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比以往要來的更早。今年大年三十的春晚似乎沒有往年那么有吸引力。因為全國人民的目光更多的是聚集在武漢。一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爭正在打響。
1月22日,武漢對外通道實行嚴格的封閉的交通管控。
1月23日全市公交、地鐵、輪渡等客運暫停,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關閉筆。全市1000多萬人員原地不動。
大年三十,第一批增援軍隊和地方醫療隊趕赴武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諧的大家庭,怎能少了武漢。
我們小區也迅速成立起自愿隊,進出小區人員登記、測量體溫、發放出入票、檢查口罩佩戴。車輛進出發放通行證、噴灑消毒液。防疫抗疫全民一起動起來。
口罩、酒精一時間出現斷貨。“大媽,沒有口罩,是不能進超市的哈。”“口罩買不到喲,不讓進去,家里孫子吃什么?”“喊家里人買嘛。”“孩子爸媽在武漢,回不來到嘛。”“沒事,阿姨,來我給你兩個口罩。過幾天估計就不缺貨了。”“謝謝了!謝謝了!”防疫抗疫愛心處處可見。
“媽,近期你就不要出門了哈。親戚間也不要去串門喲。”“沒有出去。杜華你們都好嘛。你侄兒兩口子,初二都趕回去了。局里輪流值班。”“是的,公務員都回單位了。你們口罩都有嗎?”“有。現在小區都是派出所派人守起的,你四妹來看我都進不來。”“老家管的很好,我們就放心了。”
政府、人民是如此的高度保持一致,萬眾一心防疫抗疫,工農兵學商全速響應,全國只有一個聲音“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社區反映迅速,很快在小區與物業建立起了食品代購點。“你們想的周到喲,給我們老頭老太太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防疫抗疫生活無礙。
“數字還在增加,支援隊伍都又去了一批了。”平常不怎么愛看電視的父親,已是天天盯著新聞看。“爸媽,你們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哈。”“我們曉得,就是戴起有些不習慣。”“沒事,這個就跟你們去年來這里一樣,開始不習慣,慢慢的不就好了。”
父親81歲,歲月沒有完全抹去他那固執而又自信的個性。“爸,你要把煙戒了,晚上你咳的厲害。”非常時期,我們也是異常緊張。“咳幾聲,沒有事。”不過,天天看電視,聽喜馬拉雅,他還真的把戴口罩堅持的很好。
2月2日新聞發布會:“醫用N95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重點醫療保護用品是目前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供需中最為緊張的。”但我們看到醫護人員為了節約醫用防護服24小時都不脫下,冬天里汗水濕透了整個著裝,感動的淚水止不住的嘩嘩留下。“從今天開始,全家一周去一人買菜,省一個口罩也是對前線的支持。”有時我們在家憋的實在難受,中午、晚上就跑到地下車庫走2圈。
醫療用品生產企業積極恢復生產,24小時運轉,人休機不休。蘇州盈瑪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袁傳偉一人堅守一條生產線,每天只睡2小時,16天完成了5人的工作量,200套組裝消毒器的零部件設備順利交付。“與時間搶秒、與死神賽跑。”這是所有口罩、防護服、手套、醫療器械等相關生產企業的心聲。
小區內,“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好像更加響亮,母親的新朋友的“大姐,快下來轉路。”的聲音已是多日不見。大家都自覺的呆在家里,言情劇、穿越劇早已不看。每天只盯著新聞,一早看新冠病毒感染的新增病例、確診病例、治愈人數的最新數據。中間看每天4000多位勞動者同時作業修建火神山醫院、4萬多建設者奮戰雷神山醫院建設的感人畫面,看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的科學講解,看全國各醫療隊搶救患者的動人詩篇。下午準時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時間就是生命。”全國人民的心與武漢緊緊相連。
延長的假期滿了,孩子開始在家網上辦公。“老總,你看遇到疫情這個特殊情況,資金能不能返幾天付出?”“好吧,希望疫情好轉后抓緊給我辦一下。”“好的,好的。謝謝您的理解和支持。”此刻的溝通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順暢。
2月15日孩子參加最后一次視頻面試。憑著ACCA、CPA、中級會計職稱及事務所、會計主管的經歷,成功跳槽。一周后每天上下班送接孩子,算是我為防疫抗疫做出的僅有的一點工作。
