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如意嬌寵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池雙沅攀上高枝

如意嬌寵 一生可期 5179 2021-09-07 10:16:00

  十日的時間一晃而過,池雙卿收拾好,帶著母親弟弟去了池老爺那邊。

  此時,那邊張燈結彩,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家嫁女兒呢。

  王姨娘扭著豐腴的身子,花蝴蝶般招呼著來往的夫人。

  池府門第不高,與池老爺交好的也是京城的商戶,或是附近的人家。聽到池府攀上端王府,周圍不少夫人羨慕地眼睛都紅了。

  自從消息傳出,池府每天來往客人不斷,都是來恭維討好池雙沅的,也憑著池雙沅即將入端王府這件事,讓池老爺狠狠談了幾筆大生意。

  一想到大女兒攀上了禎郡王,二女兒又即將嫁入端王府,池老爺最近做夢都是笑醒的。更別論原先看不起的京城本地的商戶,現在都競相討好于他,池老爺最近過的是風生水起,順心暢意。

  見到大女兒她們過來,池老爺端起表情,淡淡揮了揮手,說道:“卿姐兒來了,正好去陪陪你二妹,你們是親姐妹,要守望相助,以前的那些小矛盾就都忘了吧。”

  池雙卿直接送給池老爺一個大白眼,氣的池老爺一個倒仰,正準備教訓她,她已經拉著池夫人飛快地跑了。

  等看不見池老爺的身影,三人才停下腳步。

  池夫人略微喘著氣,臉上卻帶著笑,“你也真是大膽,看你爹剛剛氣的臉都青了。”

  池雙晉一手拉著娘,一手拉著姐姐,一蹦一跳的吆喝道:“爹爹臉青了,嘿嘿,臉青了。”

  池雙卿忍著笑,不在意說道:“讓我和池雙沅守望相助,下輩子吧!”

  今天池府來的人不少,剛剛大門處發生的事不少人都看在眼里,當著池老爺的面不少說,等進了府,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就著這事說上了。

  “剛才那個姑娘,你們誰認識啊?看她那樣子,也是這府上的人?”

  “你這都不知道,剛才那個就是那位池姑娘啊?”

  “哪位?”

  “嘖,就是那個勾著禎郡王不讓他娶吏部尚書府上千金的那位呀,我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不愧是能勾的禎郡王上心的人,你看看那白里透紅的小臉,還有那翦水秋瞳,水汪汪的,別說男人了,我這一個女人看著都心軟。”

  “嘁,長得一副紅顏禍水的模樣,一看就不是個老實的。”

  “哎喲,都說缺什么想什么,劉嫂子這是羨慕嫉妒呢?”

  被叫劉嫂子的人雙目一瞪,臉色陰沉,“你胡說什么,看我不撕爛你的嘴,你們捫心問問,要讓你們娶個這么嬌媚勾人的兒媳婦,你們愿意?”

  這么一個兒媳婦取回來,早晚得讓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

  “咳,說來,這池老爺還真是命好。”有人輕咳一聲,試圖緩和氣氛。

  旁邊的人連聲附和,“對對對,大女兒勾上了禎郡王,二女兒又入了端王府,嘖嘖,以后,咱們這一條街就屬他最風光了。”

  “誰說不是呢,我怎么就沒生個這么好命的閨女。”

  不少婦人搖頭嘆息,是啊,她們怎么就沒生個這么厲害的閨女啊,要不然,指不定現在風光的是誰呢。

  內院池雙沅的閨房里。

  她身上一件粉色襦裙,手腕上套著一枚粉紅色的鐲子,鐲子上纏著金絲,間或鑲嵌著一枚綠寶石,襯得她手腕越發白皙。

  她往日大多做素雅的裝扮,如今一身粉紅,到比平常看起來多了兩分生氣。

  此時,她得意地望著鏡中秀美的自己,抬手撫上鬢邊玉釵,歪著腦袋對鏡一笑。

  “我的乖女兒,打扮好了嗎?端王府的人就要到了。”王姨娘一身正紅石榴裙,頭上插著五六只金釵,脖子上還套著一枚金鎖,不注意看,還以為來了個金人呢。

  “哎喲,我的女兒可真漂亮,難怪能讓端王殿下對你念念不忘。”王姨娘一想到女兒攀上了端王殿下,內心就止不住的得意。

  可惜,沒看到池夫人,要不然她定要上去好好炫耀一番。

  禎郡王又如何?能比得上皇子?

