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西漢那些事兒:草根皇帝劉邦

第一百三十六章 漢反擊匈奴之戰

  趙匈聯軍打不贏,就選擇向西跑,來到一個地方:離石。

  離石,位于黃河以東,大山以西。是晉陽西邊門戶,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它地處呂梁山腹地,地勢東部高而寬,西部低而窄。一旦,離石丟了,晉陽很不安全。

  趙匈聯軍在晉陽慘敗,選擇往西跑,來到離石。他們的敗退,不是慌不擇路,而是戰略部署。

  晉陽以北,還在匈奴和反劉勢力掌控之中。漢軍北上,就會被離石叛軍攔腰切斷。

  離石這個戰略位置,新趙政權考慮到了,劉邦也考慮到了。于是,漢匈第三次戰役拉開了序幕:離石之戰。

  此戰,漢軍大獲全勝。

  匈奴沿著大河往北跑,來到樓煩勢力范圍。

  離石再敗,往北跑,來到樓煩。

  結果,樓煩再敗。

  其中周勃、灌嬰表現最優秀。

  來看一下,他們的戰績。

  灌嬰:

  降服樓煩以北六縣。

  這也是漢匈騎兵正面交鋒。

  周勃:

  攻樓煩的三座城。

  劉邦率軍北上,打了四仗。

  銅鞮大戰與韓王信開戰,大勝,斬殺其部將王喜。

  晉陽大戰與新趙政權和匈奴聯軍開戰,再勝。

  離石追擊戰,大破匈奴軍。

  攻入樓煩,以騎兵對戰騎兵,漢軍大勝。

  四仗全勝,更加助長了劉邦等人的信心。此次,平定韓王信之亂相當順利。太原郡大部分疆域,掌控在漢軍手中。然,誰也沒想到,漢軍大獲全勝,卻迎來了第一次大危機。這場危機,差點葬送了劉邦的性命,大漢王朝也差點被埋葬。

  這就是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白登山之圍。

  話說,劉邦親自率軍平叛。在銅鞮、晉陽、離石、樓煩這四個地方,展開大戰。無論是韓王信,還是趙王利,或者是匈奴左右賢王,都被漢軍擊敗。

  用幾個字形容:漢軍威武。

  但,匈奴冒頓單于,仍然沒有露面。

  匈奴率軍南下,標志著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有一場曠日大戰。

  劉邦四仗皆勝,也不敢大意。畢竟,他對北方草原民族匈奴,沒有足夠的了解。

  劉邦做了兩手準備,一邊率軍在晉陽休整。另一邊派出大量使者前去刺探匈奴情況。劉邦的意思很簡單,能打就打,徹底解決邊患。趙武靈王、秦始皇能做的事情,他,劉邦也要去做。

  只有做好這件事,劉邦就能得到天下人認可,他就是天命之子。

  為了摸清匈奴的底細,劉邦前后派出了十幾波人去了解情況。

  以出使名義,去了解他國情況,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觀察者要根據個人的知識水平,人情世故,自身見解,以及觀察能力,對所見所聞進行分析。

  分析對了,就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方案。

  分析錯了,就會被誤導,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劉邦派出的十幾波使者出使匈奴,回來后,都給出一個答案:可以進攻。

  然,這波出使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認為不能打,他就是劉敬。

  那么,這個劉敬是誰?他看到了什么,認為不能打匈奴。

  現在,來回顧一下,劉敬的個人信息。

  劉敬,他真實姓名叫婁敬,是齊國人,職業戍邊。他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就是建議劉邦定都關中。

  他說了為什么要定都關中,還列舉了很多案例。這個提議,得到了張良的支持。因為獻策劉邦定都關中,被封為郎中,號奉春君。他也是靠口舌,改變自己命運,從戍邊人,位列高官。

  劉邦不僅給了他賞賜,還賜姓給他。

  就這樣,婁敬,變成了劉敬。

  他第二次登上歷史舞臺,就是出使匈奴。

  雖然,史料沒有記載,為什么劉敬能夠出使匈奴。但,他也是劉邦摸探匈奴底細的人員之一。劉敬出使匈奴,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比如匈奴人,老弱病殘幼。

