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一團隊,甚多會議,每周約三日議事,余二工作日,落實會議精神,尚疲于應對。若有實際工作,則不知所從。故份內事不外推托或加班處置。此二者兼之,眾叫苦不迭。常加班必誤私事,一時推脫成風,業務阻塞,主管屢遭申飭;其絞盡腦汁,得出結論:申飭因阻塞,阻塞乃風氣,整風要開會!
長此以往,遇會必遲到,人數過半;及至于今,事前言風紀,耗時六成。雖如此,然遇遲來及未到者,必言之鑿鑿,信誓旦旦;更有甚者(鄙人),雖參會,看似記錄,卻不如未到。緣其散會時,撕下一頁筆記置于顯眼處,上書一打油詩:
《例會》
幾份舊文件,
幼子皆可念。
一遍復一遍,
終日秀下限。
見者均側目,雖不言語,卻難忘懷,日后微詞漸多,惡性循環。主管大力批評,到場之人皆端坐于下,聞他人之過。至于上述種種抵觸,主管未有說辭,近尾聲時,責令通知會議者檢討:會風如此,通知者馬虎大意故;下次認真,他人何故未到,你要說清。殺此雞欲儆猴,非也,實為取卵。
《回旋》
昨夜三告開早會,
散人有備齊列隊。
大吏遲到又早退,
怒問碎催可知罪。
姍姍而來言辭銳,
業務當前和為貴。
因公早起且晚睡,
反將要事耗成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