  等以后端王殿下當了皇帝,她女兒就是娘娘了,只要一想到這個,王姨娘就激動的無法呼吸。

  “她們來了嗎?”池雙沅優雅轉身,總是覆著溫柔憂愁的眸子如今只剩下濃厚的冷意。

  王姨娘搖頭,語氣可惜道:“我讓你爹送了請帖過去,她們不會是知道你要嫁給五皇子,所以不敢來池府了?”

  “娘,禎郡王雖然地位沒有殿下高,但他獨得圣心,殿下現在正是關鍵的時候,你別給我們拖后腿。”

  池雙沅語氣不渝,她不喜歡池雙卿,不,甚至可以說是討厭,但她能讓端王念念不忘,除了她小心討好之外,還因為她有一個攀上了禎郡王的姐姐。

  雖然端王沒有明說,但她就是從他話語中聽明白了,她不止要好好與池雙卿相處,還要盡可能讓她勸說禎郡王歸順端王。

  池雙沅內心復雜,她討厭池雙卿,卻因為她才入了端王的眼,池雙沅興奮之余,心底又冒出濃烈的憤怒和不甘。

  她居然靠著最討厭的人才被端王看上,她能高興起來就怪了。

  想到這些,原本帶笑的臉立馬沉了下來。

  王姨娘小心地看了眼女兒,語氣間不乏討好,“你放心,娘都知道,絕不會壞了你們的事,大不了,等你們......娘再去向她們炫耀。”

  “娘明白就好,現在什么都比不了端王的事情重要。”

  “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沒嫁人呢,就開始向著夫家了。”不得不說,王姨娘心里微微發酸。

  她雖然看重兒子,但對女兒也不差,如今見她這般急巴巴的為了夫家說她,心底忍不住難受了一下。

  一聽王姨娘這夾著抱怨的語氣,池雙沅抱上她手臂,拖長聲音撒嬌道:“娘,我知道你最疼我了,等我在端王府站穩了腳,一定不會忘了你和弟弟的,你就等著享福吧。”

  “這還差不多,娘就等著享你的福了。”王姨娘重新笑瞇了眼。

  納妾和娶妻不同,沒有那么多的禮節,一頂紅色小轎將人抬去夫家就算完事。

  不過池老爺心疼二女兒,將帶來的銀子花了大半,置辦了二十四抬嫁妝,隨著小轎一并入了端王府。

  看著池雙沅坐上軟轎,四個高大的轎夫一起用力,輕松抬起轎子,緩緩離開池府。

  王姨娘紅著眼睛,她身邊陪著四五個婦人,不停地低聲安慰。

  雖然池雙沅是給端王為妾,但池老爺聲勢搞得很大,附近相熟的不熟的人家,都紛紛攜禮前來祝賀。

  宴席從早上開到晚上,滿桌子肉食看得人眼花繚亂。

  池雙卿吃飽喝足,感嘆般地與池夫人說道:“爹之前還好意思和我哭窮,我看這一桌都不下上千兩銀子。”

  池夫人淡淡道:“你爹那個人,你還不知道,再多銀子他也不嫌多。你二妹的那嫁妝你看見了吧,至少都是比這你之前的來的。”

  池夫人不是嫉妒,只是嫡庶有別,看見區區一個庶女都要騎到她女兒脖子上了,她再大度也不會好受。

  好在池老爺這次來帶的銀子不多,要不然肯定不止給她置辦二十四抬嫁妝。

  等到客人全部離開,只留下池府眾人坐在花廳,喝茶歇口氣。

  池夫人正準備將析產別居的打算說出來,剛張開口,就聽到外面傳來一聲哀嚎,緊接著響起劉管事驚懼的叫聲:“老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行了,能有什么大事,咱們池府眼看就要起來了,你作為池府的大管事,別整天大驚小怪,免得讓外人看扁了去。”池老爺慢條斯理地端起茶盞,細細品味口中茶香。

  劉管事一張老臉急的泛白,一拍大腿,嚎道:“老爺,太后薨了。”

