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到了,莫奈緊張,她想考好,報答當初老師對她的期望,他很珍惜這個讀書的機會,語數外三門下來,莫奈覺得發揮的還不錯,考完試整體也放松下來了。
成績單下來了,莫奈又是班級第二名,第一名是一個男生,而她的同桌每一門都比她低很多,雖然每次都想著追莫奈,機會沒有追上過,偶爾一門考的比莫奈高一點。這一次依舊很酸的說道:“你考的多好呀。”然后轉眼一個星期不理我,告訴我:“我們成績差要好好學了,不能跟你玩。”考的好了,有一門在比莫奈高一點,感覺不像同桌,像姐妹。
放完試卷因為是周末,直接放學就回家了,還沒到門口,只聽見奶奶喊道:“你快去學校看看你弟弟,怎么到現在還沒回來的,別人都到家了,我這腿腳也不好。”
莫奈回答:“哦!”把書包放回家后就又走了。她來到弟弟學校,問了門衛爺爺,弟弟還沒回去,進去看看,門衛放她進去了,進去后看到四一班班級只剩下兩個孩子,還有一個班長。
莫奈問了其中坐在哪里一個孩子,這是怎么回事,孩子回答:“他們兩個一個是倒數第一一個是倒數第二,所以老師六他們掃地,讓我監督。”
莫奈哭笑不得問道:“結束了嗎?”小班長回答:“快了,馬上掃結束了。”
路上莫奈溫柔弟弟:“莫自豪,你怎么考的,倒數”。弟弟很驕傲的告訴他:“用腦子考的,還好沒倒數第一”然后滔滔不絕道:“姐,你不知道我選擇題都靠點點豆豆,對了不少了,不然肯定倒數第一。”
莫奈沒有再說話,他知道怎么叫對牛彈琴。
回到家,奶奶問了弟弟:“寶貝大孫子,今天怎么放學沒回來呀,在學校干嘛了”
原本還好好的莫自豪,瞬間哭了起來,說到:“奶奶我考試考倒數,老師讓我和同學兩人把整個教室都打掃了。”這下把奶奶心疼的:“你姐不是教你了嗎?大妞子,你給我出來,快點。”
莫奈覺得很累,不想去聽她說,也就沒動,這下可把奶奶氣到了,拿起掃帚,走到莫奈跟前一邊打一邊說到:“我喊你,你聾了,睡這里,把你累死的了。”莫奈連忙爬起來,又難過又生氣說到:“你打我干嗎,我做錯什么了。”
奶奶看她回嘴立馬又舉起掃帚準備打過去:“說到,你嘴巴硬的,你每天怎么教你弟弟的。”莫奈反應很快,躲開跑離奶奶回到:“我教他,老師都教不了他,我能嗎?”你自己問問他,他自己都不想學,連寫作業都不想寫,這次莫奈先發制人,以免又被弟弟反咬。
奶奶又質問道:“你成績好,本來就指望你的,你都交不了他,他還這樣,讓他回來不就圖這個嗎?不然還會讓你在讀書嗎?”
