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末一過,又迎來重重復復的備考生活。從周一開始,直至下個周日中午之前,這段時間歸學業調配,莫得商量。學校奉行的理念也要求學生圍繞學業來展開自己的生活,除去基本的進食、內務和睡眠,其余都是學習。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就非常要求學生本身對時間的管理和規劃了,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什么時候該完成什么,這些都一定要有具體的計劃,如此一來學習的效率也會提高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心中都有一份獨屬于自己的日程表,那些能一如既往貫徹自己日程表的人,生活不僅充實,成績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但枯燥乏味絕對是少不了的,而想要好成績,與之對應的時間和努力就不能吝嗇,付出與回報往往成正比,這就是高中,這就是高考,這就是普通人需要支付的代價,那些萬里挑一的天才能做到的娛樂與學業兼顧,大眾學不來,可我們并不追求完美和極限,一般人也做不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無愧于自己的全力,用心了、盡力了,這就好了,沒必要苛求自己,也沒必要有愧于誰,生活和未來可不是輕易被一場高考阻擋的,相反,高考是一張檢驗你進入社會的能力表,它將你的能力、性格、心態、優點和缺點通通轉換成淺顯易懂的數據,它的初衷是給予你改變人生的機會,它的最終目的卻是磨練,磨練意志、磨練能力、磨練可能,如何在一場成功或失敗的高考之后面對生活和未來,堅持一直以來的信念和努力,去繼續開創自己往后的人生,我想這才是高考的意義所在,它只是希望即將走向成年的我們,在經歷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成功或失敗之后,學會繼續向前。人生可不止高考一場,未來決定命運的挑戰數不勝數,所以,為了能迎接更多的挑戰,是不是該學會不讓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提前垮掉,學會在自己的日程表中適當添加一兩件愉悅放松自己的事情呢?
比如不要再拿體育課自由活動的時間去埋頭苦練習題,多出去室外走一走,跟同學朋友們來一場大汗淋漓的體育競技,當你能大笑著與同學們打成一片,你會發現,天空是那么的廣闊無邊,同學朋友們是那么的奇妙有趣,青春是那么的歡樂無愧,不然的話,高中三年都沒見識過就讀校園的全貌,沒來過一場同學朋友間的互動,你的青春又是多么的可憐。
普遍周一都是十分讓人疲倦的,畢竟周日的假期還沒享受夠就要學習了,誰都會在心里感概可惜。若是周一有一場體育課,這就另當別論了。高三十六班的同學們就是其中的幸運兒。
下午最后一節是體育課。早上,大家像是無事發生一樣正常上課,葉清怡也與平常一致,認真上課學習,有空就幫老師搬運上課資料,下課送送老師,順便詢問一下相應科目老師今天的作業安排,用便利貼記錄下來,貼在桌的左上角,以此作為簡陋的日程表。她似乎過了一個充實的周末,今天給人的感覺依舊是干勁十足,如同女上司在處理日常的工作,順利且有條不紊,不像是經歷過傷心事的人該有的反應。
作為昨天下午事件的始作俑者——方奇——跟往常一樣,早上總是無精打采的樣子,課間就趴桌面小憩,整張臉都埋在雙臂圍成的枕頭里,似乎每晚都沒睡好。
方奇沒有找葉清怡就昨天下午的事問個清楚,葉清怡也不主動找方奇提及此事,兩人課間在走廊上碰見也是相安無事的樣子。遺忘似乎成了彼此默契的選擇。
中午放學,當葉清怡收拾好桌面的時候,方奇已經不見了人影。方奇就是這樣,在放學時間往往是班里最快跑沒影的那幾個之一,葉清怡對此很了解,多半是趕去吃飯或者去哪里玩了,若是問起與他相熟的同學玩伴,他們能想到的無外乎是方奇又跑去操場打球什么的,總而言之,方奇就是貪玩外向,否則有葉清怡的監督,他的學習成績早就上去了,不至于一直在中游徘徊,不上不下的,方姨也曾說過:指望方奇發奮讀書比登天都難,只要他能保持現在的成績,我就心滿意足了,最起碼勉強能碰到提前批的分數線,有個不錯的本科可以讀。
想到這,葉清怡嘆了口氣,她時常有這樣的念頭——若是方奇收斂玩心,有她陪著和輔導,方奇考個重本還是不難的。
不過如今,想要修復彼此的關系,對葉清怡來說仿佛都是奢望。她不清楚方奇是否還記得自己開學那天的告白,比起這個,她更害怕方奇記得卻選擇了靜默,讓它隨時間而逝,這與不聲不響的告別無二,最為傷人心。倘若像個陌路人一樣不理不會,這難道不是無言宣布了關系的結束嗎……