  “什么!你再給我說一遍!”池老爺唰的站起身,茶水倒在他身上都沒察覺到。

  劉管事苦著臉,再次說道:“太后薨了,老爺,這會不會對咱們二姑娘不利啊。”

  二姑娘剛入端王府,太后就去了,那些針對端王的人搞不好就要將太后去世的鍋扔到端王頭上。

  池老爺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由揪著胡子唉聲嘆氣起來。

  池雙卿和池夫人相視一眼,知道今天不是再討論析產別居的時候,池夫人起身,淡淡道:“既然你們還有事,我們就先回去了。”

  “等一下!”池老爺躊躇地張了張嘴,低聲說道:“卿姐兒,如果,我是說如果啊,如果有人將這件事扣在你二妹頭上,你能不能請禎郡王出面,為她澄清一二。”

  “讓我為她求情?”她反手指著鼻子,露出看傻子一樣的眼神。

  池老爺臉上努力掛上慈愛的笑,溫聲說道:“我知道你和你二妹有些齟齬,但誰家姐妹不是這么長大的,難道都要老死不相往來。你二妹好了,對你也有好處不是?”

  “你想想,等日后端王殿下登基,你二妹就是宮中的娘娘了,以后若說有誰欺負你,還能為你撐腰,咱們和韓國公府相差太大,你以后要是被人欺負了,我們都沒辦法幫你,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池老爺語重心長勸道,池雙卿聽得無語至極。

  “爹你找錯人了,我沒這么大的本事。”池雙卿攤開手,也不等池老爺反應,拉起娘和弟弟就往外去。

  池老爺瞪著她離開的背影,捂著心口,直罵:“不孝女,真是個不孝女啊!”

  王姨娘弱弱地撫著他,擔憂地問道:“老爺,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池老爺深吸口氣,穩住身體,“先別急,現在說什么都還太早,劉管事,從現在開始,你安排人時時盯著外面,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傳言,立馬告知給我。”

  劉管事抹了下額頭,顫著嗓音回道:“是,老爺。”

  不止池老爺對太后薨逝之事高度關注,池雙卿回府后,也連忙吩咐青蓮盯著外面消息。

  除了想看池雙沅的好戲外,她更多的還是擔心禎郡王。

  她這幾天一直留意著隔壁的動靜,可惜禎郡王當天進宮后到現在都還沒出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么樣了。

  太后薨逝,京城各處迅速換上白綢,官宦之家,還得進宮哭靈,不過也就是在哭靈這幾日,隱約有人開始傳出端王不孝的名聲來。

  實在是太巧了,那日早晨太后都還開開心心地圍著御花園散了散步,誰知就在端王納妾進府的那一刻,太后就不好了,隨后,連太醫都沒等到,就去了。

  速度之快,眾人驚詫之下,不少人都認同太后之死是被端王小妾克了。

  這話不知怎的傳到了端王耳中,氣的他砸了往日最喜愛的魚躍龍門擺件。

  “這話是從哪里傳出來的?”端王陰著臉,表情猙獰。

  “是從太后靈堂傳出來的,不少前來哭靈的夫人都在談論此事,不過依奴才看,這事背后定然脫不了那幾位的手筆。”

  明公公同樣陰著一張臉,他是自小伺候端王長大的公公,在端王府很有些臉面,也一向得端王看重。

  端王咬著牙,眼神兇狠,“我那幾個好兄弟真是關心本王啊,連本王納個小妾都放到了心上。”

  “王爺,池姨娘那邊,你看?”

  “她不能死,皇祖母已經去了,現在弄死她豈不是說明我們心虛,再說,本王還要靠她和禎郡王做連襟呢。”

  不管池姨娘是死還是活著,他的那些兄弟都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或許,他讓人弄死池姨娘才是如了他們的愿。

  明公公憋悶地點了下頭,隨后低聲問道:“那外面的那些流言?”

