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恩師教誨
第三十章恩師教誨
衛國公府里,江葉受到了至高無上的優待。
轉眼三天時間就過去了,怒氣包厄運也消失了,衛國公府上下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三天后,王勃等人選了一個良辰吉日來看望江葉,這一次他們帶來了上等的臘肉和桂圓,第一次拜師儀式太過簡陋,回去后他們四個商量了一下,既然生米煮成熟飯了,那么為何不真正的拜一次師父?
在古代,個人是很看重禮儀的,尤其是唐朝,真的被稱之為是禮儀之邦。
這拜師,也是有禮儀的。
古代拜師,是要行三拜九叩大禮的,這非比尋常。
今日見到江葉,卻見他穿著一件極為名貴的絲綢長衫,頭上戴著一個天平一樣的帽子,兩邊垂下的管帽似乎壓到肩膀上了,在帽冠的中間位置,竟然有一顆耀眼的明珠,此刻在陽光的照耀下,竟然顯得無比奪目。
王勃等人此時苦從心來,他們真的不知道上輩子得罪了什么人,今生竟然要遭遇如此毒打。被同門師兄弟看不起,被迫趕出客棧,自己的同窗好友患有重病,眼看就要奄奄一息了,這真不知道是造了那一輩子的孽?
本來拜了師父就已經算來是瞎了眼,卻不見眼前這個少年,只有十七八歲年紀,你說這樣能為人師表嗎?
王勃等人就像吞下蜘蛛一樣難受,可是,誰又能改變這樣的現實呢?
“學生等拜見恩師!”
江葉記得,“恩師”一詞,最早出現在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曾泰曾經數次得到狄仁杰的教誨,后來得到狄仁杰點播,最終才官運亨通。
怎么現在就有人叫自己恩師?難道自己也是一個新名詞的創造者?
此時,江葉仰面朝天躺在座椅上,接受了幾個學生的拜師大禮,然后很豪氣沖天的擺擺手,說道:“你們不用如此客氣,以后你們留名青石,萬不可忘了為師的功勞。”
“你們四個人的名字,為師記住了,為了更方便為師記憶,給你們排個號,王楊盧駱,嗯,按照這樣的順序你們排序,為師以后也好給你們授課。”
說著,江葉將目光鎖定在他們所帶來的禮物上面,也不知道這些書生能給自己帶來什么?這王勃,雖然是參軍出生,也不知道拳腳功夫如何?
“你們真是太客氣了,來都來了,還帶什么禮物?這真是見外。”
盧照鄰笑呵呵的答道:“恩師,此乃學生們的一點心意,這臘肉,寓意感謝師門有恩,對學生們成長有巨大幫助,蔥加豆腐,寓意學生和恩師清清白白,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意思,制約這蓮子啊,龍眼啊,寓意學生們早日金榜題名...”
江葉一見這些不值錢的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后世這些東西在市場上都是按斤賣的,這些人只提了數的過來的一點,怎么能讓人舒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東西,只有你們這些書生能講解出這么多寓意,你看看高中語文教材,那個講了桂圓的寓意?
“好好好,為師權當知曉你們的意思,只是你們知道的這些跟眼下考試有關系嗎?”
“駱賓王等人頓時面面相覷,現實中你知道那么多生活的常識,可是那真的能用到考場上嗎?換句話說,考試考你知道的東西嗎?|”
駱賓王等人感覺瞬間被懟上了,他們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怎么連江葉一個問題都回答不上?
此時,江葉打起精神,他瞇著眼睛看著駱賓王等等人,這四個讀書人,品行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才學,他知道后世揚名,這四個人都是自己的功勞,因此自己要坐好這個師父。
既然收了這個徒弟,那自己就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長,將自己的四個徒弟培養成朝廷的棟梁,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兒子出息了,做爹的臉上才有光。
當然,這些小把戲,江葉是要藏在心里的,要不然作為一個穿越著,還真的丟人。
“為師聽說還有十天就要進行制舉考試了?”
“是的”盧照鄰唯唯諾諾的回答,這個人生平最為謹慎,歷來說話做事以小心為上。
江葉裝模作樣的掐掐手指,這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一種方法。【其實,筆者也會,這種“掐指一算”的名稱叫“小六壬”是一種判斷吉兇的方式,很準,在后面的文章中我會寫到,很受用。(很簡單,想學的收藏本文就是)。】
“嗯,是速喜卦,諸位大有可為。時間還有,你們當奮發圖強,好好惡補才是。”
駱賓王三人深深作揖,對江葉說道:“恩師教誨,學生終身不忘,我等定竭力奮發圖強,不負師望!”
“你你們有多大把握?”
四個人面面相覷,這這種考試高中的可能性,堪比后世買彩票的可能性。
但是,江葉是穿越著,他知道貞觀十三年的試題。
見四個人不說話,江葉眼珠子一轉,也知道該給他們一個臺階,說道:“有為師在,不必擔憂,你們只管按照為師說的去做,將來保準你們個個前程似錦。”
盧照鄰抬頭看了一眼江葉,心里長長的出了口氣,這才算是一個老師說的話。
此時,聽到這話,盧照鄰等人竟然是熱淚盈眶,他們之前真的是苦啊,一個舉孝廉制度,已經被人用的實在是沒有啥新花樣了,這次朝廷能夠廣開言路,招納賢才,真的是對士族制度一種寬慰,可謂黃恩浩蕩。
“是,學生們謹遵恩師教誨,定不負恩師期望。”
江葉繼續笑吟吟的說道:“努力固然重要,但是爾等記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你們聽來為師的意思了嗎?”
啊?還有這種說法,王勃等人直接瞪大了眼睛。但是,江葉的這句話,流傳到后世,一個叫杜甫的人,說出了一句更經典的臺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度概括了江葉的這句話。
不過,盧照鄰等人覺得江葉說的十分在理,都點頭認同。這些話,他們雖然沒有從古書上讀來,但聽上去,頗有道理。

銀河明月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