葉清怡害怕啊,害怕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哪怕方奇現在找她說有事想要告訴她,她都會宛如獲得新生,繼續抱有希望——小女生的一面可不僅是外表柔弱的女生擁有的特權。
盡管表面一如既往,葉清怡也是憂心仲仲地度過了整個上午和下午。她尋思著自己是不是該主動去解釋,為昨天自己的莫名其妙和喜怒無常道歉。優柔寡斷之間,時間來到了最后一節體育課,當體育老師宣布這節課自由活動的時候,同學們興致高昂地參與體育運動。葉清怡也想適當運動放松一下學習帶來的疲勞,但她仍是拒絕了同學朋友打排球的邀請。她走遍了體育館和操場的各個角落,試圖尋找方奇的蹤影,奔走了整整十五分鐘,連他平常最愛去的籃球場都找了一遍,依然沒能找到方奇。轉換思路,她開始問及班里的同學,希望能借此得到方奇位置。
路過教學樓的架空層,葉清怡發現了蘇巧敏的身影。走近一看,蘇巧敏正坐在階梯上,雙膝上架著一盒放著線條和玻璃珠子的類似工具箱的東西。
起初,蘇巧敏似乎沉浸在忙活中,并沒有察覺葉清怡的到來。當葉清怡招呼一聲,蘇巧敏還嚇了一跳,把大腿上的東西用前傾的身體給遮掩起來,一副慌張的模樣。待看見來人是葉清怡,她臉上的表情放松了些許,眼神里帶著猶豫。
“不去運動放松一下嗎?”葉清怡親切地建議,“體育運動能很好地緩解學習帶來的疲勞。”
“原來是清怡啊,嚇了我一跳。”蘇巧敏最后大方地把大腿上的盒子呈現給她看。
“在搗鼓什么呢?”
“你看。”
葉清怡湊近她身邊,俯身看了看,盒子里除了零散的珠子和線條,還有幾件成品手鏈。
“珠子和彩繩,你這是在……”
“對,我在做手鏈。幫社團的學妹們。”
“手鏈?是哪個社團呀?”
“學校的手工社團。學妹們制作手鏈忙不過來,就拜托我幫忙了。聽她們說是要在五一勞動節那天做志愿活動的時候送給孩子們當禮物的,具體是什么志愿活動,我就不清楚了。”
“要制作很多嗎?”
“是啊,所以她們才找我幫忙,還拜托我找一些相識的人,尤其是心靈手巧的朋友幫忙。”蘇巧敏有些疲憊地說:“我今早就開始了,就課間休息的時候,但也就弄好了一條,加上剛剛制作的,總共也就五條。”
看著蘇巧敏頭疼的樣子,葉清怡有些于心不忍,說:“我來幫幫你吧。”
葉清怡往蘇巧敏身邊坐下,拿起盒子里的線條和珠子,說:“一個人可是要弄好久呢。我們又是備考生,實在經不起時間這樣消磨。”
“我自己一個人就好了,麻煩你,我有些不好意思。”蘇巧敏歉意地說:“而且我就利用課間時間和體育課的時間,不會影響學習的。”
“沒事,我現在也空閑。就這一盒嗎?應該沒有了吧?”
蘇巧敏點頭,說:“就這么多,這些材料應該能制作二十條手鏈。”
“沒問題,就交給我吧。我們爭取體育課結束前完成。”似乎為了緩解蘇巧敏的擔心,葉清怡露出微笑,又說:“放心,我以前初中的時候好歹也是參加過學校舉行的手工制作大賽的,串個手鏈這樣簡單的事,我還是有信心的。”
“嗯!那我們開始吧!”蘇巧敏回以鼓勵的微笑。
照著模板,葉清怡熟練地制作手鏈。兩人前前后后坐了好久,忙活了很長時間,終于把盒子里的材料全用光了。
蘇巧敏愉快地伸了伸腰肢,展開雙手往天空舉,露出了工作完成后滿意的笑容。
“多虧了清怡的幫忙,如果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時候。”蘇巧敏感激地說:“要不今晚我請你吃夜宵吧,作為我的謝意。”
“不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另外吃夜宵容易長胖,對健康不好,你也不要心情一好就想去吃夜宵,這樣的壞習慣得改。要知道一日三餐是基本夠一天所需的營養和能量的。當然,如果三餐沒吃好,適當吃些夜宵也無可厚非,但注意避免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作為夜宵,這對身體不好……”
蘇巧敏吐了吐舌頭,調皮地打斷道:“知道啦,知道啦!我不請你吃夜宵就是了。你怎么跟我媽一樣愛說教呢……”
“知道就好。那我先走了。”
“等一下,之前看你的樣子好像是在找人吧,是在找誰呀?”蘇巧敏叫住葉清怡問。
“我在找方奇,你知道他在哪嗎?”葉清怡不加掩飾地問。
“方奇?”蘇巧敏微微蹙眉,“早上的時候他來找過我,恰好那時我正在制作手鏈,他就問我能不能教他制作手鏈,我沒有問及他原因,但礙于沒有空閑教他,就介紹他去學妹們的手工社團了,我順便還把社團的部長是誰告訴了他。他好像說過下午會去見上一見,所以你要是找他的話,可以去手工社團那里看看,因為那位部長學妹今天跟我們上同一節體育課。”
“真是太感謝了!”葉清怡抓起蘇巧敏的手說:“你能告訴我方奇會去哪里與那位部長見面嗎?”
