的圖紙跟實物對照。正在捏著圖紙一一比照,聽到敲門聲,他說:“建邦嗎?進來吧,門沒鎖。”
后面有腳步聲,穆廣頭也沒回,說:“我正在看人家小日本的電熱器呢。確實他媽的做得比我們精。”
一只手落在他的肩膀上:“你這是竊取人家技術,知道嗎?”
穆廣傻了。原來是松井次郎。
一時間,有些尷尬。“這里面的結構是受知識產權保護的。”
片刻之后,穆廣忽然顯得坦然起來,還是那句話:“無事膽小,有事膽大。”
穆廣讓座,倒茶,微笑著說:“松井先生,我在認真學習你們的制造技術,我有什么侵犯你的地方了嗎?”
“你在竊取我們的技術!”
“不,我在虛心地學習你們的技術!你用‘竊取’這個詞,恐怕不準。因為我沒有仿照你的式樣去生產、去謀利,對吧?”
“但是,你的動機是要去生產、去謀利。”
“這就正如跟我學習撒網一樣,我如果告你侵犯我的知識產權,那不可笑嗎?我們已經達成意向,要給你們提供這個零部件,對吧?”
“不錯。”
“為了給你們提供的零部件性能更加匹配,我正在下功夫研究你的需求,這個做法你應該鼓勵才對呀。相反,我不研究你的需求,糊里糊涂地做出個東西,出了問題怎么辦?我是在替你負責,當然,也是在替我自己負責。日本人的強項就是善于學習,從唐朝就學中國,后來又學西方,中國人夜郎自大,所以落后了,現在我們要學習你們的學習精神,這有什么錯嗎?”
特別交待一下,最近,谷建邦和穆廣一起從新華書店找了一些關于日本工業和中日關系的書籍,略略翻了翻,結合聽廣播,為商業談判找新鮮管用的詞匯。有些知識弄不懂,還時不時請教凌笑之。
那一代農民,蛻變為產業工人,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脫胎換骨,起點是,把農民語匯倒騰成工人語匯。上不了大學,進不了圈子,只能靠各人的歷練和悟性。
話說此時,松井霍地站起來:“強詞奪理!”
其實,松井非常清楚,小小的電熱器里,本來也就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沒什么值得保密的東西,他只是以此為籌碼,逼穆廣盡快教他撒網技術。
其實,穆廣也非常清楚,小小的一張旋網里,本來也沒有什么傳統技藝。力氣大,網就拋得遠。甩多了,網就撒圓了。穆廣的技術好好在他腰部肌肉強大。腰部肌肉強大,那是在興修水利工地上甩塘泥練出來。十幾歲小伙子,兩三個冬季,加起來八九個月時間,你去甩塘泥,一頓扛三碗干飯下去,你的腰肌也強大了。
穆廣把圖紙攤開來,笑著說:“你自己看看,這里面有什么屌技術?電熱器,不就是把電能轉化成熱能嗎?就是一個歐姆定律。要說知識產權應該歸人家歐姆,人家姓歐的找你要過知識產權使用費了嗎?”
“那你為什么要拆開來這么仔細地看?”
“我仔細看是為了跟旭日電飯煲匹配。”穆廣氣呼呼地說,“又想賣產品賺人家錢,又擔心把制造技術給人家識破了。這種心態恐怕只有你們日本人才有。你還想姓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