  又比如匈奴戰馬羸弱,弓不精良,武器也十分落后。

  劉敬根據這些現象認為有詐,不能進攻匈奴。

  太史公留下了劉敬與劉邦這樣一段對話:

  兩國交兵,該炫耀自己的長處。我去匈奴,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這一定是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而埋伏奇兵來爭取勝利。

  得出一個結論:匈奴不能打。

  劉敬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把自己見到的事物,得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按理說,劉敬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劉邦不僅沒有聽他的,還罵了他一句:齊國孬種!憑著兩片嘴撈得官做,現在竟敢胡言亂語阻礙我的大軍。

  劉邦罵了劉敬,還做了一件事:用鐐銬把劉敬拘禁起來押在廣武縣。

  劉邦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1.劉邦和諸將都想打。

  尤其是銅鞮、晉陽、離石、樓煩,四戰皆勝,助長了漢軍上下戰勝匈奴的信心。

  2.出使匈奴十幾波人都說可以打。

  一些人想打,大多數人說能打。劉邦本人也想打,最主要的是漢軍二十萬大軍,越過勾注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劉敬說不能打,就掃了能打人的興致。

  所以,劉邦采納了多數人的意見,訓斥劉敬,主張打。

  劉邦采納民主集中制原則,少數人服從多數。劉邦不僅罵了他,還把他關起來,放出狠話,若打贏了,看他有何話說。

  此時,漢軍上下士氣高昂。

  會贏嗎?

  會。

  前幾仗,說明匈奴好打。

  會輸嗎?

  在劉邦眼中,不會有這個字。

  于是,二十多萬漢軍越過勾注山,北上草原,尋找匈奴主力。

  這時,分布在北方草原民族的斥候給劉邦送來一個消息:他們不僅找到了匈奴的主力,還找到了匈奴的單于。

  也找到了他們活動的地點:代谷。

  劉邦翻越勾注山,抵達一個地點。它的名字叫平城。

  平城,它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它是晉陽郡北部邊塞重鎮。它屬于云中郡管轄。這座城,在秦末漢初很重要。

  后來,它還迎來了一個人,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因為北魏孝文帝的到來,這座城成為了北魏進入中原的國都。

  話題扯遠了,言歸正傳。

  劉邦拿下晉陽還不夠,他要把匈奴趕出中原腹地,就要拿下平城。

  漢軍北上在馬邑、平城等地,與叛軍勢力,展開小規模戰斗。漢軍連連獲勝,更加助長了劉邦戰勝匈奴的信心。

  劉邦不知道,這是冒頓常用的計策:示弱。

  冒頓是首位統一北方草原民族的人物。他用這個計策,先后滅了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其中,有兩個部落很強大。

  一個是東胡,另一個是月氏。

  劉邦和匈奴打了這么久,都沒有見到冒頓。對于劉邦來說,對匈奴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對手是一個怎樣的人。

  對冒頓來說,他了解自己的對手。前有韓王信投匈奴,后有新趙政權重要成員加入匈奴。

  劉邦抵達平城,站在城頭,看著塞北風光,意氣風發。

  雖然,史料沒有記載,劉邦登平城墻頭,有沒有高歌一曲,寫下蕩氣回腸的詩歌。但,他站在墻頭,只有一個想法:守衛漢家天下,擊敗匈奴。

  趙武靈王能夠北擊三胡,他也能擊胡。

  秦始皇能夠北擊匈奴,他也可以。

  劉邦是大漢皇帝,就要肩負起守衛疆土,擊敗匈奴。

  這一刻,劉邦腦海有了大風歌的前奏。

  他擊敗匈奴,不僅可以守衛漢家天下,還能與秦始皇比肩,名揚天下。

  來吧!匈奴。

  我,劉邦,要戰勝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广水市| 鹰潭市| 上蔡县| 九龙城区| 德清县| 驻马店市| 金门县| 吉木乃县| 新干县| 连城县| 哈尔滨市| 古田县| 丰镇市| 乌兰县| 华蓥市| 监利县| 卫辉市| 东港市| 双城市| 左权县| 宜兰市| 宣威市| 富阳市| 白银市| 巫溪县| 张家口市| 察雅县| 南丰县| 镇原县| 原平市| 平潭县| 台东县| 星子县| 嵩明县| 屯留县| 远安县| 廊坊市| 克山县| 上高县| 肥东县|