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楊森沒投簡歷,也沒去當兵。父親托關系給他謀的工作?他當然也沒選擇,想到那個像樹一般挺直的父親,為了他而卑躬屈膝,為了他毀掉了心里守了一輩子的森林。楊森無顏面對。
再后來,楊森報名了西部計劃,成為了一名援西志愿者。
母親接到電話的時候,楊森已經坐上了去往西部的火車,一向溫潤的母親斥責了楊森的不懂事,生氣的說著不在管他,便把電話扔給了老楊,自己一個人在屋子外抹眼淚去了。
“這么大事,你總該給我們提前說一聲”。他嘆了口氣,兒子的這個沖動卻讓他無法生氣。
“去了那邊照顧好自己,你媽那我去開導,好了,不多說了,滾吧滾吧”。老楊佯裝吼道,對著空氣擺了擺手。
…
兩年后,老楊收到了一封帶著酥油氣息的信。信里夾著一張楊森的照片,母親找了好久才在照片里一群當地村民中篩選出兒子,眼淚又差點沒忍住。
信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兩年前,我背起行囊,帶著迷茫,帶著憂傷,逃避了那個讓我傷心的地方,如今,我自己也未想到,我的夢想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發了芽,我在這邊感覺每天很充實,很有意義,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山里的孩子也能用上網絡,感覺自己真正學以致用……”
“對了,還有一件事值得驕傲的事,組織上在上個月已經通過了我的轉正決議,我現在也是一名光榮的黨員,爸,我這次沒讓你失望吧……。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不問苦樂,不問得失,盡你的力量去奮斗’。我現在做的便是有意義的事,是讓我有無盡動力的事”。
“爸,媽,這兩年我經歷了很多的艱辛,也見證了很多的奇跡,那些苦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春風已度玉門關,已經吹了到全國各地人民的心中”。
夕陽下,老楊坐在門口的藤椅上,媳婦擺弄著簸箕里曬著的干貨,院里還有一顆李子樹,影子被拉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