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雞養好了后,不僅蓋了房,置辦了家具,買了電動三輪車,還成為了村里脫貧致富的代表人物,接待前來參觀的人群是絡繹不絕。
因為脫貧成效顯著,上級需要報送脫貧致富典型代表,韓隊長就搜集了雞場的相關資料報送上去了。沒想到這還真當成了村里、鎮里的脫貧致富代表,作為典型就要介紹先進經驗。
于是乎,一波又一波的扶貧領域的干部農戶到雞場參觀取經。還有一批媒體特意來山上對老三養雞的事件進行報道。
老實巴交的老三之前哪里上過鏡,一面對鏡頭就又些發怵,背了很多遍的臺詞都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最后只能是合伙人謝有順來說。
雖然有順說的也不是很順暢,但意思是大差不差,這一下雞場上了縣里的電視頻道,全縣都知道了謝老三的雞場。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個雞場紅了起來,帶來人流的同時,帶來了銷售渠道,很多人慕名而來購買“綠林雞”和“綠林蛋”,這些零售老三也做,畢竟這零售賣的價格高,還省去了包裝的麻煩。
當然也有眼紅的,說老三雞場的成功是因為扶貧工作隊的額外照顧,是韓隊長特別關照過,出資墊錢做的。
對此,韓隊長沒有出來解釋反駁,畢竟自己一個外鄉人,說什么別人也不肯信。再說當初收雞苗上山養的事情也是大家開過會的,當時很多人并不看好這個項目,只是后來韓隊長跑出了銷路,這個項目才通了的。
說到這,還是村里的李友乾書記和鄭副主任敢站出來說話,只要一聽說老三雞場是受特別關照的事,他們就站出來反駁,并質問:人家靠的是辛勤勞動,別看到人家好點就眼紅,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并安慰韓隊長不要聽信外面的一些流言蜚語,村里就是有很多嚼舌根的人。
只要身正,就不怕影子斜。
經過李友乾和鄭主任幾次在外面當面反駁村里的流言蜚語后,這樣的話也就少了很多,有可能也是因為時間的關系。不過,這樣一來,韓隊長也是為了避嫌,再說山上養殖銷售的事情也順當了,不能有事沒事就往山上跑了。
雞場送走大雞,迎來的****場陸陸續續又有兩批雞出售,老三賺了錢又把山下村里房子置辦了一些家電,比如空調啥的。因為“綠林蛋”的暢銷,也讓有順也賺了些錢,他把那款老舊的短款五菱低價賣了,加錢買了一輛長款的五菱皮卡。
有順早就瞄上了這款車,前面有兩排座位可以坐人,后面還有一個露天的裝貨箱,可以裝平時送到超市的雞和蛋等物品。
說到這世界上,錢有的時候還真是資本。當初老三沒錢的時候,下山來村里,都沒有幾人跟他打招呼,可能是怕他借錢。這樣一來,他自己也越來越不自信,干脆很少下山。現在賺了錢,有了電動三輪車,常常下山來溜溜,順便也把阿蓮送下山來,口袋里還裝盒煙,遇到喜歡的人就發煙,說話也比之前有底氣了。
這不,得知有順要買車,老三說要贊助一萬,主要是感謝弟弟和弟媳的幫忙,因為雞場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倆人都是白上山打工不要工錢的。可弟弟有順堅決不要,說自己現在有三份工錢拿,一份是村里的土茯苓加工廠,一份是送雞和雞蛋的運輸收益,一份是賣綠殼雞蛋的收益。硬塞幾次后,見弟弟和弟媳硬是不肯收,老三就沒有再堅持。
要說這老三雞場的名氣出來后,有順和老三確實是多了一項新任務,就是接待前來參觀的人,剛剛開始的時候次數比較多,有的一周好幾次,遇到雞場忙的時候,真的是忙不過來。過了一陣子,可能是縣里相關部門都來看過一遍了,現在漸漸少了,偶爾一周一兩次,有時候還沒有。
雖然給有順和老三平白添了很多活,但也帶來一些實惠,讓雞場有了名,倆人在縣里亮了相,正好遇上鎮里搞鄉村振興建設,考慮到這上山的路沒有硬化,市里、縣里又常常來人,所以鎮村決定,硬化雞場上山的路,在鏈接山下國道的地方修一條一公里多長的路。雖然沒有修到雞場門口,但這對于雞場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
沒多久,這條路就開始建設了,當時因為缺少一些資金,鎮里就找了韓隊長,看能不能從扶貧幫扶單位出一點,畢竟這也是村里的農村路建設。為此,韓隊長專門跟單位做了報告,單位特批了十萬元經費用于這條道路建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條嶄新的路就修建完成。
路修好通車那天,韓隊長還特意駕車體驗了一番,感覺真的不錯,比以前上山要方便安全了很多。到了老三的雞場,他找到老三商量一番,因為以后雞場來的人多了后,為了讓雞場更加漂亮一些,讓老三在雞場門口立個木匾招牌,名字韓隊長都想好了,就叫“綠林雞場”。
對于這個名字,老三很贊同。他立馬給有順打了電話說起這個事,讓有順聯系作招牌的地方,做個木匾招牌,并設計個木門,將牌匾給掛起來。
其實,韓隊長今天上山還有個事跟老三商量,見有順不在,就想先跟老三說。作為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三的雞場辦起來賺到錢后,就受到很多人關注,為此鎮里、縣里的扶貧部門也專門找到過他,建議看能否吸納一些不能進廠的貧困戶到雞場工作。
因為考慮到剛剛營業不久,韓隊長就沒有跟老三說這事,現在時機成熟,韓隊長就想問問老三看能否吸納兩到三名輕微殘疾貧困戶到雞場工作。
對這個事,雞場忙不過來的時候,老三也不是沒想過請人。但請人的話要開銷,這雞場的活自己咬咬牙還能堅持下來,所以除了阿蓮外,就一直沒有請人幫忙。
今天韓隊長提出這個要求,老三也不能駁了韓隊長的面子,就是問了問能不能少請一點,請一個人行不行?還有這個工資怎么開。
韓隊長知道老三的顧慮,想了想跟老三說,這村里的輕微殘疾戶就是阿山和阿牛,他們雖然一個是智力殘疾一個是手有殘疾,但輕微的體力活還是能做的,工資的話前兩月就八百一個月吧,過了兩月如果可以的話,就漲到一千二佰怎么樣?
見老三又些疑慮和猶豫,韓隊長沒有再給他施壓,而是讓老三在考慮考慮,他自己也跟有順再商量一下。說著,韓隊長就下山找有順去了。
按理說,這一個月八百到一千二是不多,兩個人的工資還沒有阿蓮一人的多。但這是多出來的錢啊,誰不想錢賺的越多越好了,再說這兩人來了這里,能干啥還不知道。老三有自己的顧慮。
其實,老三不知道,這倆人前兩月差額四百元,韓隊長準備用他自己的經費進行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