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紙包,姜徹徑直出了小院,朝著村外奔去,他要去的大山,離村莊還有數里的距離,姜徹必須在日落之前趕到那里。
山路崎嶇,有些地方甚至連路都沒有,異常茂盛的樹木遮天蔽日地蔓延開來,有種莫名的陰森。
可姜徹總能在這些樹木中找到所謂的路,如魚得水般地在樹木間的縫隙中自由穿行。
姜徹是這片山林的巡山人,這條走過千百遍的路,他有信心蒙上眼睛也不會迷路。
所謂巡山人,顧名思義便是這片山林的守護者,日巡山林,防煙防火;夜巡荒墓,防盜防人迷途。
原來這本是沈老頭的工作,可自從姜徹七歲第一次上山后,沈老頭便漸漸閑了下來,如今已經過了十一年了。
村莊離大山較遠,除了村里有老人要下葬之外,基本上可謂是人煙罕至。而鬼節半夜祭掃群墓,在姜徹十八年的生命里還是頭一遭。
“村里的大爺大媽們是不是吃飽了撐到了?大半夜讓人起來掃墓。”
姜徹終于罵罵咧咧地在黃昏時分趕到了建在山腳下的小木屋中。
“還想著這幾天鬼節能不用上山來,能多休息幾天呢。”
推開小木屋的房門,姜徹把紙包的牛肉倒入一個半大的瓦罐里,聽著瓦罐蓋與罐身因蒸汽而發出的清脆而細微的碰撞聲,姜徹突然覺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安全感。
姜徹整個人大字躺在瓦罐旁的一張木板床上,適才黃昏時分,他還有功夫能再小憩會兒,可是不知何故,他總是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
“起來打會拳吧。”
姜徹從床上跳下來,隨手將上衣脫下甩在桌子上,落日熔金,太陽將最后一縷余暉播撒在姜徹的身上,金黃色的光輝仿佛水一般在少年結實的肌肉上流動。
姜徹將拳法一招一式對著空氣擊打而出,全身的肌肉有節奏地不斷地隆起,發出了呼呼地風聲。
“沈老頭這拳法還真有點意思。”
打完這套拳法,姜徹揮了揮手臂,他感覺自己的力氣好像又大了一絲。
事實上,這套拳法也是姜徹在十八歲的年紀就能夠擁有恐怖身體素質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姜徹五歲那年,他曾發了一場大燒,差點丟了性命,在他病情有所好轉的時候,沈老頭便一招一式的將這套拳法教授給他。神奇的是,自從學習了這套拳法后,姜徹無論大病小病再也沒染上過,唯一的缺點便是胃口大了億點點,十八歲不到便滿臉橫肉,虎背熊腰。
這也使得姜徹越發好奇沈老頭的真實身份與過往,畢竟真正的強者不應該埋沒在煙草與小山村里,可沈老頭的笑容卻是如此的輕松安逸。
終于在在某一年的仲夏,年幼的姜徹鼓足了勇氣向喝得爛醉的沈老頭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沈老頭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從小院某個偏僻的角落挖出了一柄雪亮的大刀,與一面鮮血般的血紅大旗,沈老頭披著旗子,拄著大刀望向北方,滿臉寫滿了意氣風發,姜徹第一次看到過那樣的沈老頭。
可在沈老頭酒醒的第二天,大刀馬上被他拿去熔鑄成了一把鐵鍬,理由是官府追繳管制刀具,而那旗面現在還被當成桌布扔在小木屋里。
沈老頭不愿意說,姜徹也不方便多問,畢竟誰還沒點秘密呢?
姜徹從小屋中拿出了一個木桶,打滿了泉水,淋漓暢快地沖洗著身子。
洗過身子后,姜徹回到木屋中,他捧了個缺了個小口的大碗,往里倒了小半盅的牛肉,便重新將瓦罐蓋好,用個破棉襖裹好,沈老頭牙口不好,剩下的這些牛肉姜徹打算用來燉點湯給他喝。
做完這些事情,紅日早已西沉,玉盤般的明月掛在如墨般的夜空之上,孤獨地點亮了整片夜空。清亮的月光透過窗戶投到木屋里,仿佛在漆黑的木屋中點亮了一盞昏暗的燈。
“不知道李婕她那孤兒院怎樣了,不知道能不撐得下去。”
姜徹走到窗戶邊上,望著窗外的明月,他不由得思緒萬千。
正如神秘的沈老頭一般,姜徹身上也有一個匪夷所思甚至有些老套的秘密——他是一個穿越者。
這是一個說來有些好笑的故事,但它卻在姜徹身上發生了。
在前世,姜徹是一名勤勤懇懇的小職員,父母因為走私毒品,出逃國外,已經二十余年渺無音訊,姜徹二十余年來都是孑然一身,漂泊在大城市里。
他也曾抱怨過世界的不公,無邊無際的孤獨,若有若無的歧視將他緊緊地包裹。
所幸的是,在他快要受不了的時候,他那位叫做李婕小學同學找到了姜徹,她告訴姜徹自己現在經營了一家小小的幼兒園,用來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適齡兒童,并很羞澀地對姜徹講出捐款的事。
渾渾噩噩的姜徹跟著女孩到了那座幼兒園,在那里,姜徹看到一群小天使,即使生活不幸,他們依舊努力地笑著。
姜徹感覺昏暗的人生中第一次出現了光,生活突然間有了寄托,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他將自己的整個錢包塞進了募捐箱,并成為了這間幼兒園里的第二個“老師”——只要在工作的閑暇之余,他就會到這座幼兒園里走一走,給孩子們講一些有趣的事。
但這平靜的生活卻在一個夜晚被打破。
姜徹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夜晚,那個夜晚的月亮也如同今夜一樣的圓。
那天下午,女孩因為身體不舒服需要前往醫院就診,而她又放心不下這大大小小的孩子們,于是乎,她便拜托姜徹來照顧孩子們。
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此之前便發生了很多次了。
姜徹陪著孩子玩了一下,又將他們送往各自的孤兒院。
事情很順利,姜徹開著校車,沿途和孩子們唱著歌,太陽的光輝漸漸落下,車上的孩子也慢慢地變少,最后,車上只剩下了一個“特別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上車開始就坐在角落低聲啜泣,與其他孩子相比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