莫奈突然覺得腦子嗡的一下:“所以他沒考好是我的錯嗎?”她不想隱藏她的情緒了,她吼出來了。
可是奶奶沒有因為這一吼或者說這一句質問反思下,停下來想一下,而是把棍子扔向了莫奈,說到:“你敢沖我喊,你反了天了。我看你是不想好了。”
此刻莫奈只能忍著,正如奶奶說的那樣,反抗的后果沒有變好,反而越差了。
莫奈蹲在哪里又疼又難過的哭了,可是奶奶并沒有放過她,最后還補了一句:“過年你爸媽回來,我就讓他們不給你念書了。有什么用呀。”
此刻莫奈難過極了,她覺得自己為什么要活著,一直都沒有自尊的活著,除了死,無法逃離這里,也沒有可以逃離的能力,這是最讓她難過的。想想田小甜,爸爸非常寵她,當初想送她去城里讀書,又怕離開身邊到外面被欺負,想跟著過去又怕照顧不了她媽媽,最后才留在鎮上讀初中,再想想自己,更加覺得難受。她覺得活的讓她很累,他不想再活下去,可是死也不能這樣死去,她沒有勇氣當著家里人面死去,她要悄悄的離開。
正在想著,突然奶奶對她說:“起來,去做飯去。”莫奈收起剛剛的難過,習慣性的去做飯了。自打她能夠獨立出去玩的時候就開始做飯,開始做很簡單,做好飯,不管是米粥,還是米飯,或者面條都很方便,后來弟弟回來了,每次做飯,奶奶都會提前把家里有的雞魚肉蛋拿出來一樣,讓她做給弟弟吃,弟弟吃剩下來她才可以吃。
看著弟弟滿臉肉還是粗胳膊粗腿,雖然知道偏心,但是并沒有羨慕他。只是自己還有書讀,有吃的已經很好了。比起隔壁村上的丁莎莎,家里姐妹四個,兩個女孩送走了,一個給了一家不能生的領養了,一個被生了男孩受計劃生育不能生了,湊個好字,領養了,一直放在領養人父母那邊養育。丁莎莎家了,別人家生了男孩多了,被他家領養過來了,最后就放棄生育,領養了這個男孩了。然后她的媽媽因為不用生育了,所以出門打工了,爸爸和奶奶在家照顧孩子。
輟學在家的姐妹兩個一個放羊,一個養豬。別人開始上學,他們開始放羊放豬,開始讀時候都還適應,時間久了上學的羨慕放羊讀,放羊的羨慕上學的。那些讀書不好打孩子,覺得放羊可以抓魚抓蝦,不用每天回來寫作業,不用背書,不會了被老師罰很丟臉,想要可以不用憂愁作業沒交,課文沒背,向往那種揮這小鞭子的自由。
鄰村二爺爺家養的羊,百百十頭,那時候屬于大戶了,每次路過那里老遠就可以聞到羊騷味,即使打掃完羊圈還可以聞到羊騷味,羊圈里也從沒有真正干凈過,天不好還要準備好羊草供應,早早就要把它們放出去,然后在中午趕回來,下午繼續,最熟悉的就是二爺爺趕羊的聲音,拿著小鞭子在后面,一甩,甩出啪嗒一聲,配著聲音吼出來,羊也就跟著動起來了。
還有同村的周豆豆莫奈的同學,她每個星期都去放豬,五頭豬,她還分別給它們起了名字,大墩子,因為比較胖,小苗條因為比較長,小崽子,因為最小,還有大架子,二架子,它們兩個體型比較大,他每次回來都騎著它們,孩子總是在生活中找到樂趣,也因為騎豬,所以每次放也開心。她告訴我,太喜歡的是小苗條,因為最老實,你不管騎多久都不生氣。后來我因為好奇,跟著去了一次,那天我騎著大架子,和她一起去,一起回,把豬放在地里吃草,去河里抓魚了。再后來因為他有一次放豬,躺在田根上睡著了,豬跑去別人家地吃麥子,被別人趕回家了,后來找回來她被打了一頓,那天還是她生日。從那天起,父母把豬賣了,眼看也可以賣了,她還哭了一次,她告訴我不是因為生日被打了,她也沒過過,是因為豬被罵了,那些豬特別聽她話,特別小苗條,每次都乖乖的給她騎。
她媽媽是四川過來的,那是他爸爸以前學手藝在外面,然后在當地那個地方,她媽媽家當時家里供她讀書到初中后,不讀了,再后來跟他爸爸過來的,因此她媽媽希望她好好讀書,希望她讀書可以考出去,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們還能做同學,但是受傳種接代的思想影響,她媽媽也生了兩個,但是下面是妹妹,后來因為她媽媽生妹妹時候貧血,身體不好,她們才沒生,不然現在周豆豆不是兩個妹妹就是一個弟弟一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