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湊熱鬧
朝廷重獎勵的這一消息不脛而走。
不,何止是衛國公府發財了,簡直是祖墳上冒青煙的事情,自從招了江葉這個贅婿以來,李家竟然接連有好事發生。
頓時,整個長安街都震動了。
據說,這衛國公府里的金銀是一箱一箱被抬進去的,有人甚至傳言,府里的金子多的沒地方放,最后挖了一個地窖給藏進去。
但是,此時長安街卻熱鬧了,尤其是一些擺攤看風水的人,周圍被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他們都對外吹噓說衛國公的福祉是自己看的,以至于這些人瞬間身價暴漲。
可是,該怎么樣去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顯然很多人都有說法,有人說是那日請道士的功勞,當然這個道士是他師父,現在云游四海去了。還有人說那是他們給李家作法,最后就發財了。
這些人說的有板有眼,很多人竟然信以為真,當然,唯獨解釋的最到位的莫過于李家祖上積德,祖墳修的好的結果。
到處傳言的神乎其神,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祖墳修的好,簡直可以庇佑后世。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古人真的城不欺我。
那些江湖術士以及旁門左道的人一個個熱淚盈眶的,這簡直就是一次發大財的大好機會...
此時,從朝廷里領完獎賞的江葉,準備回到衛國公府里,現在他最心急的就是見到心愛的妻子李婉婷,自己剛剛穿越來到這個世界時間不長,就被委身去前線抗敵,這在整個穿越人士之中都是極為少有的。
從大明宮出來,剛走到半途,遠傳就傳來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
江葉是個愛湊熱鬧的人,可一旁李府的管家卻多了個嘴“姑爺,你看那邊好熱鬧啊!”
江葉原本打算回去好好陪陪嬌妻,畢竟新婚離別,距離產生美啊!
聽管家這么一說,自己到來了興趣,不就是個熱鬧嘛,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走,去看看。”
江葉甩開大長腿,朝人群中走去。
走進了才看到,原來距離這不遠處有一家客棧,門前站著四個人,兩個讀書人的模樣,羽扇綸巾,風流倜儻。另外兩個則是一身戎裝,顯然是學武出生。
這四個人站在街上,面色枯槁,甚為狼狽。
江葉判斷,應該是被客棧給趕出來了,此時那客棧老板正拱手想前來看熱鬧的人賠笑:“本店小本生意,你們四位公子爺,小店可不敢得罪,眼下你們...唉,真是本店的晦氣,若是再不尋醫問藥,你們的那位朋友恐怕活不成了。
你們四位也是患難與共,幫人幫到底,小人也是佩服,只是,你們帶著個將死之人,這也不是個事兒,依小人看來,你們還是另覓他出,你們現在已經囊中羞澀,我之前說了,小店概不賒賬,這不是我沒有良心,唉,算了,之前你們賒欠的那三兩銀子就不提了,你們還是趕緊走吧!”
“要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或許你們會遇到比我好的人收留你們,那就是你們的福分嘍!”
聽這那體店老板連諷帶刺的話,四個人羞愧的低下頭。不過他們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倒是周圍幾個看客似乎知道這件事的真相,私下里竊竊私語的談論到:“原來他們不是四個人,是五個啊,好像是從大西北趕來參加考試的,他們之中竟然有一人一病不起,都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哪里有不救的道理?”
“是啊!是啊!讀書人就是窮,看他們的樣子,書讀的又不怎么樣,學業也不精,八成是浪費錢財來了,真是可憐!”
“為了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銀子,這客棧的東家算是這里的好人,一直都讓他們賒欠著,可是一個將死之人,留在這里,也是不大方便啊!”
“是啊,是啊,上次朝廷宣布的考試,還有小半個月才開始呢,這幾個人真是可憐!”
很多人都竊竊私語的議論著。
江葉算是聽明白了,這五個人算是老鄉,一起來長安城趕考的,誰曉得他們其中一人病了,這四個人為了給他治病,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積蓄,而如今那得病之人又不見好轉,身上的錢都花完了,而此時客棧也不再賒欠賬款,是故他們四個被趕了出來。
江葉心里咯噔一下,這四個人也算是講義氣,后世他看過很多電視劇,里面講義氣的都是很攢勁的人。
可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可不多見。
他下意識的摸摸自己的袖口子,剛才不是朝廷給獎勵了五百兩金子嘛,要是兌換成銀兩,那還真多,不過,現在要是幫他們一下,渡過難關的話,也是自己功勞一件。
何況只施舍十兩銀子,對自己來說,無傷大雅。
但他不能直接給這四個人銀子啊,自己又不是做慈善。
江葉見識這種事情多了,多半這種事情在過去那個時代是真實的,要是放在后世,他才懶得去看一眼。
想到這里,江葉旋即打個哈哈,嬉笑著對他們說道:“你們四個真是個大傻瓜,哈哈哈”
四個人只站在那里低著頭不說話,任憑周圍人說三道四。
江葉剛才那句話,卻引出一個少年的話題,江葉一看,那少年也是羽扇綸巾,一派儒生模樣,看樣子和這四個人都差不多。
“是啊,子安兄,升之兄,這個公子說的很多,你我都是老鄉,都是來參加此次科舉考試的,你們傻不傻?王源眼看就活不成了,你們還要為他花錢治病,還說五個人有相同的愛好,眼看現在考試在即,你們平日里讀書有是半吊子,不趁著這段時間刻苦讀書,我等讀書人為的就是考取功名,管他做什么?你們能管的過來嗎?”
那四個人,始終低著頭,默不作聲。
那秀才模樣的人見這四人都不做聲,繼續說道:“臨時磨刀快三分,這個道理你們不懂嗎?你們家人們含辛茹苦的讓你們出來考取功名,你們不把心思用在讀書上,還整日守著一個病人,你們我劉書文,滿腹才情都不敢有絲毫懈怠,此番考試我必中,即便這樣我還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為的不就是這個功名嗎?”
說完,他砸吧了幾下嘴,似乎有點口干舌燥了,但這周圍沒人給他端杯水。
那站著的四個人中,個子最小的一個,一身戎裝,看上去很精干,但不知道是何故落破到如此地步。
此人姓王名勃字子安,山西人,據說,他有一篇駢文,后世久傳不衰,江葉上高中的時候也學過他寫的那篇文章,老師還要求他全文背誦。
好像叫什么來著,其中有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名句。

銀河明月
求收藏,以后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