“這個……”蘇巧敏有些為難地說:“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呀,而是我也不知道體育課時間他會和學妹在哪里見面。我只知道……”
叮咚——
校園里忽然回蕩起下課的鐘聲。
“咦?下課了?!”蘇巧敏有些驚訝,“看來我們花了差不多一整節課來制作手鏈了!沒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
“所以呢?別說到一半就停下呀。所以你知道什么?是方奇會去的地方嗎?”
聽見下課鐘聲的葉清怡明顯變得著急起來。她抓緊了蘇巧敏的手,不知覺下增大的力度讓蘇巧敏感到小手生痛。
“圖書館的閱覽室,手工社團的學妹們習慣在那里集合,一般商議些事情或做些紙質手工也會去那兒。”蘇巧敏抽出小手揉了揉,急忙解釋說:“我想,如果方奇是找部長商量事情的話,應該會在那里。”
“幫大忙了,巧敏!”葉清怡轉身就走,跑出幾步,好像是覺得就這樣告辭有些不太禮貌,又激動地回首喊:“謝謝,回頭一定請你吃夜宵!我就先走了!”
葉清怡繼續往前跑,背對著蘇巧敏揮了揮手。蘇巧敏現在還揉著被葉清怡抓過的小手,表皮浮現了一抹紅印。對此,蘇巧敏倒是不在意,不過卻對葉清怡剛剛告別的話有些納悶。
“……她不是告誡我吃夜宵不健康么,怎么突然想請我吃夜宵了?奇怪了……”
當蘇巧敏琢磨著吃夜宵的事情時,葉清怡已經在去往圖書館的路上了。不到五分鐘,她就來到了圖書館門前。葉清怡沒有第一時間匆匆進門,而是懷著忐忑又慌張的心情在門口前站立——一想到要面對方奇,她下意識止步了。
她想要當面向方奇解釋,卻又害怕自己到了他面前說不出話來,難以啟齒可不單單僅限羞恥的事情,是非對錯、男女之間,往往都不是那么容易開口的,不是由于顧慮,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越是喜歡、越是信任、越是親近、越是在意,反而說清楚就變得異常困難,一言一語都不希望出錯,內心總要害怕著稍微不經意的舉動都會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說多錯多和越解釋越混亂是否屬于這類情況的一種詮釋?說七說八,到底需要一番心理準備和一點提前醞釀,就有如面臨重大考試前需要做些測試卷來增加信心和底氣,這份勇氣可不是說來就來的。
葉清怡做了幾個深呼吸,感覺心臟不再緊張快速收縮,她鼓起勇氣走進圖書館。細心留意每一次經過的閱覽室,一眼一步地尋覓方奇的身影。愈是查遍一間閱覽室,葉清怡的緊張感就愈發增添一分,她知道走過越多的閱覽室,方奇會出現在下一間的閱覽室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一分。直到最后,僅剩最后一間,葉清怡的緊張感悉數化作沉沉的失落——她搜遍了所有的閱覽室,而方奇不在。
路過的孔樂雅發現了明顯心情失意的葉清怡,她走過來問候葉清怡,葉清怡一如常態般微笑,笑容卻不免帶著絲絲苦澀。葉清怡象征性地詢問孔樂雅怎么來圖書館了,孔樂雅回答說是來還書的,順便在這里借閱一番。同時,孔樂雅敏銳察覺葉清怡此刻的心情,便好心詢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葉清怡起初想要婉拒,但談話一來二去之間,還是忍不住問及了方奇的事,她問孔樂雅有沒有看見方奇。令人意外的是,孔樂雅的回答是肯定。葉清怡頓時像是變了個人,急切地追問方奇在哪里,這倒是把孔樂雅嚇了一跳。孔樂雅良好的素養讓她始終保持鎮靜,她耐心地述說自己所知曉的事情。原來方奇確實來過圖書館,就于體育課的時候,在閱覽室里他與幾位女同學相談甚歡,之后下課便離開了,估摸著應該回寢室處理內務或去食堂吃晚飯。葉清怡聽完后,臉頰的肌肉明顯有些松垮,看不出喜怒哀樂。兩人沉默站在一起良久,葉清怡對孔樂雅表達了感謝,便轉身離開了。望著葉清怡離去的背影,在弱光的室內,孔樂雅隱約看見了輪廓清晰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