  “本王明天就進宮求見父皇,想以此讓本王失了圣心,哼,本王不會讓他們如愿。”端王表情深沉,薄唇扯動帶起濃厚的冷意。

  父皇在乎皇祖母比在乎他們這些兒子多多了,想用皇祖母來設計他,讓她老人家走的不安心,到時還不知道是誰讓父皇厭煩呢。

  心里有了決定,第二天宮門才開,端王就一路哭著去了養心殿,也不知道他和圣上說了什么,等到他從養心殿出來,一雙眼睛通紅,臉上似乎還帶著被冤枉的委屈,但仔細看,就能發現他嘴角微微上揚,帶著計謀得逞的暢快。

  端王離開不久,又有一個小太監拿著圣旨快步離開,隨后不久,就傳來明王和安王被圣上訓斥的消息。

  與此同時,接到圣旨的明王和安王被勒令禁足府中,什么時候想清楚錯在哪里,什么時候再出來。

  原本因拉攏睿王而風光無限的明王陰溝里翻船,又一次被端王搶了風頭,朝上風氣也緊跟著一變,許多保持中立的大臣也開始游離不定。

  明王氣的吐血,摔碎的瓷器加起來都有兩大筐。

  “父皇真是太偏心了,五弟說什么他就信什么,我們這些兒子在他眼中,還比不了五弟一根手指頭!”

  張幕僚一直等到明王將怒氣發泄的差不多了,才緩緩開口道:“圣上君威莫測,我之前看圣上似乎有打壓唐貴妃以及端王的意思,但如今再看,或許我們都著相了。”

  “先生這是何意?”明王表情沉重。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張幕僚眼睛閃爍,一字一頓道:“成大事者,都將經歷一番磨難。”

  明王心口一涼,臉上再不見得意之色。

  “先生的意思是,父皇在有意磨練五弟,而我們,就是他的磨刀石。”

  張幕僚點了下頭,一時有點難以接受,表情難看。

  他跟著明王,自然是希望明王榮登大位,如果真是如他猜測這般,明王想稱帝的機會就更加渺茫了。

  明王瞟了一眼張幕僚,沒說什么,主要是他現在還處在一種震驚之中,不敢置信之余又有幾分理所當然的感覺。

  想想父皇之前對唐貴妃的寵愛,對五弟看重,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疏遠了他們,他之前就覺得奇怪,如今終于想通了。

  父皇為了五弟還真是用盡了心腸啊!

  都是兒子,差別卻這么大,明王不甘心的同時,一股怒火悄然聚集。他雙目微瞪,眼底冷光流轉。

  父皇你好好看著吧,我會讓你親眼看著,我這個磨刀石是怎么將你看好的刀磨得稀碎!

  因為太后突然薨逝,原定的會試往后順延,太后出殯后,京城內氣氛不見回暖,反而越發緊張。

  明王和安王是在太后出殯這日被放出來的,經過幾天的冷待,明王再次恢復之前溫和寬容的姿態,讓支持他的一眾官員大大的松了口氣。

  不過有明王和安王的教訓在前,眾人不敢再議論端王妾室克死太后一事,紛紛閉上了嘴巴。

  經此一事,百官對端王的態度恭敬不少,接連幾日,不少人攜著重禮去端王府拜訪。

  不過池雙沅這幾日卻實在過的艱難,從她克死太后的流言傳出,當天就被端王禁足,府上奴才又慣會踩地捧高,一個不得寵的姨娘,根本懶得搭理。

  她被關在院子里,沒人給她送吃喝,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整整餓了三日,終于遇到一個心軟的丫鬟,從廚房給她拿了幾個隔夜的包子。

  從這之后,這丫鬟每天都會給她送些吃食,這才讓她堅持到太后出殯,讓她留著一條命,有機會向池府的人炫耀,而不是先一步被餓死。

  被端王放出來后,池雙沅看他的目光帶上了明顯的恐懼,對于端王的吩咐,更是不敢有一絲反駁。

  休息了兩日,池雙沅精神逐漸恢復,想到端王的吩咐,她咬了咬唇,吩咐丫鬟安排馬車,她要出府一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舞阳县| 格尔木市| 林周县| 原平市| 驻马店市| 公主岭市| 昭平县| 吉首市| 长沙县| 石城县| 昆山市| 临城县| 如东县| 寿阳县| 津南区| 巍山| 班玛县| 济阳县| 郯城县| 神农架林区| 麻江县| 浠水县| 闸北区| 乌审旗| 依安县| 宾川县| 苏尼特右旗| 翁牛特旗| 梁河县| 饶河县| 黔西县| 汕尾市| 文水县| 资阳市| 门头沟区| 安龙县| 伊金霍洛旗| 韶关市| 古交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