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從中醫到佛

第四十七章 心之力

從中醫到佛 剛果大爺 1575 2021-04-22 13:50:40

  半年時間過去,又到了二零二零年年末。

  我太太自上次危象時心態“突破”以后恢復得很好,現在每天堅持走道一萬步,爬個六樓也只在中間稍微休息一兩分鐘,自我感覺身體越來越輕松、通泰,狀態比生病以來任何時候都好。

  為什么在“看破、放下”以后有如此良好的效果呢?

  簡單地說就是因為看破了以往種種的欲望都是虛無縹緲的幻像,所以放下了背負在“身上”的所有欲求,這些欲求都是壓力。

  長期以來這些壓力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不自知,一旦覺悟才發現自己這么多年的負重前行不過是追求的鏡花水月而已。

  一旦放下,當然輕松,這種輕松是從心靈到身體的輕松。

  為什么全身肌肉會無力?那是因為壓力的緣故,背負太多以至于自己的身心都不堪負荷的結果。

  小小的身軀背負了累生累世無盡的業力以及今世的種種造作,再加上自己所謂的理想和追求,這些欲望都像是一座座大山壓在身上。

  其實人生一世,誰不是在負重前行呢?

  極限在哪里?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誰也不知道。

  可是,人類太執著,真正能夠“看破、放下”的有能有幾個?

  佛說:“一切法由心想生。”

  心一旦開悟了,世界由此而光明。

  一九一七年,二十四歲的***寫下傳世經典《心之力》,他在開篇即說:“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發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

  這“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不正契合佛說的“一切法由心想生”嗎?

  所以他說宇宙萬物皆為思想力所驅使。

  “人生于天地之間,形而下者曰血肉之軀,形而上者曰真心實性。血肉者化物質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論說。人活于世間,血肉乃器具,心性為主使,神志為天道。血肉現生滅之相,心性存不變之質,一切有靈生命皆與此理不悖。蓋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發于心性而成于物質。”

  說得太好了,人的身體只是器具,心性才是人的主使,神志為天道。

  青年時代的***,對世界、對生命的真諦就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一切事物的真相都是因為心性的作用,說明當時的***已經領悟了中國儒釋道文化的精髓,二十四歲已現偉人大志。

  這篇《心之力》曾被湖南一師楊昌濟老師打滿分105分,被稱為建國之才的奇文。

  難怪他能以己之心力投身革命,改天換地,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當科學遇到了佛法,就如一個求知欲極強的少年遇到了先知說法,少年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探索才逐漸明白先知的偉大。

  一九一八年,愛因斯坦的老師,現代“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質這個東西,一切物質的本質都是能量。是源于一股令原子保持不停地振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股力量的背后是意識和心智。也就是說,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愛因斯坦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么真正的宗教的話,那就是佛教。”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是的,正是人類的妄想、分別、執著造成了認知的錯覺,《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所相非相,即見如來”。

  心性是什么?它在哪里?

  蕅益大師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當現代科學發展到能夠找到世界本源,自以為好不容易攻克這座難以逾越的認知山峰時,卻發現道家和佛家早已經在山頂豎起了豐碑,且絕塵而去,只留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余韻。

  世間的一切事,一切法,乃至每個人的生存環境、人際關系、生活狀態,都是一念心性所致。

  “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法也因心念轉,一切法也因心念滅。

  心之力如此無量無邊,所以“看破,放下”實乃修心正本之關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兰坪| 神农架林区| 游戏| 鄂尔多斯市| 肇东市| 陵水| 扎囊县| 仁布县| 德化县| 随州市| 武义县| 长治县| 定西市| 夏津县| 波密县| 无锡市| 尉氏县| 灵石县| 丰都县| 健康| 和政县| 阳谷县| 德保县| 滦南县| 南华县| 阿尔山市| 壤塘县| 彰武县| 彝良县| 包头市| 大余县| 米泉市| 苗栗市| 比如县| 富宁县| 通辽市| 辽阳县| 阿勒泰市| 和顺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