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道選擇題:功臣與舊貴族
秦末漢楚,田氏齊國,短短不到十年間,存在了七個齊王。他們分別是齊王田儋、田儋之子齊王田市、齊王田榮、田榮之子齊王田廣、齊王田橫以及被項羽分封的濟北王田安、齊王田都。
田氏三兄弟田儋、田榮、田橫,他們是在亂世之中,靠自己的力量,光復齊國,自立齊王,是哪個時代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劉邦知道田氏三兄弟的故事,又得知田橫沒有死。齊國歷經田氏一百多年經營,尤其是齊威王、齊宣王以及齊緡王早期,諸侯都要看其臉色。
秦末漢初,田氏三兄弟在齊國先后登上歷史舞臺。田氏在齊地不僅有影響力,還有很強的號召力。齊地也是田氏三兄弟憑借自己的力量光復。
田橫,雖流亡海外。但,齊國賢士大都依附于他,百姓也心向他。劉邦,不加以收攬,以后恐怕難免有禍患。
田橫自立齊王,振臂一呼,就會得到齊地百姓響應。
齊國號稱東帝,無論是姜齊,還是田齊,都曾威震天下。齊地有強大的經濟、文化基礎。它的地理位置也相當優越。劉邦建立大漢王朝,想要征服齊地,是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劉邦愛說臟話,但,他有哲學思維。他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
對待自己的敵人,劉邦從來不會心慈手軟。猶如現在人說的那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對待項羽,劉邦要斬盡殺絕。
對待臨江王共敖,殺。
對待項羽舊部,追殺。
對待田橫,劉邦采用了另外一種方式:招降。
劉邦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先做了一件事:特赦田橫無罪。
接著,又直接表明目的:讓田橫入朝。
面對劉邦做出的舉動,田橫第一個反應:不高興。
他和劉邦曾都是諸侯王。對方憑什么對他進行特赦。劉邦是大漢皇帝,得不到田橫發自內心的承認。再說了,田橫做那些事,他不會認為是錯的。他認可劉邦,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此時,劉邦很強大,田橫是聰明人,也不會把生氣放在臉上,更不會說劉邦是什么東西。
于是,劉邦有了第二個反應:婉拒。
田橫拒絕的理由:
1.曾烹殺酈食其。
2.酈商為漢將,恐遭報復。
田橫婉拒的同時,為了讓劉邦放心,又表明了一個態度:請為庶人,守海島中。
這個態度很端正,表明田橫無意與劉邦爭天下。態度是好的,但,劉邦不信。劉邦信了,他就是小孩子。劉邦勢力弱的時候,也這樣表達過態度:火燒棧道、送項羽降書。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是不會讓隱患存在,威脅到自身。
劉邦根據過來人經驗,不會信,也不打算放過他。
田橫以這樣的理由婉拒,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堅辭不從),又給劉邦出了一個難題(我和酈商,只能二選一)。同時,又給劉邦表明態度,我不會給你制造麻煩。
進而,田橫表達了一個潛藏的觀點:你劉邦是什么東西,赦免我的罪。
可以說,田橫出了一手好牌,給劉邦一個漂亮的反擊。然,田橫忘了,他的對手沒有貴族精神,也不會按常規出牌。
田橫跟隨田儋舉起反秦旗幟,光復齊國。又擁護兄長田榮,反對項羽。田榮死后,他又舉起反楚旗幟,再次光復齊國。
韓信突襲齊國,田橫戰敗,寧可投奔彭越,流落海島,也沒想臣服劉邦。
田橫是貴族,身份高貴。哪怕劉邦得了天下,他也從心里看不起。但,劉邦勢大,他沒有正面拒絕。畢竟,事可以做絕,話不能說死。
田橫是個聰明人,采用這樣的方式給劉邦出了一個難題。
田橫的理由,表面上看去是在為自己找借口,不去見劉邦。其實,是暗藏殺機。
他承認烹殺酈食其,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烹殺他?
答案是什么呢?
韓信沒信用,偷襲齊國。
田橫話中的意思,是他殺了酈食其。但,是韓信之舉,導致酈食其被殺。
你要算賬,別忘了韓信。
田橫間接的引出劉邦胸中的火,進而加大劉邦和韓信之間的矛盾。
酈食其為劉邦做了很多實事,也建立了很深刻的革命友情。尤其是在關鍵時刻,比如西進亡秦,兵不血刃為劉邦拿下陳留。又比如滎陽慘敗,成皋逃亡,劉邦奪了韓信、張耳兵權,想要與項羽開戰。是他站出來,提出了新的作戰計劃,也主動去齊國,有說齊王田廣、齊相田橫伐楚。
眼見,酈食其出色完成了任務,與齊國達成協議。卻沒想到韓信違背協議,偷襲齊國。齊國君臣大怒,烹殺酈食其。
酈食其的死,韓信也要負責任。
同時,這也是田橫用這種手段,報復韓信。韓信滅了齊國,是田橫的仇人。
韓信是楚王,他殺不了。那就,借劉邦之手,除掉韓信。至少,田橫要離間劉邦和韓信之間的關系。而,酈食其的死就是最好的舊事重提,
項羽死后,劉邦第一次件事,奪韓信軍權,改封楚王。從這些現象,田橫看到了一點,劉邦用韓信是因為戰時,需要他滅諸侯亡項羽。
項羽死了,天下安定,韓信就是潛在的巨大威脅。
田橫用一句話,引出一把火。
田橫提到酈商,有兩點。
1.發自內心的害怕。
a.酈商是酈食其的親弟弟,兄弟之間感情好。田橫殺了酈食其,酈商會替兄長報仇。
b.酈商有能力報仇。
來看看,酈商那些事。
酈商反秦,擁有一支龐大的隊伍。
劉邦攻陳留,酈食其獻策。
酈商在其兄勸諫下,率領四千多人前來加入。隨后,戰功顯赫,攻長社被封信成君。
攻南郡,取宛、穰等邑,平定十七縣。
獨自率軍攻打旬關,定漢中。
劉邦為漢王時,酈商有三個身份:信成君、將軍、隴西都尉。
劉邦出漢中,定三秦,酈商率軍,平定兩郡:北地郡、上郡。
攻項羽,激戰有功,劉邦授予梁國相印,增加食邑四千戶。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酈商是開國大功臣。劉邦大封功臣,封了一百多位侯。
酈商跟隨劉邦完全是靠戰功,沒有半點裙帶關系,被排名第五(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和第七夏侯嬰被稱為沛縣起義五人組),被封為曲周侯。
所以,酈商會替兄長酈食其報仇,也有能力報仇。
劉邦特赦田橫,彰顯了大漢皇帝的氣度。但,酈商不會放過他。田橫是發自內心的害怕。
2.田橫給劉邦出了一個難題:六國舊勢力和開國大功臣,他選誰?
田橫代表六國舊勢力,也是齊國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人。
酈商代表大漢王朝建立的大功臣。
劉邦選田橫,會讓功臣寒心。
劉邦選功臣,田橫就有了拒絕理由。
田橫不愧是在亂世稱雄的男人,他不僅想辦法保存自己,還用了高明的方法。
劉邦成為大漢皇帝后,一直都在做選擇題,且只有二選一的答案:攻伐臨江國?大漢國都?王道與孝道?
現在,田橫又給劉邦出了一個選擇題:功臣與舊貴族?
面對田橫提出的條件,劉邦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劉邦會選功臣?
還是會選舊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