方艙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的科學設立,武漢小區進行封閉式隔離管理,有效的實現了“危險、重癥、輕微、觀察”人員分流,為精準管理、應收盡收、分類集中治療、裝備集中高效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臨危不亂、科學決策、執行有力”再一次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團結、智慧和力量。
2月24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5天在1000例以下。
2月27日,全國除HUB省以外其他省份,湖北除WH市以外其他城市,新增確診病例數首次雙雙將至個位數。
3月1日,武漢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
3月10日,武漢最后兩家方艙醫院休艙。自2月5日以來,武漢15個方艙醫院共收治****輕癥患者12000多人。方艙醫院----生命之艙永載史冊。
3月17日,首批49支援鄂醫療隊378人開始撤離。第一批醫護英雄凱旋歸來。
3月18日,我國首次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HUB省以外無新增死亡病例。
小區里的鳥叫聲與居民的腳步聲、聊天聲混在一起。“姐,快下來小區走一走。”母親久違的聲音終于再現。人人戴著口罩,聊著“終于見天了。疫情快要結束了。”“口罩還不要摘。公共場合還是少去。”小區里的正常生活開始慢慢恢復。
“余斌啊,這幾天我晚上又睡不著覺了,心里難受。晚上時冷時熱。感覺又餓的快。還尿頻尿急。”看來因為疫情,母親也是忍了很久了。“現在去醫院看,有些不好辦。現在藥店買點藥吃吃?”藥店的藥劑師推介了治療尿道感染和穩心顆粒。吃了有一些效果。我和愛人也開始琢磨,為什么這幾個癥狀總是反復出現。母親天天吃優甲樂治療甲減,可餓的快又是甲亢癥狀。網上查癥狀,搜病因,把母親吃的優甲樂、替米沙坦片的藥物說明書全部拿出來閱讀。網上的資料和說明書結合,初步判斷優甲樂過量導致心慌、失眠、得快。替米沙坦片的副作用引起尿路感染。
按照說明書優甲樂暫時停服,找醫生把降壓藥換成了苯磺酸氨氯地平。一周后癥狀減輕,兩周后癥狀基本消失。優甲樂改服用半片。沒想到,困擾母親多年的疾病就這樣解決了。這里不是要鼓勵大家自己看病買藥,而是告訴各位照顧老人真的需要用心。我們也好、醫生也罷,往往都是看癥狀、看指標,卻很少看藥物的副作用。就在2021年2月,母親在老家又出現失眠、心慌、餓的快。緊張的不得了,非要去看醫生,檢查結果出來卻看不出問題。我告訴她把每天半片的優甲樂停服。三周后癥狀消失。后來哥哥告訴我:“前段時間母親覺得脖子有點痛,自己加服了優甲樂。”
按照這個經驗,岳母找醫生診斷,把降壓藥也換成了苯磺酸氨氯地平,她的冷熱交替癥狀已有6個月沒有發生。
生命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雖然老人常說“我們都80多的人了,也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她們就會自己買藥吃。藥吃的越多,副作用就越錯綜復雜,給醫生準確診斷造成許多障礙。所以在這里也提醒各位讀者,老人用藥一定要慎之又慎,請一定耐心把藥物副作用讀完。
4月15日雷神山、火神山醫院休艙。兩個多月來他們分別接收2011位、3059位患者。4602名醫護工作者、4萬多名醫院建設者用他們的忠誠擔當譜寫出了武漢防疫抗疫光輝、燦爛的篇章。
4月15日,最后一支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BJ協和醫院186人撤離武漢。這一歷史時刻,我們永遠銘記。全國346支援鄂抗疫醫療隊共計4.26萬人不顧安危、不負使命,抗疫防疫沖鋒在前,還武漢平安,你們個個是英雄、人人是花木蘭。赫赫戰功,永載詩篇。
這場防疫抗疫戰,可謂全民皆兵。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義無反顧的自覺的投入戰斗。黨的號召力、黨的公信力再一次得到驗證。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政黨,是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政黨。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是聽黨指揮、勤勞奉獻、團結奮進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強不息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