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托爾斯泰
“哥哥!如!街尾居住的約翰在昨天病故了,人們都去搶可以用到的東西了。雖然我沒有搶到面包和過冬的棉花,但是我趁他們在搜刮其他東西時偷偷抱回了一些書……可,約翰他們好像是用書來生火的,書被撕的破破爛爛的,不過我們還可以繼續看剩下的幾頁!”
路易斯紅著臉,粗喘著從衣服里掏出了藏了一路的寶物,一本《農作物種植方法論》和一本字典。
“居然找到了字典!但是另一本,關于種田的書嗎?學習這個有用嗎?”雖然從小接受著中西方教育,但純如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類的知識。
“我相信知識總有它的用處,只不過取決于使用它的人是誰,那么如,就拜托你了”威廉在說話時一直不停的用手拂去紙面上的灰塵,或許改變眼前窘迫現狀的關鍵都在書中,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書籍,也是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生命中一直缺少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這晚的睡前故事,純如講起了一個大臣的故事,“看吧!王用官位和獎賞感謝藺先生的功勞與忠心,就好像我換來藥品和面包來感謝你們的收留!”少女第一次收獲了同齡人的友誼,總是無時無刻的提到它。當然,比起以生存作為第一目標的威廉,兩人的關注點顯然不同。
“這個人為他的王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了報酬,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你之前講了偷竊可恥,要用勞動去換取報酬才是一個紳士該做的。那我要用我從書本里學到的方法去換取報酬!”
于是之后的幾天里,戴著帽子的純如與兄弟倆在街頭多次碰壁后,終于找到了一個愿意去試試幾個孩子所說的方法的人,并成功幫她解決了問題,換到了土豆來充饑。并在她的宣傳下,這三個“百事通”也在平民中有了信譽與名聲,溫飽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可是藥品依舊很少可以找到去換取的機會……
白天去幫助別人來換取報酬、去貧民窯中搜尋可以找到的書籍,雖然大多數是不完整的殘本,但聊勝于無。傍晚三個人在余暉中一起學習,如果月光正好,學習便會持續下去。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距離三個人初見已經過去了一年多。
“昨天我聽那些貴族們說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里有好多書,我和路易斯都想去見識見識,威廉~拜托拜托,你想想辦法吧。”
“啊?我想去看書嗎?”盯~“對,對,沒錯,如果可以的話,哥哥就帶我們去看看吧”路易斯紅著臉對女孩的撒嬌表示了屈服。
“倒也不是不行,我們去后門看看,如果沒鎖的話我們就避開人群進去吧。”威廉就像平時做咨詢那樣,為弟弟和女孩解決了提出的問題。
三個人躲避著人群,偷偷溜入閱覽室去讀書。除非到了必須出去尋找問題來解決溫飽的地步,三個人都會擦干凈手指,偷偷躲在角落里讀著書,直到太陽落山……
兩個月后的那天,三個人被圖書管理員發現的那天,純如平靜的生活再一次被打破。
*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參考第二集中的內容
*又看了一遍ED里雨中的莫里亞蒂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