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一本完整的書,只因許多內容涉及她人隱私,顧我常常點到為止。
在文末,我會附上自己目前的愛情觀,但那并不重要,因為“它是怎樣”不過是揣測的意相,而“它是什么”則能帶給我們深度的思考。
其實我的答案是什么,無關緊要,重點在于思索。
從當時的情境來看,他可謂是自私自利,且罪孽深重。但放在更廣的時間序列中來看,他別無選擇,因為他只能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并且對其反應。
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所作所為也會完全受其影響,但有趣的是,他仍能選擇恐懼或是愛。
這對于世上大部分的人來講,這稱不上是種選擇,其實也確實如此。
結局已經注定,即使我們抵制和排斥這一事實,但只要我們誠實的徹底反省過去某一主題時,就會發現,每一個事件都在為下一事件做準備。
整個人生環環相扣,注定導向那一結局,但你是否也在害怕呢?
那一結局早已注定,但對于你來說,它到底是什么呢?只要你繼續相信恐懼的咆哮,它必會告知你,那是你罪惡的最大懲罰,你在劫難逃!
你確實在劫難逃,世上每次關系破碎,都在向你證明這一點。
但這一劫難到底是什么呢?
不要給自己一個“答案”,假若你可以靠自己消除隱患,哪里還會有什么恐懼?
正因沒有人能夠只靠自己而超脫苦難的世界,他才需要這一問題。他必須誠實地認識到自己并不知道答案為何,才能迎來真實的答案,而不再是循環論證。
問吧,但不要再教授自己生命的意義了,你只會用恐懼的把戲嚇壞自己的。
只是單純地提問,然后就靜默下來。
他需要學會聆聽,他的耳朵早已被刺耳的噪音弄得聽覺模糊,他必須重新開發這一潛能,才能在需要時善加利用。
你會聽到的,因為他與你同在,他會教你如何去聽的。
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