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約了我的初中同桌在黃河邊騎行,順便聊聊天。
問起她的近況,她說她考上了本地的公務員后,生活輕松簡單,閑暇之余能夠出門去攝影拍照,自己一個人生活得十分快活。我問她有沒有想過找個男朋友,她倒是告訴我,一個人生活這么輕松的情況下,哪需要一個男朋友。她又問起我的境況,我告訴她,剛分手,還沒走出來。
她以前還是我們班的文藝青年,自己寫的小詩至今還躺在我的同學錄里。聽到我說我沒有走出來的時候,她是真的很驚訝。她說自從她成年之后,她的感情就沒有再特別投入過。她說如果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控制不住愛情的沖動尚可理解,可是成年之后,控制住自己愛情的饑荒應該要成為本能。因此她很好奇,為什么我會對這次的感情會這么投入,因為比起我的初戀或者高中的女朋友我好像也沒有這么落魄過。我告訴她,當年的感情因為失去了新鮮感就覺得沒意思了,完全是一種好奇的心理嘗試的戀愛。而這次的感情哪怕早已失去了新鮮感,但是還是在尋找新的樂趣,挖掘延續下去的辦法。這次的戀愛不是源于好奇感,而是陪伴感。
她還是不理解,搬出了一套我沒聽說過的人格區分,告訴我我是那種傾訴型人格,所以渴求陪伴,但她是思考型人格,所以在乎的是私人空間。好吧,我不在乎我是什么人格,也不在乎人格對我有什么影響,我倒比較在意,如果我的人格可以換一下,會不會更容易接受分手的事實?她告訴我嘗試一下不同的活法。
分開的時候她又告訴我一句話,男人在三十歲最值錢,而在二十四五歲的時候又有,是最不值錢的。她告訴我,要好好沉淀,慢慢成長。如果她說的是真的的話,我會不會在三十歲的時候,重新追到你?可是還要過這么多年,我和你會不會變心?希望不會吧。如果真的變心,希望那個時候的我,能夠釋懷吧。
我還在想她說的話,如果我換一種人格是不是就能釋懷得快一點?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希望我早點人格分裂吧,如果我也有二十四個比利的話,且只有一個比利無法釋懷,這樣的我會不會比現在要好受一點呢?我在心里默念,這個想你的比利叫做你的比利,恨你的比利該有的比利,無所謂的比利叫做正常的比利。多分幾個人格,在你的比利出現的時候,催促一下其他的比利趕緊出現,把你的比利趕跑。這樣的計劃,實在是太完美了。
這個睡前的時刻,正在值班的這個比利告訴我今天我很快樂,我找到了解脫的辦法。他告訴我今天好好睡一覺,最近他要多加加班,痛苦的生活很快就會過去了。他告訴我他的職業是一個心理醫生,他會給我催眠讓我快速入睡,也可以幫我調整精力,聚精會神地上班。他告訴我,今天的生活圓滿結束,現在的我只需要,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